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燕
高血壓是一種心血管慢性疾病,目前其病因機制尚未明確,可能是遺傳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動脈血管彈性減弱,脂質存于血管壁中,會導致血壓上升的情況。此外,血壓上升還與情緒波動、胰島素抵抗以及肥胖有關。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時間服用藥物進行血壓控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本文重點介紹高血壓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希望可以為部分高血壓患者提供幫助。
高血壓的基礎判定標準是患者的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早期高血壓患者的常見癥狀為頭痛、頭暈、心悸、疲勞,患者在過度勞累或精神狀態(tài)緊張時會出現(xiàn)血壓升高。隨著病情的發(fā)展,高血壓患者會出現(xiàn)劇烈頭痛、嘔吐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昏迷、神志不清的現(xiàn)象?,F(xiàn)階段,高血壓是無法治愈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通過服用藥物來控制血壓,此外在治療過程中患者也要調整飲食結構,從而更好地控制血壓。
相關研究資料表明,高血壓的發(fā)生主要與遺傳、體重、飲食、生活方式有直接聯(lián)系。高血壓的發(fā)生與遺傳因素有一定關系,父母一方有高血壓的,子女高血壓的患病率是普通家族的1.5倍;也與體重因素有一定關系,超重和肥胖的人患高血壓的概率是正常體重人的1倍;飲食因素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長期攝入過多鹽分和脂肪的人患病概率高于普通人;不良生活方式、嘈雜的環(huán)境、較大的精神壓力也是導致高血壓的因素之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這種慢性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作為一種無法根治的慢性疾病,其基礎的治療原理是控制血壓。治療過程中,患者除了要服用相關藥物,還要合理控制飲食,以下是高血壓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1.食用油選擇注意事項。在治療過程中,食用油是高血壓患者控制飲食、降低血壓的關鍵。動物油的油脂飽和度較高,西式糕點中常用的人造奶油含有脂肪酸,長期攝入這兩種油脂容易誘發(fā)心血管疾病。因此高血壓患者在選擇食用油時,要盡量避免動物油脂和人造奶油,多選擇植物油,常用的植物油有花生油、橄欖油、玉米油、豆油等。
2.高脂肪食物攝入注意事項。很多高血壓患者在進行飲食控制的過程中對食肉有一定的誤解,他們認為吃肉會攝入過多脂肪,從而導致血壓上升或者血壓不穩(wěn),因此紅燒肉是很多高血壓患者的禁忌飲食。其實食物各有利弊,不同的食物有著不同的特質,高血壓患者要選擇低脂肪的食物,避免食用高脂肪、膽固醇較多的食物。
3.糖分攝入注意事項。過量攝入糖分會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增加血管里的容量,導致血壓升高。此外,含糖飲料的攝入會導致患者發(fā)胖,加大血壓控制難度,因此在生活中,高血壓患者要減少糖分的攝入,少吃含糖飲料、甜品等。
4.飲水注意事項。高血壓患者平時要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可以少量多次,分時段喝水,掌握正確的飲水方式,養(yǎng)成飲水的好習慣。此外,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綠茶中的茶多酚含量高,這種物質可以防止維生素C氧化,讓維生素C在人體內發(fā)揮更大作用的同時可以排除對人體有害的鉻離子,因此高血壓患者可以適當飲茶。
5.食鹽攝入注意事項。高血壓患者要嚴格控制日常飲食中的鹽分攝入,具體用量應該控制在3~5g左右,大約為1小匙。此外,患者在控制食鹽攝入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醬油的使用,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3匙醬油相當于1g鹽。過量攝入鹽分不利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因此,患者也要盡量少吃或者不吃含鹽量較多的咸菜、腌制品等。
6.蛋白質補充注意事項。高血壓患者在日常飲食過程中通過調整食物來控制血壓的同時也要適當進行優(yōu)質蛋白質的補充,常見的可以補充優(yōu)質蛋白質的食物有豆制品、奶制品、純牛奶、雞蛋、魚肉、瘦肉、牛肉等。適當?shù)牡鞍踪|補充不僅能夠改善高血壓患者血管的彈性和通透性,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而且能夠維持患者的營養(yǎng)平衡。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控制飲食要注意以上幾個方面,以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高鈣、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鹽為飲食原則。飲食健康不僅是患者參與治療的基礎前提,而且是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