■
/青海師范大學
感知的特點。感知是認識活動的先導,是對學習內容的直接反應。由于中學生的思維發(fā)育在逐漸走向成熟,其感知能力也在逐漸提高。比如,他們可以應用自身的觀察力、注意力等感知能力,探索各種學科知識,其對歷史這種抽象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這一時期的學生更愿意深入探索學科知識,以此把握學科學習的本質。對于中學歷史教師來講,就需要應用科學的教學模式,把抽象的歷史教學知識,轉化為形象的知識,帶給學生直觀的體驗,以此確保學生充分地感知歷史知識。
1、情境教學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
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為了把握這個規(guī)律、深化認識歷史,就要根據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進程去學習與理解知識。由于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時間跨度很大,中學生并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理解能力去理解全部的歷史知識,尤其是難以理解唯物史觀。若是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用了情境教學法,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了。主要是因為:教師應用情境教學法搭建歷史學習平臺,并應用各種手段為學生直觀、形象地展現歷史,縮短了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感悟歷史。
2、情境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性
歷史教師要把學生作為情境教學法運用的主體,圍繞著學生開展情境創(chuàng)設工作。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性格特點等存在差異,歷史情境教學就是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注重帶給學生感官體驗,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抽象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在現代社會下,多媒體技術水平不斷地提高,為提高情景教學法應用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無論是應用多媒體還是實物,或者兩者結合,所創(chuàng)造的歷史情境都是從學生的角度所展開的。
中學生受年齡和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限制,很難從歷史的角度去分析歷史知識。對于歷史教師來講,需要了解到學生這一學習現狀,并構建科學的教學方案,解決學生在歷史學習之中所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實現與歷史人物的對話,增強學生的歷史學習體驗感。
案例1:《古代的經濟制度》
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可以應用分角色扮演的方法,拉近學生與歷史知識的距離。在本次課程中,首先,教師需要把學生分為四組,并為每組學生分配角色。比如,第一組學生扮演春秋時期奴隸主,第二、三、四組同學扮演春秋時期奴隸。其次,教師需要與學生互動交流教學知識,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具體互動交流如下,師:“公田”是由國家分配給奴隸主的,奴隸主可以種植“公田”,但是不可買賣,同時在收獲農產品之后,必須按照國家規(guī)定交出部分農產品?!八教铩笔桥`主讓奴隸們開墾荒地,而“私田”種植所得并不需要上繳國家?!芭`主”們你們會更愿意耕種“公田”還是“私田”呢?“奴隸主”:老師,當然選擇耕種“私田”,并且要讓更多的奴隸為我開拓荒地,不斷地擴大種植面積,增加農產品產量。師:“奴隸們”你們是怎樣想的?“奴隸”:老師,我們當然不愿意。平時我們已經夠勞累的,現在還要為他們開拓荒地,太壓榨我們了。師:那“奴隸們”會以什么樣的方式,對待這種事情呢?“奴隸”:我們堅決不干,不過,又不能反抗,所以,我們或者逃離這里,或者不認真干活。師:確實,春秋戰(zhàn)國時期奴隸和你們的想法是一樣的。那么“奴隸主”你們是怎樣想的?“奴隸主”:老師,我們需要采取措施,避免出現這些問題。比如,讓出一部分土地給“奴隸們”耕種,但是他們得為我們上繳一些農產品。師:“奴隸們”你們覺得“奴隸主”開出的條件能接受嗎?“奴隸主”:可以接受。最后,教師則需要為學生詳細介紹春秋時期奴隸和奴隸主在“公田”與“私田”上相關的歷史事件,并為他們剖析這一階段的歷史。
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各種工具,把復雜的歷史現象形象化,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感知能力,提高學生歷史學習水平,保證他們更好地以唯物史觀剖析歷史知識。
案例2:《國共十年對峙》
情境創(chuàng)設:本次情景創(chuàng)設所應用的是VR技術,具體教學如下:首先,教師需要了解VR技術,掌握VR技術應用技巧,保證歷史情景創(chuàng)設質量。其次,教師需要充分地融合VR技術與本次教學內容,保證歷史教學質量。比如,還原紅軍長征路途中的天氣、地勢地貌,以及紅軍住宿的地點、食物等。這樣學生們就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紅軍所面臨的艱苦環(huán)境。與此同時,把紅軍長征路途中所召開的會議呈現出來,讓學生感知領導人的戰(zhàn)略格局。
案例3:改革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鄧小平在深圳所做的改革開放工作。首先,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了解深圳的變化,保證他們較好地感受改革開放戰(zhàn)略布局的偉大性。互動交流如下所述,師:深圳在沒有經歷改革開放前是什么樣子的?生:老師,深圳最初就是一個小漁村,各方面不發(fā)達。師:深圳在經歷改革開放后又是什么樣子的?生:高樓林立,交通發(fā)達,城市化水平越來越高,人們的錢包寶鼓起來了,生活也富裕起來?,F如今,深圳乃是一線城市,還是高科技產業(yè)的聚集地。師:那么改革開放起到了什么作用?生:推動了深圳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師:同學們思考一下,中國明清時期逐漸衰落的原因是什么?生:海禁政策。其次,教師需要讓學生理清楚“改革開放政策”與“海禁政策”在歷史發(fā)展進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教師需要為學生布置作業(yè),保證他們獲知更多的歷史信息。
“探究”即讓學生通過學習探究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情景教學下,教師有必要為學生設置問題,進而引發(fā)學生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
而在創(chuàng)設歷史探宄情境時,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資料,并根據歷史教學內容設置問題,鼓勵學生探究歷史知識。為提升學生探究水平,教師需要事先了解他們的歷史知識掌握情況以及歷史學習能力等,進而設置符合學生發(fā)展實際的問題。
案例4:《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情境創(chuàng)設:組織學生根據材料進行小組討論。具體的方法如下,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設置問題情景,進而推進探索教學活動。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學生提供學習資料,以此方便學生探索知識。本次所提供的資料是關于羅馬法的資料,具體教學推進如下。師:羅馬法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組:老師,等我們查閱一下資料之后再告訴您!師:好,同學們,你們查吧!組:老師,我們知道了分為習慣法和成文法,其中成文法又分為十二銅表法(成文法出現的標志)、公民法(羅馬共和國時期)和萬民法(羅馬帝國時期)。師:那么什么哪個法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你們再次討論下吧!組:老師,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師:那么法的作用是什么呀?組:有利于保證社會穩(wěn)定,有利于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等。其次,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羅馬法的歷史,開闊學生視野。最后,教師需要讓學生以學習資料為依據深入探究理念所涵蓋的法律知識點。
綜上所述,伴隨著社會發(fā)展,我國教育改革力度逐漸加大。歷史學科在教學內容、課程標準等方面發(fā)生了變化。歷史教師需要以新的視覺看待教學工作,并不斷地優(yōu)化教學模式,以此更好地完成新時期的教學目標。由于情境教學法已經在實踐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在培養(yǎng)學生唯物史觀這個新教學要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有必要把情景教學法貫穿在歷史課程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