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意象創(chuàng)構中的象外之象

        2020-11-18 05:48:09朱志榮
        文藝理論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事象情意欣賞者

        朱志榮

        在審美活動中,主體通過情意,對外在物象、事象和藝象進行感悟和判斷時,借助于想象力,運用象外之象,使感官感受到象與意的親密融合,創(chuàng)構出意象。在意象創(chuàng)構中,主體總是期待物象、事象或藝象神合于主體的情意和審美理想,但象與意的契合有程度上的差別,神合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審美活動本身帶有不同程度的虛構和創(chuàng)造,這種虛構和創(chuàng)造充分體現(xiàn)在象外之象中。在具體的審美實踐中,物象、事象或藝象需要主體通過想象力,調動起審美經驗,創(chuàng)造性地以象外之象對物我加以彌合。這種象外之象不僅成為意象的有機部分,而且有力地拓展了意象所呈現(xiàn)的時空,提升了意象的表現(xiàn)力。因此,審美意象不僅包括物象、事象及其背景的客觀元素,而且也包括主體通過想象力所呈現(xiàn)的“象外之象”。

        一、 象外之象的內涵

        在審美活動中,主體在體悟物象、事象或藝象時,常常受到情意的感發(fā),情不自禁地浮想聯(lián)翩,借助于想象力,或追憶往昔的情景,或期冀未來的境遇,使思緒自由地馳騁,從而使物象或事象與主觀情意有機交融。這些由物象或事象等已有實象引發(fā)出來的不在眼前的象,就是象外之象。這種象外之象,既受到已有實象的制約,也受到主體已有審美經驗和審美理想的影響,更受到審美活動當下瞬間主觀情意的感召,并使得整個意象空靈剔透。在每一個意象的創(chuàng)構中,象外之象都在不同程度地發(fā)揮著作用,使物我之間完美契合。

        在審美活動中,象外之象使象與主體得以水乳交融,創(chuàng)構意象。本來在外在物象和主觀情意之間、現(xiàn)實和理想之間,是有不同程度的距離的。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物我的契合,需要通過象外之象,以眼前的景色或事象作為觸媒,觸發(fā)聯(lián)想和想象,乘物以游心,在游心中生成象外之象,使不同時空中的虛實景色成為一個與主體情意統(tǒng)一的整體。象外之象既超越于實象所依托的對象,又服從于主體的趣味,它改良、優(yōu)化和拓展了物象或事象等作為實象的表現(xiàn)力,使物我交融更加契合無間,從中體現(xiàn)了主體的審美理想和創(chuàng)造力,并帶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包含著個體的體驗和經驗,使有形的物象更為精彩和生動。同時,微妙的情趣通過象外之象得到貼切的表現(xiàn),并通過感發(fā)使情趣溢出象外,余味無窮。

        在審美活動中,物象、事象等憑借象外之象得以與主觀情意交融。物象是渾然自在的,當它與主體情意融合時,外在物象就變成自為的。這就需要通過想象力呈現(xiàn)出象外之象。象外之象與實象共同與情意融合,使情意得以充分呈現(xiàn),并具體表現(xiàn)為空靈剔透的形態(tài)。因此,象外之象受到主體情意、趣味的支配與影響。在意象創(chuàng)構中,主體所面對的有形的實象是相對固定的,而主體的情意是瞬息萬變、因人而異的,具有獨特性,象外之象正是配合著物我交融而產生的。象外之象與主體情趣同時與有形的實象交融在一起,并超然于情趣與實象之外,這是通過妙悟在瞬間實現(xiàn)的。

        象外之象是主體依托于實象凝神遐想的結果,從而在心中使實象與象外之象融合為一。象外之象依附于實象,又是主體創(chuàng)造的產物,是主體運用想象力在瞬間對實象的拓展和延伸?!扒槿搜劾锍鑫魇本桶讼笸庵笊傻南胂蠛蛯嵪蟮母脑?。想象力在獨創(chuàng)性之中顯示了個體的天賦和社會背景。主體通過想象力由有形之象生成象外之象,從而創(chuàng)構意象。主體憑借聯(lián)想、想象等心理功能在心中加以呈現(xiàn),使意象呈現(xiàn)出無窮的意味。所謂象外見意,乃指意溢象外,通過喚起主體的想象力,拓展象外之象的表現(xiàn)力及其所運用的譬喻和象征的手法,使象的呈現(xiàn)趨于無限。通過想象力,主體游心太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象外之象又是一種無中生有的創(chuàng)造。象外之象雖然依托于眼前作為實象的物象或事象,但是它自身又是從心靈中創(chuàng)造性地生發(fā)出來的。象外是指它處于有形跡的象之外,它突破有限的實象的限制,并使實象超越原來的環(huán)境,在新的情境中得以精彩呈現(xiàn),“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王維1),最終達到“妙造自然”(《二十四詩品》;司空圖166)的效果。象外之象使意象更為空靈剔透,從中體現(xiàn)出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其中意余于象外,使意通過象外之象獲得張力,從有限導向無限。

        象外之象不僅是一種無中生有,而且還是對現(xiàn)實時空的一種拓展。這在視覺上主要是統(tǒng)合了時間,拓展了空間;在聽覺上主要統(tǒng)合了空間,拓展了時間,助力意象升騰到更高遠的境界。乃至劉禹錫提出“境生于象外”(517)的論斷。通過對往日情景的追憶,象外之象涵攝著對時空的超越。主體在體悟外在物象時,常常觸景生情,追思往事,回首前塵,感發(fā)起昔日的審美體驗,且以此跳脫出當下的時間與空間,追憶起曾經的情和景,以此在時空交錯中,創(chuàng)構出更為豐富和精彩的意象。這種對時空的涵攝和審美感發(fā)的結果,便是一種象外之象。這種追憶的審美體驗如夢如幻,讓人有“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感覺。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由登臺遠眺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由赤壁故地而“遙想公瑾當年”等,昔日的場景伴隨著情感帶入對現(xiàn)實場景的體驗中,從而超越現(xiàn)實的時空,體現(xiàn)了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交織,也體現(xiàn)了眼前和渺遠的他鄉(xiāng)的合一,從而立體地創(chuàng)構出嶄新的意象來。在這里,當下的景和情起著主導作用。

        總之,象外之象協(xié)同有形實象,使之與主體情意交融,力圖表現(xiàn)出無限性,從而達到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tǒng)一。在對無限的追求中,呈現(xiàn)出對生命的超越。象外之象常常在含蓄中寓意豐富,寄托著主體的理想,是主體在澄懷觀道的過程中所創(chuàng)構的。司空圖所謂“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二十四詩品》;司空圖163),乃指超越于有無、是非的至高無上的體道境界。可見象外之象更是參與了超越有無的意象境界的創(chuàng)造。在時間的長河中,那些能夠撫今追昔的畫面,常常是觸動心靈,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畫面。它們對個體的精神領域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是個體審美體驗歷程中值得回味的篇章。由此所創(chuàng)構的意象超越了時空的局限,形成了生生不息的特征,因而具有永恒的價值和意義。

        二、 象外之象與實象的關系

        在意象創(chuàng)構中,物象、事象等實象是基礎,是意象創(chuàng)構的本,象外之象是在實象的基礎上衍生、發(fā)揮出來的。象外之象與實象渾然為一,與主體的情意有機交融,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首先,象外之象以實象為基礎,不能脫離實象而獨立存在。實象是象外之象的基礎和依托的對象。意象的創(chuàng)構由實象而生出象外之象。一般說來,象外之象作為虛象,依托于實象,實象制約、規(guī)范著象外之象。實象對想象所產生的象外之象起著限定作用。孔穎達《周易注疏》卷一把象分為“實象”和“假象”,其中的“假象”,乃是指虛構的、現(xiàn)實中不曾存在的象;章學誠《文史通義·易教下》把象分為“天地自然之象”和“人心營構之象”,而“人心營構之象,亦出天地自然之象也”(章學誠19)。象外之象就是一種“人心營構之象”,它依托于實象?!叭诵臓I構之象”不完全是憑空的,而是以視聽感受過的實象為經驗,包括以記憶中的物象為元素,象外之象的創(chuàng)造性和獨特性是奠定在實象的基礎上的。

        其次,象外之象助實象重構新的情境。實象以小喻大,通過象外之象得以呈現(xiàn)。象外之象不膠著于實象,而對實象有所突破和改造。象外之象入乎實象之中,出乎實象之外,突破實象的局限。象外之象透過實象,傳達內在意蘊,輔助實象表意。象外之象一方面要依托于實象,另一方面要合情合理。即在形式上受制于已有實象,在內容上受制于主體的情意。這種情意包括主體特定瞬間的思緒,又受到長期審美實踐中所形成的審美理想的影響。由于情思對實象的取舍依然不夠理想,因此需要象外之象加以補充和完善。這種不拘于實象而超然物外,就是一種超脫和灑脫。因此,象外之象不拘泥于實象,使情意獲得更充分的呈現(xiàn),實象由象外之象而益增其妙,產生妙趣。

        再次,象外之象與實象結合,成為具體可感的象,共同表現(xiàn)情意,與無形的情意結合,具有虛實相生的特點。在意象創(chuàng)構中,象外之象作為虛象,依托作為具象的實象,與物象、事象及其背景虛實結合,形成與主體情意結合的象的整體。主體豐富的情意常常是外在有形實象所不能完全承載的,必須有象外之象與實象虛實的結合,并有力地拓展象的表現(xiàn)力,才能充分實現(xiàn)物我交融,充分體現(xiàn)審美個體的獨特特征。《莊子·天地》篇寓言中的“象罔”,正體現(xiàn)了有形之象與無形之象的統(tǒng)一,虛與實的統(tǒng)一。實象只有與象外之象相統(tǒng)一時,才能虛實相生,以豐富的感性形態(tài)與情意水乳交融。因此,實象與虛象,即有形之象和象外之象虛實相生,有無相彰。同時,象與意之間也同樣呈現(xiàn)出虛實相生的特點。這種內在的情意主導外在的象,化實為虛,范晞文《對床夜語》:“不以虛為虛,而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范晞文421)。因此,這種象外之象與實象的虛實結合,使整個意象空靈化。

        最后,在審美體驗中,主體的意象創(chuàng)構還不拘于物象本身,而是既基于又超越于虛實結合的象本身,趨于無限。象外之象使象內與象外得以統(tǒng)一。物象或事象等實象是具體的、有限的,而象外之象是朦朧的、豐富的,更為空靈,具有“近而不浮、遠而不盡”(“與李生論詩書”;司空圖193—94)的特點。尤其是情意不拘于實象,突破實象的限制,借助于象外之象,使象虛實結合,從而達到以少狀多,以有限寓無限的效果。實象與象外之象的統(tǒng)一增強了象征性。已有的實象常常依托于文化傳統(tǒng),被賦予象征性意味,引發(fā)方向大體是固定的,但卻具有獨特創(chuàng)造的聯(lián)想,從而呈現(xiàn)出精彩的象外之象。中國古代所謂一葉知秋、嗅梅悟春的審美體驗,都是不拘泥于物象本身,憑借主體的聯(lián)想與想象,以象外之象呈現(xiàn)出富于詩意的人生體驗。其幽深、玄遠的意象含而不露、藏而不顯,在顯與隱之間,勾起審美主體想象出象外之象,婉曲、綿延地推進審美感知,在層層內蘊中呈現(xiàn)出象外之象。王廷相論詩貴意象“透瑩”,強調詩具有“不喜事實黏著”“可以目睹,難以實求”(《王廷相集》502)的特質,這正是由詩歌所具有的朦朧多義、含蓄蘊藉的象外之象所呈現(xiàn)的。因此,象外之象乃是主體居實趨虛、居實構虛的結果,使意象更為空靈,又受心的制約,最終“得其環(huán)中”,進入體道境界。

        總之,在審美活動中,象外之象和實象在虛實結合中相互依存,和諧共生,從而達到空靈剔透的效果。在意象創(chuàng)構中,象外之象在外在形態(tài)上受物象、事象等既有的有形實象的影響,在內在意蘊上受主體趣味的支配。象外之象有助于突破實象的局限,以便更充分地抒發(fā)意的豐富性,使主體情意與虛實相生的象融合為一。在意象創(chuàng)構中,主體情意不拘泥于實象,通過象外之象與實象虛實結合,從而豐富象的表現(xiàn)力,并且不拘于虛實結合的象,即不拘于實象和象外之象的統(tǒng)一,從中充分體現(xiàn)溢出于象外的意趣。因此,象外之象協(xié)助有形實象和情意交融為一,從而突破有限、有形的實象,趨于無限。

        三、 象外之象的基本功能

        主體審美活動的過程,就是想象力對物象或事象進行創(chuàng)構的過程。在意象的創(chuàng)構中,主體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調動。在此基礎上,象外之象的形成,貫穿在主體從觀物取象開始的整個審美活動過程中。主體從中既創(chuàng)構了意象,又滿足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欲。在意象創(chuàng)構的剎那間,象外之象影響了主體對物象、事象的選擇和創(chuàng)造的構思,并以自由的形式在主體情意的引導下體現(xiàn)出主體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

        首先,象外之象在主體感物動情、超以象外的能動創(chuàng)構過程中,影響著主體對物象、事象的觀取方式。主體在對物象、事象和藝象的體悟及取舍呈現(xiàn)的過程中,就包含了對有形之象的修正和補充。實象本身經過主體的感官體驗和觀、取,經過了一定程度的虛化,已經空靈化了,使得實象空靈剔透。創(chuàng)造性的觀和取本身,就在修正和補充實象,就已經有了象外之象的成分,使實象充滿活力,使意象更靈動,更富于表現(xiàn)力。無論是對物象的取舍,還是創(chuàng)構象外之象,主體都高度重視宇宙大化的生命精神。

        其次,象外之象受制于主體以往的審美經驗。在審美活動中,主體對意象的創(chuàng)構基于審美經驗的價值判斷。象外之象源于審美經驗中感覺經驗的元素,受主體情感的推動而得以整合。通過審美經驗,主體增強了以象外之象創(chuàng)構意象的技巧。意象創(chuàng)構的主體在回憶、回味之中,就使得意象包含著象外之象。社會的文化背景、個體的審美經驗,都是想象創(chuàng)構象外之象的基礎。其中由靈感出發(fā)帶來的萬千思緒,也包含對昔日審美經驗的聯(lián)想。審美經驗對審美能力有積極的影響,但是兩者不完全成正比,審美經驗對象外之象的作用由主體的審美能力所決定。

        第三,象外之象有助于呈現(xiàn)物象和事象的神似。在審美活動中,象外之象要配合實象共同傳神達意。比起已有的物象和事象等實象,象外之象更體現(xiàn)出特殊性,更有助于對特定意味的表達。王夫之《明詩評選》所謂:“象外象中,隨意皆得。”(卷五1430)正可以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謝赫《古畫品錄》云:“若拘以體物,則未見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厭高(通“膏”)腴,可謂微妙也。”(謝赫8)在審美活動中,主體應當不拘泥于實象內,而在實象之外,由象外之象協(xié)助實象傳神。蘇軾《王維、吳道子畫》:“吳生雖妙絕,猶以畫工論。摩詰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謝籠樊。”(蘇軾22)實象與象外的統(tǒng)一,由象外傳神,意味無窮。象外之象突破有形實象的局限,以象外之象和有形實象虛實結合,與情意融合,共同傳神。因此,象外之象雖然超越了已有實象的局限,但更接近于生活的本質,更能傳神,也更有利于體現(xiàn)理想。陸時雍《詩鏡總論》所謂“離象得神”,翁方綱《石洲詩話》所謂“神超象外”,王士禎所謂“妙在象外”,文徵明《論畫花卉》所謂“象外摹神”,①都是指神超越于實象之外,其中無疑需要依托于象外之象。中國傳統(tǒng)上追求象與意的神合境界,正是通過超越于實象形態(tài)的虛實統(tǒng)一之象,使主體之神與象之神冥然契合。

        第四,象外之象以其自由的形態(tài)獲得了豐富的表現(xiàn)力。象外之象是主體心師造化的創(chuàng)造,無論是以物象和事象為基礎,還是受主體情意的制約,象外之象都是在自由、如意的形式中充分體現(xiàn)了主體的創(chuàng)造性。同時,象外之象具有朦朧、飄忽的模糊性特征,又通過象征拓展了表現(xiàn)力,并以其無形的、觸之不得的、不可名狀的形式和其對情意的表現(xiàn)力顯現(xiàn)出豐富性和深刻性,從而使得意象以少總多,無跡可求。象外之象超越于現(xiàn)實,使主體在創(chuàng)構意象時更積極地向外拓展。無窮的意,正需要依托于象外之象,生成更深層次和更高境界的意象。劉禹錫說:“境生于象外?!?517)說明象外有助于提升意象的境界層次,意在強調象外之象的價值和意義。象外決定著意象的境界層次,故有境生象外之說。

        四、 藝象中的象外之象

        藝術家在作品中所創(chuàng)構的意象,可以稱作藝象。藝象包括實象和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想象的象外之象,而欣賞者在此基礎上又有自己想象的象外之象。對于藝術創(chuàng)造中的象外之象,藝術家常常借助于傳達媒介加以物化,或是以藝象誘發(fā)和啟迪欣賞者的想象。因此,欣賞者的象外之象,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藝術家所創(chuàng)構的藝象的制約,又有著自己自由想象的空間。這就是所謂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藝術作品中的象外之象,乃是通過有限的象,給欣賞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

        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常常依意立象,根據(jù)主體的情意,憑心運象,創(chuàng)造出截然不同于尋常之象的藝象,其中固然包含著自然和生活中的物象、事象元素,但更多的是想象力的整合與創(chuàng)構。藝術家傳達構思時,要通過對物象的整合、嫁接,再通過想象力生成新的意象,即藝象。鄭板橋有所謂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說法。其中,眼中之竹有取舍;胸中之竹有創(chuàng)造,游心于玄冥之境;手中之竹則在傳達中適當?shù)丶右宰兺?。胸中的?chuàng)造和構思,與手中的傳達,都有象外之象的創(chuàng)造作用。

        藝象通過“象外之象”以求神似。在藝象的創(chuàng)造和欣賞中,所謂離形得似,正通過象外之象而得以實現(xiàn)。藝術家超越于象外,目的在于求得神似。藝象中的“象外之象”不凝滯于實象,而且突破有限的實象,由超以象外而傳神。藝術家通過象外而離形得似。藝術創(chuàng)造中的離形得似,乃在于超越具體感性形態(tài)以傳神,獲得神似。顧愷之為裴楷畫像,在其臉頰上多畫了三根毛,目的在于傳神。物象是基礎,離形得似,似乃神似。這是從象外求似,象外傳神,其中的似和神,都體現(xiàn)了主體的理想。中國傳統(tǒng)繪畫還強調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目的在于給欣賞者留下想象的空間,而象外之象正存乎其間。當然,這也不意味著否定實象在傳神中的基礎作用。

        藝象中的象外之象通過暗示和象征而彰顯。藝術家常常在藝術構思中別出心裁,調動起象外之象以激發(fā)欣賞者的聯(lián)想。北宋有畫家畫《踏花歸去馬蹄香》應試,主考官最欣賞蝴蝶追逐馬蹄翩躚起舞的情形,借蝴蝶而畫出香。畫“竹鎖橋邊賣酒家”,則在竹葉掩映的遠處,露出一個迎風招展的“酒”字簾。又如齊白石《十里蛙聲出山泉》,蛙聲不可畫,則以山泉里的六個小蝌蚪引發(fā)對象外之象的想象。

        象外之象不僅有助于拓展實象的表現(xiàn)力,也有助于表現(xiàn)味外之旨和韻外之致,而且超越了語言的具體所指,充分利用了語言的張力,增強象對意的傳達能力。象外之象使藝象中的實象不再滯實,而是使其在象外之象的輔助下,“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②“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二十四詩品》;司空圖163),有助于更充分地表達意味。王夫之說:“緣景,緣事,緣已往,緣未來,終年苦吟而不能自道,以追光躡景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詩家正法眼藏?!?《古詩評選》681)這種捕風捉影式的表達,通天盡人,正是通過象外之象實現(xiàn)的。

        中國傳統(tǒng)的江南園林建筑,就含有象外之象的審美旨趣。中國園林的造園,強調三分實景七分想象。揚州個園的一個庭院有春夏秋冬四景,是根據(jù)假山的顏色和造型設計的。它調動游園者的主觀想象,想象出百獸鬧春、秋楓丹露等景觀。園林中的借景,其中基礎景色與所借之景的組合,也需要象外之象加以彌合。園藝家們對于園林景觀的構造常常借助園外的山川景致、臺閣風物與園內的亭臺樓閣協(xié)調搭配,通過透窗、便面窗和空亭等布局,以小見大地營造出景外有景,園外有園的錯落景象,創(chuàng)構出曲徑通幽的小園風情。這樣,精巧玲瓏的園林便將觀賞者的目光引向了園林之外的景色,使有限的空間趨于無限,令人產生無盡的遐思。

        中國畫中的虛空,乃在于給欣賞者留下足夠的想象空間,讓欣賞者依托實象進行合理想象。宋代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水欲遠,盡出之則不遠,掩映斷其派則遠矣。”(郭熙107)畫家畫山水畫,以煙霞鎖山腰,讓河流斷斷續(xù)續(xù),目的在于調動欣賞者的想象力,為想象力創(chuàng)構象外之象留下空間。戴熙《習苦齋畫絮》云:“畫在有筆墨處,畫之妙在無筆墨處?!?戴熙808)如中國畫中的留白等,在留白中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想象,留下想象的空間,形成張力,使主體超越有形的局限,給主體留下創(chuàng)造的空間。書法中所謂計白當黑,黑白相彰,就是象外之象所產生的一種效果。司空圖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也是指詩歌中給人留下無窮的意味。錢鍾書說:“畫之寫景物,不尚工細,詩之道情事,不貴詳盡,皆須留有余地,耐人玩味,俾由其所寫之景物而冥觀未寫之景物,據(jù)其所道之情事而默識未道之情事。取之象外,得于言表,‘韻’之謂也?!?錢鍾書1358—59)余地在象外。惲南田《南田畫跋》:“筆墨之外,別有一種靈氣,氤氳紙上?!?186)筆墨之外,其中就包括象外之象?!肮P中之筆,墨外之墨?!?179)“古人用心,在無筆墨處?!?172)“古人之妙,在筆不到處?!?210)“有處恰是無,無處恰是有?!?220)這些筆墨之外的靈妙,都是藝術中象外之象的具體表現(xiàn)。笪重光《畫筌》:“林間陰影無處營心,山外清光何從著筆?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xiàn);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畫處多屬贅疣;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笪重光18)藝術家通過這些藝術手法的運用,使作品在筆墨之外見佳妙,從而傳達出意象的味外之旨和韻外之致。這些正是藝象中象外之象的特點。

        藝象的接受是對意象能動的再創(chuàng)造,是在藝術家創(chuàng)構的象外之象的基礎上,欣賞者調動自己的想象力再造象外之象的結果。因此,在藝術活動中,除了藝術家創(chuàng)構中的象外之象,還有欣賞者欣賞中的象外之象。所謂象外見意,是指在鑒賞藝術的過程中,透過象外更深刻地體悟到意。作品中的藝象,往往激發(fā)起欣賞者某些刻骨銘心的情懷,引發(fā)欣賞者對自己的人生經歷中境遇相近的往事的回憶,便是欣賞者在欣賞過程中由聯(lián)想而生成的象外之象。

        總而言之,象外之象依托于實象,基于過往的審美經驗,在對已有物象有選擇性的觀、取過程中,經由感悟創(chuàng)構而成。象外之象一方面受實象的約束,另一方面受主體意趣的支配。它不拘于體物本身,而要取于象外。這種象外之象不僅符合于主體當下的情意,而且符合于主體在長期審美實踐中所形成的審美理想。它在主體審美活動中經過了主體體驗的創(chuàng)構,體現(xiàn)了主體的能動創(chuàng)造,具有個體的獨特性,并使意溢出于有形之象。同時,象外之象又不滯于實象,具有超越性特征,超越于虛實結合的象本身。在藝術創(chuàng)造與欣賞中,象外可以摹神,即超以象外,離形得似,以象外之象求神似,由象外而見意,乃至象外傳神,使不盡的余意溢出象外,從而產生一種可以意會、難以言傳的效果。在對藝術藝象的欣賞過程中,在虛實統(tǒng)一的象之外,也常常衍生出象外之象,體現(xiàn)出主體再創(chuàng)造的特征。

        注釋[Notes]

        ① 分別見于陸時雍:“詩鏡總論”,《歷代詩話續(xù)編》,丁福保輯(北京: 中華書局,1983年)第1412頁。翁方綱: 《石洲詩話》,《清詩話續(xù)編》,郭紹虞選編,富壽蓀校點(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367頁。王士禎: 《帶經堂詩話》,戴鴻森校點(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第69頁。文徵明: 《文徵明集》,周道振輯校(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338頁。

        ② 司空圖引戴叔倫語,見司空圖:“與極浦書”,《司空表圣詩文集箋?!罚姹H?,陶禮天箋校(安徽: 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215頁。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笪重光: 《畫筌》,關和璋譯解。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

        [Da, Chonguang.TheInterpretationofPaintings. Ed. Guan Hezhang. Beiji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87.]

        戴熙: 《習苦齋畫絮》,《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084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808。

        [Dai, Xi.NotesonPaintingsfromtheStudioofLearningHardships.TheContinuationofComplete Collection of the Four Treasuries. Vol.1084.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02.808.]

        范晞文: 《對床夜語》卷二,《歷代詩話續(xù)編》,丁福保輯。北京: 中華書局,1983年。421。

        [Fan, Xiwen.NightTalksbyChairs. Vol.2.SequeltoNotesonPoetryacrossDynasties. Ed. Ding Fubao.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3.421.]

        郭熙: 《林泉高致》,梁燕注譯。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年。

        [Guo, Xi.SupremeEleganceofForestsandSprings. Ed. Liang Yan. Zhengzhou: Zhongzhou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3.]

        劉禹錫: 《劉禹錫集箋證》,瞿蛻園箋證。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Liu, Yuxi.CompleteWorksofLiuYuxi,withAnnotations. Ed. Qu Tuiyuan.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9.]

        錢鍾書: 《管錐編》第四冊。北京: 中華書局,1979年。

        [Qian, Zhongshu.LimitedViews:EssaysonIdeasandLetters. Vol.4.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79.]

        司空圖: 《司空表圣詩文集箋校》,祖保泉,陶禮天箋校。合肥: 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Sikong, Tu.CollectedPoemsandEssaysofSikongTu. Ed. Zu Baoquan and Tao Litian. Hefei: Anhui University Press, 2002.]

        蘇軾: 《蘇軾全集》上,傅成,穆儔標點。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Su, Shi.CompleteWorksofSuShi. Ed. Fu Cheng and Mu Chou.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00.]

        王夫之: 《古詩評選》卷四,《船山全書》。長沙: 岳麓書社,2011年。681。

        [Wang, Fuzhi.ASelectionofAncientPoems,withInterpretations. Vol.4.CompleteWorksofWangFuzhi. Changsha: Yuelu Press, 2011.681.]

        ——: 《明詩評選》卷五,《船山全書》第十四冊。長沙: 岳麓書社,2011年。1430。

        [- - -.ASelectionofMingPoems,withInterpretations. Vol.5.CompleteWorksofWangFuzhi. Vol.14. Changsha: Yuelu Press, 2011.1430.]

        王廷相: 《王廷相集》,王孝魚點校。北京: 中華書局,1989年。502。

        [Wang, Tingxiang.CompleteWorksofWangTingxiang. Ed. Wang Xiaoyu.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9.502.]

        王維: 《山水訣 山水論》,王森然注譯。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

        [Wang, Wei.KeystotheLandscapeandOnLandscape. Ed. Wang Senran. Beiji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62.]

        謝赫: 《古畫品錄》,王伯敏注譯。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年。

        [Xie, He.NotesonAncientPaintings. Ed. Wang Bomin. Beiji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59.]

        惲壽平: 《甌香館集》。北京: 中華書局,1985年。

        [Yun, Shouping.CollectedWorksfromtheStudioofTeaFragrance.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5.]

        章學誠: 《文史通義校注》,葉瑛校注。北京: 中華書局,1985年。

        [Zhang, Xuecheng.GeneralMeaningofLiteratureandHistory,withAnnotations. Ed. Ye Ying.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5.]

        猜你喜歡
        事象情意欣賞者
        留出想象的空白
        名家名作(2021年11期)2021-12-15 04:13:16
        藝術欣賞是對作品的再創(chuàng)造
        禁戲下行與“以神為戲”之民間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劇為例
        戲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1 03:23:36
        詩學事象研究綜論
        李忠憲:“綠葉”對“根”的情意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40
        從日用瓷出發(fā)談理念對欣賞者的意義
        教師聽課時身份的轉換
        考試周刊(2016年26期)2016-05-26 08:54:16
        地理事象運動與分布的教學把握
        地理教學(2015年12期)2016-01-06 11:59:50
        動物之間有情意嗎?
        好孩子畫報(2015年1期)2015-06-19 14:43:02
        最美的情意
        藝術評鑒(2015年4期)2015-03-23 22:06:35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亚洲天堂一二三四区在线| 蜜桃精品视频一二三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末发育娇小性色xxxxx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日产综合不卡| 国产av三级精品车模| 欧美白人战黑吊|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2| av免费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伊人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无码少妇a片一区二区三区| 白丝美女被狂躁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六月丁香色婷婷综合久久|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女人夜夜春高潮爽a∨片传媒| 欧美洲精品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区在线观看| 少妇厨房愉情理伦bd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3|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亚洲中文字幕巨乳人妻| 少妇熟女天堂网av天堂| 好紧好爽免费午夜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手机专区av| 亚洲最大免费福利视频网| 国产高颜值大学生情侣酒店|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99国语激情对白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91日本在线精品高清观看|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亚洲av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