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攀 薛文紅 羅 群 高金華
經靜脈輸入藥物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1],在兒科門急診往往也作為首選治療方法。但幾乎所有兒童對靜脈輸液都有很強烈的恐懼感。鑒于3~6歲患兒探知欲強、自控能力差,容易發(fā)生靜脈滲出或針頭脫落,導致重復穿刺,不僅增加患兒痛苦[2],也使護理的工作量加重,甚至可影響到護患關系[3]。目前,輸液椅的設計并無下肢安全裝置,下肢處于懸空狀態(tài),需要家長將患兒的下肢固定,不僅難以保證輸液的質量,還增加護士的工作量,也導致患兒家屬疲憊不堪[4],極易產生緊張等不良情緒。為了保證患兒能夠順利完成輸液,保障患兒下肢輸液的安全,有必要對輸液椅進行改造。本研究在現(xiàn)有輸液椅基礎上改良設計一款帶調節(jié)腳蹬的兒童輸液椅,以提高患兒輸液時的舒適度,現(xiàn)報告如下:
1.1 材料與制作 帶調節(jié)腳蹬的兒童輸液椅(專利號 ZL 2018 20600976.6)設計構成包括一對腳蹬組件,每個腳蹬組件包括一個伸縮裝置、一個腳蹬調節(jié)裝置、一個長腳蹬支架、一個短腳蹬支架、一個粘貼帶固定板以及一個腳蹬。輸液椅的底座下方焊接有矩形的支撐架;兩個伸縮裝置的一端分別與豎直方向的靠近座椅后部的兩根支撐架垂直焊接;伸縮裝置在水平方向上可進行長度調節(jié);伸縮裝置的另一端與腳蹬調節(jié)裝置的上端鉸接,腳蹬調節(jié)裝置在豎直方向上可進行長度調節(jié);腳蹬調節(jié)裝置與長腳蹬支架為卡扣式連接;長腳蹬支架與短腳蹬支架鉸接,長腳蹬支架長度為20 cm,寬度為5 cm;短腳蹬支架長度為8 cm,寬度為3 cm;粘貼帶固定板焊接于長腳蹬支架的一側;腳蹬設置在短腳蹬支架的一側,且與粘貼帶固定板位于同側。兩個伸縮裝置與兩個腳蹬調節(jié)裝置連接的拐角處均設有一個L型的支撐軸,L型的支撐軸的折角處為鉸接,可進行角度拉伸,粘貼帶固定板的兩側對稱設有兩根配套使用的粘貼帶。腳蹬向下傾斜設置,傾斜的角度范圍為0°~5°;腳蹬的前部設有1 cm高的凸起。改良后的兒童輸液椅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改良后的兒童輸液椅結構示意圖
1.2 使用方法 當患兒在下肢輸液時,將患兒的腳放在腳蹬上,根據患兒腿的長度調節(jié)伸縮桿和腳蹬調節(jié)裝置,并用粘貼帶將患兒的腿固定住。將液體掛在可操作面板的輸液桿上并調節(jié)好液體高度。根據患兒自身舒適需求將椅背調至前傾或后仰的任何角度,同時自主控制座椅下方四個萬向輪的制動裝置,使其活動或停置。
2.1 觀察對象與方法 選取2019年1月-6月到本醫(yī)院兒科門診輸液的120例患兒。①納入標準:年齡3~6歲;下肢輸液的患兒;有正常溝通和表達能力;家長自愿參加研究。②排除標準:智力障礙不能配合或肢體殘疾的患兒。隨機將患兒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男32例,女28例;對照組男31例,女29例。其中使用改良設計的兒童輸液椅的60例患兒作為觀察組,與對照組使用普通輸液椅的60例患兒進行比較。
2.2 調查問卷 評價指標采用家長滿意度調查問卷、靜脈輸液滲出發(fā)生率、重復穿刺率、護士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家長滿意度調查問卷共計5個問題,滿分100分[5],包括接受度、舒適度、活動度、安全性、總體評價[6]。護士滿意度調查問卷為對12名操作護士進行問卷調查,要求其對改良后的兒童輸液椅與普通輸液椅的使用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指標包括輸液操作便利性得分、外觀滿意得分、方便維護得分3個方面,每項評分為0~10分,10分為滿分,兩種輸液椅的得分情況進行組間比較。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資料分析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構成比的形式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兩組患兒家長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兒使用改良式兒童輸液椅,其家長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家長滿意度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兒家長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 n 滿意度觀察組 60 96.2±3.2對照組 60 92.1±4.3 t 3.22 P<0.05
3.2 兩組患兒輸液滲出率及重復穿刺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兒靜脈輸液滲出的發(fā)生率及重復穿刺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輸液滲出率及重復穿刺發(fā)生率比較 例(%)
3.3 兩組護士滿意度調查問卷得分比較 護士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改良式輸液椅輸液操作便利性得分、外觀滿意得分、方便維護得分均高于使用普通輸液椅的對照組(P<0.05),表明護士對改良式兒童輸液椅評價更高。見表3。
表3 兩組護士滿意度調查問卷得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護士滿意度調查問卷得分比較(±s,分)
?
兒科門診輸液治療的工作任務繁重、輸液環(huán)境擁擠、輸液人群流動性較大。設計合理的輸液設備可方便臨床操作,改善就醫(yī)感受。經過臨床應用,采用改良設計的兒童輸液椅提高了患兒輸液時的舒適度,同時可明顯提高患兒家長滿意度,根據患兒情況自動控制制動裝置,防止患兒下肢亂動導致針頭脫落,減少重復穿刺率及靜脈滲出發(fā)生率,減輕了患兒的痛苦,提高了護士工作效率,增進了護患關系。
改良式兒童輸液椅下方設有腳蹬組件,其中的伸縮裝置和腳蹬調節(jié)裝置均為可調節(jié)長度的裝置,可以根據患兒腿的長度作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長度調節(jié),在伸縮裝置與腳蹬調節(jié)裝置的連接拐角處的L型支撐架,可進行角度拉伸,有利于增強伸縮裝置與腳蹬調節(jié)裝置連接結構的穩(wěn)固性。長腳蹬支架的一側焊接一粘貼帶固定板,短腳蹬支架的一側焊接一腳蹬,粘貼帶固定板的兩側對稱設有兩根配套使用的粘貼帶,可以在患兒輸液時隨他的腿和腳面位置固定,從而減少針頭脫針率和穿刺率??烧{節(jié)的腳蹬便于患兒腳的下垂舒展,從而使液體更好地流入體內,保持循環(huán)的通暢,也擴大了活動空間。腳蹬向下傾斜設置,腳蹬的前部設有高起,便于固定腳的位置。此外在寒冷季節(jié)增設一個由棉布制成的腳蹬套,用于套設在腳蹬上,可以增加保暖效果,提高冬季患兒輸液時腳底的舒適度與保暖度。椅背為可調節(jié)角度的裝置,可以根據需要調至前傾或后仰狀態(tài);底座下方矩形支撐架的底部設有四個萬向輪,并安裝有制動裝置,在輸液時家長可以打開制動裝置,推動輸液椅帶兒童做局部運動,滿足了兒童好動的天性,同時也方便輸液時外出檢查或轉科使用。
綜上所述,此款改良式輸液椅充分根據患兒輸液部位特點進行了人性化設計,解決了臨床的一些實際問題,操作簡單便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