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教學有方,教無定法”,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應是多元性的。高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提高課堂效率。因此,中小學音樂教師可以設計多種課堂模式,構建視聽盡享的現(xiàn)代科技課堂,如節(jié)奏、樂器的師生合作課堂以及合唱表演的實踐互動課堂都可以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質量。
音樂是一門可以提升學生藝術修養(yǎng)的重要課程,學生在學習時可以感知節(jié)奏的律動,賞析詞曲的優(yōu)美。但是一些學生可能對音樂的興趣不高,這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教師可以優(yōu)化教學方式,將音樂與學生的生活連起來,在生活中找到音樂。另外,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待提升,部分教師對音樂合唱課程建設不夠重視,在具體教育教學的實施中過分拘泥于課本,未能通過一些合理的教學實踐來啟發(fā)學生的頭腦,這樣的課堂會過于機械化和模式化,難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致。因此,教師要改革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教師不應該局限于一種教學形式,教師要不斷推陳出新,采用影音導入音樂課堂的方法,結合多媒體的音樂課堂能很好的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熱情。影音導入善用音樂教育資源,通過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激發(fā)全班學生的積極性。聲音、視頻、音樂、動畫、圖片,多種樣式的形式可以呈現(xiàn)一個精彩的音樂教學課程。生動的影音結合教學為學生打造了一個合適的學習情景,讓學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直觀生動的課堂氛圍營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在音樂鑒賞中可以找到樂趣,在樂趣中體會音樂的教化與熏陶,發(fā)掘音樂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講解《學戲曲》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就嘗試了視聽盡享的現(xiàn)代科技課堂。戲劇不僅是一種表演劇目,更有許多深意,學生可以像戲劇演員一樣的認真學習其中的藝術精神,提升自我人格精神的塑造,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花木蘭》《橘樹尚且性剛強》《報花名》等劇目視頻,指導學生進行唱、念、做、打的小練習,增強學生對戲曲的了解,提升了課堂的活力。視聽盡享的現(xiàn)代科技課堂激發(fā)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渴望,提升了想學生的音樂品鑒能力,活躍了教學氣氛。
音樂課上的樂器教學可以讓學生保持律動的敏感性,增強自己的音準。因此,教師要開設節(jié)奏課,可以讓學生結成小組進行樂器的演奏,增加學生對旋律的感知。在選擇樂器時,教師要選擇那些學生方便攜帶的,比如手鈴、沙錘、木魚、吉他、口琴等樂器都能使學生更好的感知旋律和節(jié)奏。單純的理論教學過于抽象化,樂器可以讓學生產生更真實的感受,理論教學從而得到了升華??傊?,中小學要保障基礎的音樂教學設備,為增強學生的音樂律動感、提升學生的耳朵敏感度、學會使用樂器、將樂器與歌曲的練習變得更熟練、提升自主的樂感等方面提供幫助。
帶有實踐性質的表演性音樂課堂活動可以進一步使學生體會歌曲,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表達的內蘊,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開展班級的歌唱大賽、音樂作品的賞析、微型音樂劇表演等活動,還可以開展一些有關音樂的趣味小活動,比如“聽歌識曲”“歌曲接龍”等。此外,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好音樂教具,提升自身修養(yǎng),形成教師與學生的良好互動。
例如,在講解《快樂的do re mi》這首歌曲的演唱時,筆者就采用了合唱表演的實踐互動課堂。筆者鼓勵學生一起來學習音符,鼓勵學生主動進行表演和演唱,設計了“擊鼓傳花”的小游戲。讓全班學生圍成一個圈,然后自己擊鼓,學生們傳遞小花,當鼓聲停止時,手里拿著小花的同學就要唱這首歌或者進行才藝表演,最后由老師帶領全班學生在進行大合唱。這樣的游戲表演實踐增強了班級的整體凝聚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小學音樂課堂更具互動性,提升了學生的興趣。
綜上所述,中小學音樂教師要認真設計教學,因材施教,通過多樣的教學手法來提升課堂的質量,發(fā)展小學音樂教育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