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那年五月,當收到家在上海的大舅病逝的消息時,母親當即“嗚嗚”地哭了起來。我們給大舅家發(fā)去了唁電,并寄去一千元的慰問金。
母親捧出大舅的相片,一個勁念叨:“怎么說走就走了呢!大哥,我真想你?!蹦且魂?,母親的情緒特別消沉。由于隔代,我們難以理解母親那一刻的心情。
我們對大舅印象不深。只曉得母親曾在五十歲時去上海動過手術(shù),此后腎病再也沒復(fù)發(fā)。去年的一天,母親外出買菜,父親把我叫到房間里,吞吞吐吐地說:“兵娃,你媽兄妹有六人,她排行老五,分散在全國各地,平常也就靠電話或書信保持聯(lián)系。這些年,你二舅下肢癱瘓,坐上了輪椅,說話吐字不清。三姨家境不好,快七十歲了還在家里糊紙盒補貼家用。你媽最近冒出個愿望,趁我們還能動,想去幾家走動走動,親眼看到健在的兄妹心里才踏實?!?/p>
我有些猶豫,這實際上是一次長途出游:一是擔心二老的身體是否吃得消,二是的確我工作太忙,無法抽身陪同。我說:“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很發(fā)達,既能在上面說話,還能看到影像?!笨筛赣H說:“網(wǎng)上畢竟沒有親眼看見來得‘真實’。老人在網(wǎng)上嘮嗑肯定反應(yīng)慢,得要年輕人幫忙。還有,像三姨家就沒有電腦。我們身體尚好,這趟能撐得住,問個路坐個車應(yīng)該沒問題。我們不要你陪,只需你接和送,用手機或上網(wǎng)把我們的行程通知相關(guān)的家庭就成?!?/p>
看來他們的決心已下,不幫其完成會留下終身遺憾。我和妻子積極為他們的出行做準備。我分別打通了姨媽和舅舅家的電話,告訴了父母的旅行計劃,具體坐哪趟車、住幾天、再去哪里等臨時通知??傊?,保持熱線聯(lián)系。妻子則負責(zé)訂票,準備常備的藥物、路上吃的用的東西。
得知父母遠足,這些親戚十分高興,做好了迎接遠方客人的準備。
父母的這次探親之旅走走停停,進行了兩個月。每到一地,父母受到了空前熱情的接待,跟兄弟姐妹們有說不完的話。小輩們陪著他們逛公園、游名勝,做最好的飯菜來招待,還派車接送。他們也對老人們聊起的往事聽得津津有味,加深理解他們那一代深厚的姐妹情、兄弟誼。我則作為信息的中轉(zhuǎn)站,把父母在各處抵達情況銜接好。
二老平安回來后,心情十分激動,母親的神情更是滿足。一路上,有濃濃的親情環(huán)繞,他們并不覺得累。父親開玩笑說,這次不出去,以后想爬都爬不動啰!作為兒女,我們能幫老人圓滿地還愿,心里也感到十分釋然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