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艷玲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閆各莊鎮(zhèn)張石埝小學,河北唐山 063600)
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關系和現(xiàn)實世界的空間形式的一門科學。它是數字、符號,推理與應用的結合,它涵蓋的內容復雜,較強的抽象性、邏輯性讓好多學生“望而卻步”,成了一門“艱澀深奧”的學科,談及色變,吐槽最多。其實并非完全如此,只要巧妙地將數學知識融入一定情境,學生就會感到數學的趣味性,學生學習數學就不會感到苦澀無味,而是興趣盎然,高效的數學課堂也隨之構建。那么,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讓課堂變得高效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讓課堂變得高效,談幾點粗淺認識。
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小學數學教材也多次改版,內容有增有減,有強化有淡化,這些細微變化都在體現(xiàn)時代的特性。數學教學科書的素材也多來源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這些可見能聽有感的數學素材,本身就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時,選取時代感強,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素材作為情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就是生活,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并不抽象[1]。
例如,教學《數據的收集整理》一課,其中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能夠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教師緊扣這一目標,創(chuàng)設了一個與時代感極強的情境:2020 年由冠狀病毒引發(fā)的疫情,河北省各市也有病例存在,老師讓同學們去搜集查找河北截至當前各市的確診病例數,讓學生制作一個統(tǒng)計圖,然后引導學生通過統(tǒng)計的數據,了解當地政府是如何采取硬核措施進行防疫管控的,同時也了解一些新冠肺炎防疫方面的知識。這樣的一個情境創(chuàng)設,符合時代性,又能從中了解當前河北省各市的疫情情況,可謂一舉多得。再比如,學習《折扣》可以組織學生去各商場了解同一商品的打折后價格,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感悟“折扣”這一數學知識點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有時代特質。類似體現(xiàn)時代特性的情境創(chuàng)設很多,教師要善于挖掘教科書潛在的體現(xiàn)時代特質的數學知識,進行巧妙的設計,就能如愿完成。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正是教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將時代性與數學知識相融的教學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濃,課堂效果才高。
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富有個性的、主動的和生動活潑的過程。學生因他們的生活與數學知識背景、數學活動經驗、思維方式不同[2]。因此,數學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情境創(chuàng)設尤為重要,以保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教師選取的情境素材以漫畫、卡通、圖片、表格為主,伴以適當的文字。趣味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定要注意,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探究,從而感到學習數學是快樂的,這樣才能達到設計的真正目標,不能有趣味,少知識,趣味沖淡知識,注意力發(fā)生偏移,這樣的趣味情境創(chuàng)設低效甚至無效,當需警惕。
例如,教學《年、月、日》一單元,認識“平年和閏年”一課時,教師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有趣情境:屏幕跳出一個卡通人物,并伴有語音:我是你們老師的兒子,今年12 歲了,但是我只過了3 次生日,你們說我多可憐?同學們聽后面面相覷,因為大多數同學每年都要過一次生日,12 歲只過3 次,這怎么可能?老師見時機成熟,更加肯定地說,這是真的,進而引出今天的學習課題《平年和閏年》。再比如,教師開展了一次數學實踐活動——《數學廣角—鴿巢問題》,老師上課伊始,拿出一副全新的撲克牌,神秘地說:“老師給同學們變‘魔術’,一副54 張的撲克牌,我把大王和小王拿掉,剩下的52 張牌,你們5 人每人隨意抽取1 張,我就知道你們當中至少有2 張牌是同一花色的,你們相信嗎?”同學們一聽是老師變“魔術”,各個情緒高漲,都想一試身手。老師請來同學一試驗,果真如此。同學們面面相覷,興趣更加高漲了。教師見時機成熟,變導入新課的學習:“為什么會這樣的呢?同學們有興趣嗎?”于是同學們紛紛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課堂教學效果特好。小學數學教材中還有很多的知識點,都可以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其充滿情趣,只要教師能捕捉教材內容,借助情趣情境,就能圓滿達成目標。教學中,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以疑激趣,以趣促學,隨著學習進程的推進,好多知識點和存在的問題能迎刃而解。
課堂不僅僅傳授知識,也是傳遞情感,塑造心靈,培育品質的陣地[3]。數學課堂雖然學科特性強,數學味濃。但也不是道德品質培養(yǎng)的荒蕪之地,只要教師細研教材,找準契合點,巧妙設計,還是能夠點化人生,潤澤心靈的。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知識都有背景,一個符號的發(fā)明,一個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一個應用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創(chuàng)造者探索精神,凝聚了締造者的聰明才智。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適當拓展,簡單介紹數學知識背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此精神為動力,學數學,愛數學。這樣的課堂一定是富有人文關懷和燭照的,一定會是高效的。
例如教學“圓周率”這一課,教師在引導學生如何求證圓周率這一數學知識時,將古代數學家祖沖之探究圓周率的過程進行適當講解,學生一定會被祖沖之的不斷探索精神折服,也能激發(fā)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的信心。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除知識外,也承擔向學生傳遞文化的重要職責,通過教師介紹一些數學的知識背景,進一步了解數學知識產生的淵源,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更能體會到數學在人類發(fā)展歷史中的作用和價值。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生活化體現(xiàn)數學的基本特性。學習數學就是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通過解決問題,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F(xiàn)行的數學教材中的內容,都能從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原型,都是為了解決問題,充分體現(xiàn)實用性。這就促使教師在教學時,要將生活化的數學知識通過實用性的情境體現(xiàn)出來。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老師創(chuàng)設情境太花哨,不實用,費時多,低效果。課堂時間是一個常數,我們一定要刪繁就簡,體現(xiàn)實用性[4]。
例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教師摒棄教材插圖提示的情境,以班級為情境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同學們,我們班共54 名同學,其中男同學28 名,女同學26 名,如果用分數來分別表示男同學、女同學,怎么來表示?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簡單簡短的教學情境設計,直奔主題,以簡馭繁,課堂效果反饋很好。再比如,教學《認識圖形》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班級教室的資源,尋找一下教室中哪些物體的面是你認識的圖形。數學實用性情境創(chuàng)設也要把握一定的原則,不能隨意編造,虛假設置,情境要真正符合實際情況,真正為教學服務,真正體現(xiàn)數學的本質價值。
總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無論創(chuàng)設哪一種情境,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必須符合教材實際,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實現(xiàn)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這是每堂課應達到的目標,只要我們努力,不懈探索,實現(xiàn)每堂數學課的高效也能如愿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