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燕
摘要:地主形象是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類人物形象,他們的存在為充實人物形象的畫廊提供了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地主形象是在不斷變化中的,大致可以分為封建剝削型、財務剝削型、賣國漢奸型、正面型等四種形象。
關(guān)鍵詞:人物形象;藝術(shù)手法;地主形象
一、地主形象
“地主”一詞由來已久,而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對于地主形象的描述也層出不窮。由于敘述視角的不同,不同作家筆下的地主形象有很大差異。而文壇中對于地主形象的研究也不在少數(shù),但大多數(shù)研究者都將目光集中于十七年時期的地主形象研究,如王雨田的《解放區(qū)小說中地主形象的不同書寫》、張金玲的《中國當代小說中地主形象的塑造》等。首先,封建剝削型是人們所熟知的,高老爺子作為高家的大家長,對于他的直接描寫并不多,大多數(shù)是以側(cè)面描寫的方式體現(xiàn)他對于高家子孫的壓迫與影響,“我說是對的,哪個敢說不對?我說要怎樣,就要怎樣做?!边@是高老爺子常說的一句話,他以絕對的權(quán)威深深地壓制著高家的所有人,他表面上處處講著禮儀、守法,但實則是個頑固不化的生活腐敗者?!蹲8!分械聂斔睦蠣斒瞧渫怀龃?。魯四老爺對于祥林嫂的悲慘遭遇不但沒有同情,反而認為祥林嫂耽誤了自家的事情,他處處以自身的利益為中心。其次,財務剝削型也是較常見的。錢文貴與韓老六都是文學史上具有典型意義的地主形象。小說中并沒有直接地描寫錢文貴惡霸的具體事件,而是通過群眾的表現(xiàn)來顯示錢文貴,村民在遇見他之后都是賠上笑問其吃過飯了沒有,其實村中的人們都盡量在避著他,因為村民害怕他看自己不順眼而在背后進行暗害。而周立波的《暴風驟雨》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它以富有地方色彩的語言,嚴謹?shù)慕Y(jié)構(gòu),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在文壇中占據(jù)著一席之地。小說中對韓老六的描寫多為側(cè)面烘托,從外貌到人們對他的稱謂都充分顯示出人們對他的憤恨與無法反抗,他心狠手辣,橫行霸道,即使是對孩子也毫不留情,他虐待、鞭打小豬倌,最終引起了人民的憤怒,他們奮起反抗,開始掌握主權(quán)。第三,兩面型。《苦菜花》是一部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該小說中的母親形象在文學史上具有典型意義,而王唯一是與其完全對立的反派人物形象,他是王官莊的大地主,同時也是漢奸、偽鄉(xiāng)長。而更令人憤怒的形象則是王柬芝。他以開明地主身份獻地、辦學,偽裝成進步人士,騙取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鉆人抗日民主政權(quán)內(nèi)部,但暗中卻網(wǎng)羅黨羽,從事特務活動。他賣國求榮,是典型的反面形象?!犊嗖嘶ā返那楣?jié)描寫極有特色,它所刻畫的場面驚心動魄,人物生動形象,使得小說具有極強的感染力。第四,正面型地主?!栋茁乖分械淖彘L白嘉軒六娶六喪,是封建宗派的代表人物,但同時他的身上凝聚著許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品德,他作為一家之主、一族之長,與其他地主形象截然不同,他正直且善良,以自力更生為準則,對自身有著嚴苛的要求,處處為長工鹿三思考,平等相待,贏得了白鹿原許多人的尊重與擁護,他的品格正如他本人的形象一般,正直善良,以仁義為辦事宗旨。民國初年,鹿三等人因抗稅運動而被捕,抗稅運動的發(fā)起者其實是白嘉軒,他因事未能按時參加,沒有被捕,后來他積極搭救,最終救出鹿三等人。他積極興辦學堂,待人處事和善,處處考慮他人,在學堂修辦好以后,建議黑娃讀書。
二、形成差異的原因
地主形象的塑造發(fā)生改變是有原因的,20世紀20年代末期,階級斗爭暗合了社會革命的理論需要,而由此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流話語。時事政治的變化對于作家塑造地主形象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多地主形象顯示了政策的傾向以及對于人民生活的重大影響,而隨著文學的發(fā)展與變化,新時期的文學逐漸擺脫了政治上的束縛,開始回歸文本本身,大膽表現(xiàn),塑造了許多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地主形象是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必不可少的一類人物形象,他們并不都是無惡不作的惡霸形象,其中也存在正直的地主,以上這些小說中所塑造的地主形象各不相同,作品中以獨有的藝術(shù)手法對地主形象進行刻畫,突出其性格特點中的主要方面,強化人物形象特征,使地主形象更加充實飽滿,而地主形象的沒落,展示著在現(xiàn)代性的沖擊下,歷史的不斷前進與發(fā)展,并表達了作家對文化與人性的深刻探討,為后世地主形象的塑造留下了豐富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