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紅
對于現如今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和披荊斬棘的哥哥們來說,除了事業(yè)、愛情和家庭,怎樣保持勻稱的身材也是迫在眉睫。減肥不是女士的特權,男生也不希望成為中年油膩男。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減肥不僅是對美的追求,更是為健康保駕護航。肥胖是很多疾病的潛在危險因子,其中由于肥胖導致的胰島素抵抗成為了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誘因。肥胖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多。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者比例明顯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上的明顯超重與脂肪層過厚,是體內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積聚過多而導致的一種狀態(tài)。通常用人體BMI指數來評判,BMI=體重(kg)÷身高(m)2,按中國標準,BMI指數在18.5~23.9之間為正常體重,24.0~27.9之間為超重,大于28.0的則為肥胖。
為什么肥胖者容易患有糖尿病呢?根本原因在于肥胖者體內存在一種特殊的病理狀態(tài),即胰島素抵抗。肥胖與胰島素抵抗間的關系錯綜復雜,通常情況是肥胖導致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抵抗引起的高胰島素血癥又能加重脂肪堆積。但大家要注意的是,通常情況下罪魁禍首是由于“肥胖”導致了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人體內葡萄糖代謝的過程好像一家人事復雜的公司,公司內部正常運作時各個部門各司其責,其中許多崗位(激素)都是用來維持血糖在正常范圍內不“出軌”的,但只有“胰島素”這個主管崗位(激素)是不可替代的,因為它是唯一能夠“降血糖”的崗位。
正常情況下,人們在大快朵頤后會吸收大量的糖進入血液內,通過血液循環(huán)將它們輸送到全身各處。被運送到身體各處的葡萄糖會被“胰島素”主管統一分配進入各處的細胞加以利用,用不完的葡萄糖則會轉化成糖原儲存起來作為庫存,用來維持日常血液中葡萄糖的“收支平衡”。但如果此時細胞對胰島素產生了“胰島素抵抗”,也就是職員不服從主管的安排,堅決不將葡萄糖搬入細胞內,血液中的葡萄糖就很難進入細胞,葡萄糖過量就會引起血糖升高,從而導致糖尿病。
而肥胖者的體內多數存在著這種“頭皮翹”的胰島素抵抗。之所以它如此難纏,是因為肥胖者身體內有許多產生胰島素抵抗的“幫兇”——脂肪細胞給他撐腰?!爸炯毎钡淖饔貌粌H是儲存脂肪,還能接收胰島素信息,也能釋放出多種肥胖相關的導致胰島素抵抗的“不良分子”,如:瘦素、脂聯素、抵抗素、TNF-α等。這些不良分子阻礙了胰島素的作用,妨礙了葡萄糖進入細胞被利用及轉化成糖原的過程,也就是產生了胰島素抵抗。由于胰島素抵抗的存在,胰島素的作用效率大大下降。為了克服這種抵抗,胰腺就會應激性大量分泌胰島素,因而早期肥胖者血液中的胰島素水平升高,這就是高胰島素血癥。此時尚可通過血液中的高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水平,但隨后可能因為過度地工作,胰腺合成胰島素的功能逐漸衰竭,胰島素的生產漸漸不能維持血糖的正常范圍,于是出現了血糖升高。
所以,肥胖→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糖尿病,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過程。就如同一個管理混亂的公司,有員工罷工,其余的員工就加班加點工作,導致疲憊不堪,最終矛盾激化。所以要解決矛盾就要追溯到問題的根源,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肥胖”這個罪魁禍首。
算算你的BMI指數,三四十而已的朋友們,減肥是否從當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