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人們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想到底線這個詞。所謂“底線”,就是做任何事情必須堅持的最低的界限、標準、原則、要求和規(guī)定,即做人、做事、行為、行事的“邊界”。一旦突破這個臨界點,就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導致難以承受的后果。而底線思維,則是以底線為基本導向,客觀地設定最低目標,立足最低可能值并爭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種思維方式。
底線思維是一個人自信自強、成長成功的重要基石,是一種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的人生智慧,是我們在人生旅途中應當學會并堅持的一種科學思維。
人生的要義在于生命的保有和發(fā)展,任何更高層次的追求都應該以此為底線。從這個意義上說,底線思維是珍惜和善待生命的思維。珍惜生命,才會珍惜青春、愛情、家庭、事業(yè),才會熱愛生活、善待世界。
珍惜生命,需要我們每個人發(fā)自內心地認可自己、喜歡自己、取悅自己,不因家世和財富自輕自賤,不因年齡和容貌自慚形穢,不因生活的瑣碎而放棄夢想,不因暫時的挫折失去自我,以平常心看世界、待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且永不停歇地打磨自己、修煉自身。
當然,生命的狀態(tài)還必須是可持續(xù)的,這就是健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幸福的基礎”。生命的健康,既包括身體的健康,也包括心靈的健康。保護生命健康這個人生最大的資本,需要科學合理的營養(yǎng)、科學適度的運動和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命一定是充滿活力的,這種活力在于它的開放性和理想性。不僅是生命的維持和保護、珍惜和善待,也是對生命的寬容和奉獻、創(chuàng)造和超越。因此,我們要充分發(fā)揮主體能動性,不斷地認識自己、更新自己、超越自己,將有限的人生融入無限的理想之中,從而激發(fā)出生命的全部潛能。誠然,保持生命的活力,并不是要每個人都去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yè),只要我們熱愛生命而不辜負生命和浪費生命,自信篤定地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追求理想的生活,就是有活力、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
作為一個成年人,在任何時候都有自由意志,但這種自由意志并不意味著可以為所欲為,而是有著做人做事的公共底線,這就是道德和法律的紅線。崇德守法,你才能真正獲得自由發(fā)展。
對于每個人而言,守住做人做事的公共底線是起碼的自律。而且,由于人的素質、境界有異,所理解的底線也不一樣。從一定意義上講,底線思維是弘揚高尚道德的思維,可以激發(fā)人的精神動力,成就理想人格。一旦道德防線守不住,其他的防線也會失守。因此,我們應當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堅守法治底線和廉潔底線,“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努力使自己的內心操守、處事行為融入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
底線思維的核心,就是風險和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把形勢看得更復雜一點,把挑戰(zhàn)想得更嚴峻一些,做好應對最壞局面的準備,這是底線思維的著力點。
憂患意識根植于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千百年來炎黃子孫應對自然風險、進行社會治理的智慧精華。從“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再到“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這些傳世警示名言,都是中華民族憂患意識的思想標識和鮮明特質。
憂患意識著眼于風險預判和防患未然,學會預制是培養(yǎng)底線思維的關鍵。預判風險所在是防范風險的前提,把握風險走向是謀求戰(zhàn)略主動的要義。只有預先看到前途和趨向,及時察知萌芽中的危險,事先做好計劃準備,才能自如地駕馭風險、從容地應對風險、及時地化解風險。底線思維與戰(zhàn)略思維一樣,均具有預見性、前瞻性的未來導向。但在特定情境下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而客觀事物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未來之事有許多是難以預知的,隨時都可能出現偶然的、意外的事件,這就需要我們常懷戒慎之心、增強憂患意識,深謀遠慮、未雨綢繆、防微杜漸,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底線思維不是單純的守成防御思維,也不是簡單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怠惰思維,而是奮發(fā)向上的積極進取思維,包含著戰(zhàn)略定力和進取精神。我們注定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中存在,各種風險、危機始終如影隨形。但是,人是有思想、追求意義的存在物。有了創(chuàng)造人生意義的主觀能動性,就有了應對和戰(zhàn)勝風險、危機的勇氣和智慧。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人生的終極意義在于幸福。我們設定底線、預判風險,目的是為了底線發(fā)力、把控風險,實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須筑牢根基。所謂根基,就是一個人的德才學識、耕耘奉獻以及安不忘危、成不忘敗的立身之基。所以,我們應始終保持一顆好奇心和進取心,與時俱進、加強學習,久久為功,不斷提升能力素質。
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是靠喊口號喊出來的,也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而是艱苦奮斗干出來的、努力拼搏拼出來的。無數事實證明,在風險和危機面前,主動迎戰(zhàn)才有生路,敢于斗爭才能成功。因此,我們應該直面跌宕起伏的生存機遇,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難再出發(fā)”的頑強意志,應對挑戰(zhàn)、戰(zhàn)勝困難。惟有如此,才能顯示我們自己的生存意義和生命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