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莉
生活中經(jīng)常會有跌打損傷之類的情況發(fā)生,嚴重的數(shù)月不能康復(fù)。實際上,及時采用正確的方法能夠大大縮短跌打損傷的修復(fù)時間。
平時不小心摔倒了,大家總是習(xí)慣趕緊揉一揉來緩解疼痛。揉捏等按摩方法對于勞損、疲勞比較有效,但摔傷后按摩不當則容易加重傷勢。摔傷后揉捏紅腫部位反而會腫得更厲害,甚至導(dǎo)致出血。
摔跤后如果不太疼痛,人們往往認為沒有骨折,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疼痛和骨折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guān)系,一旦亂揉亂捏反倒可能使骨折錯位。
如果摔倒后皮膚發(fā)生了輕微的磕傷或者扭傷,青腫但無破損,可先用冰塊冷敷傷處15 至20 分鐘,每天敷三到四次;48 小時之后可以考慮用熱毛巾濕敷,這樣青腫會很快被吸收。
摔傷、磕傷、碰傷產(chǎn)生的傷口,如果不注意護理,很可能將小事變成大事。在家處理時,切忌用紙巾、布子擦,更不能用一些土方法,如用泥土撒到傷口上止血等。
如果只是擦傷,出血很少,要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再用碘酒對傷口周圍及傷口進行消毒后用紗布包起來;對于沒有流血的傷口,可在流動的冷水下沖洗,用干凈的布蘸著肥皂或消毒液擦洗傷口周圍的皮膚,再用紗布或者鑷子把傷口里的東西弄出來,以免感染。
對于出血較多的傷口,處理的原則要先止血,在沒有任何備用物品的情況下,可用衣服內(nèi)側(cè)沒有線頭的地方指壓傷口上進行止血。
若在家中,則應(yīng)選取紗布、織布。若壓迫超過10 分鐘仍未止血的傷口就要用繃帶,但用繃帶應(yīng)每半個小時松一次,否則可能會影響供血。
如果被異物刺傷,千萬不要擅自拔出。因為自行拔出這些物體后,一方面可能導(dǎo)致感染,另外處理不當還可能引起大量出血。應(yīng)把刺入物周圍的衣服剪開,然后用止血帶在傷口的上方(近心端)結(jié)扎止血,然后及時就醫(yī)。
人們在扭傷四肢的時候,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轉(zhuǎn)動或者按摩,然而很多時候隨便扭動會使損傷的部位癥狀加重,尤其在沒有進行確切的診斷之前,更不應(yīng)該隨便活動已經(jīng)扭傷的部位。如果是四肢的話,要把腕子提高,抬高,讓血流能夠暢通。正確的方法是:如果是上臂骨折,最好把手臂放在與心臟水平的位置上,如果是下肢則要把腿抬到膝蓋水平以上的位置。
毛細血管破裂了以后,涂抹紅花油會促使血液流量加快,使腫脹加重。在損傷的急性期也就是在24 小時之內(nèi),如果使用紅花油涂抹揉搓,就會加重損傷部位的血液滲出,加重腫脹。所以使用紅花油一定要在發(fā)生損傷24 小時之后,同時對于皮膚破潰或者過敏的患者也不宜使用。
另外,跌打損傷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如果不慎出現(xiàn)了外傷,最好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在醫(yī)生的建議下,通過涂抹活血化瘀藥膏或者止痛藥膏,也能夠有效緩解外傷引起的肢體疼痛和腫脹感。治療疾病期間要注意休息,平時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