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趙欣悅
近年來,我國已推出多項青少年體育相關的政策,但青少年體育仍是教育短板。為破解青少年體育發(fā)展困境,多位專家就學生體質(zhì)沒有呈現(xiàn)預期中增長趨勢的問題展開探討。“多年以來,中國學校體育狀況總體向好,但是也有很多令人擔憂的地方”,河南省教育廳體衛(wèi)藝處原處長郭蔚蔚認為主要原因是全社會對體育、健康的理念認識、理解不夠。他表示:中國加強青少年體育教育的政策體系已經(jīng)很完備了。但僅僅有完備的政策體系是不夠的,怎么樣能夠把這些政策體系扎扎實實地在基層中、實際工作中落實好,這才是最關鍵的。我們應該通過輿論宣傳,讓全社會強化健康理念。
另外,郭蔚蔚還提出:改善中國青少年體質(zh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一小時校內(nèi)體育活動落實好,這樣我們青少年體質(zhì)一定能得到不斷的改善。只是過去的政策出來之后,基層不落地,而且長時間的不落地,也沒有在全國范圍內(nèi)找到一個有效的機制和平臺,這就是很大的問題。
“目前我們國家對青少年體育政策投入力度很大,但學校體育仍然是教育的一個明顯短板,學生身體素質(zhì)仍然是學校綜合素質(zhì)里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教育評價導向有待改變?!耙獔詻Q克服唯分數(shù)、唯升學、唯文憑的頑癥固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的問題?!彼偨Y我國學校體育課的現(xiàn)狀是:文件里很重要、平日里被擠掉、升學時被砍掉。王宗平說:“我們中小學生參加課外鍛煉,所有家長都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不影響學習成績。所以,現(xiàn)狀是,我們的大中小學采取的是‘三無七不’體育課,無難度、無強度、無對抗;不喘氣、不心跳、不出汗、不奔跑、不扭傷、不擦皮、不長跑等等。但這樣的體育課又怎么能磨練意志呢?”
同時,王宗平也就這個現(xiàn)狀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表示:“將心比心,如果中高考不考體育的話,無論是家長、校長,還是學生、老師,都不會對體育課太用心。其實,體育對人才培養(yǎng)和人的成長十分重要,所以,如果未來高考改革把體育放進去,也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目前,第三輪高考改革的八個省市,都已經(jīng)開始了新的改革方案,他們提出3+1+2的考試模式?!?’就是語數(shù)外三門必考,‘1’就是在歷史和物理中選1門,‘2’就是在剩下的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2門。我在2018年3月提出,最好在‘2’里邊,把體育和藝術也放進去,作為學生的選考科目?!?/p>
首都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相如通過外部環(huán)境和內(nèi)部原因兩個角度,分析了現(xiàn)在校園體育面臨的問題。他表示:從外因來講,有很多社會問題。比如教育部門對學校體育出現(xiàn)問題之后的問責,這會讓很多學校和體育老師有困惑,在開展體育活動時不敢作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從政府、教育部門、學校貫徹三個保護開始,政府要保護教育部門,教育部門要保護學校,學校要保護體育老師。比如一個學生在體育課上出現(xiàn)意外傷害,那么我們要審核看是不是體育老師不在場,教育手段和安排有沒有問題等,如果都沒有,我們的學校、教育部門、政府等就要保護我們的老師。只有這樣,體育老師才敢真的放開手腳去進行體育教學,真正幫助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從內(nèi)因角度,李相如認為體育教學應該回歸體育的本質(zhì)和本源。他表示:“我們要讓學生在體育課和體育課外活動上多練、多體驗。我們現(xiàn)在的情況是老師講得太多,糾錯太多,學生還沒有練就停下來反復糾錯,這是有問題的。我們一直說,讓學生在體育課和體育活動上多練多體驗,多采用正面的鼓勵,而不是糾錯?!?/p>
另外,李相如還提到了體育考試的問題,他說:“很多地方的體育考試90%都是滿分,這就有問題。體育考試為什么都是滿分呢?語文、數(shù)學、外語考試為什么沒有這么多滿分呢?我認為,體育考試成績也應該正態(tài)分布,使得體育考試變成一種真正的考試?!?/p>
最后,李相如建議道:“中國學校體育的改革,或者說學校體育在發(fā)展過程中能不能擔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責任,我們還是要從人的角度著手。我們要把各個學校的校長、體育老師的內(nèi)生動力激發(fā)出來。只有這方面做好了,我們的體育課才真正的有保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