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明漢
《食學》作者:劉廣偉定價:200.00元出版社:線裝書局
如何全面徹底解決人類的食事問題,不把食事問題、食事難題留給下一代人,是21世紀擺在人類面前的歷史責任。如何結(jié)合人類食事問題的歷史與現(xiàn)狀,拿出一個既關照今天的問題治理,又兼顧明天的問題根治的整體應對方案,是全球食事問題專家、學者共同關注的重大課題。劉廣偉先生的《食學》全面闡述了人類食事問題起源、現(xiàn)狀、特征及其危害,從食事問題的發(fā)生、過程、形態(tài)、時間、空間、難度、權重7個方面進行剖析,構建了5個層級116個具體問題的人類首個“食事問題體系”,為全面解決人類食事問題提供了整體靶向?!妒硨W》構建的食事認知的整體體系,正是全面解決食事問題的持續(xù)應對方案。《食學》(第二版)比較第一版,增加了第五章“食事文明”,主要觀點是食事問題的全面解決,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新階段。
一般來說,食事問題是由不當食事行為造成的,全面矯正不當食事行為,需要依靠人類的共識、共力。本書作者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即人類在食事上有五大共識:“人人需食,天天需食,食皆求壽,食皆求嗣,食皆同源”。這五大共識是人類食事公共價值的載體,是人類應對食事的公共價值觀,是整體解決人類食事問題的原動力。劉廣偉先生在《食學》定稿的前言中寫道:“在人類科學與學科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我們還需要一個食學學科體系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非常需要,迫切需要?!彼f人類有著7000年的文明史,目前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2000多個民族和各自璀璨的文化。20世紀初葉,人類攻下了一個又一個科學高峰。然而,作為哺乳動物的人類,為什么至今仍然沒有活到哺乳動物應有的壽期?作為以文明著稱的萬物之靈長的人類,為什么還有11%的人口處于饑餓中?作為食物鏈中一環(huán)的人類,為什么不斷干擾食物鏈,以致威脅到自身的生存延續(xù)?如何擺脫這個尷尬的歷史局面,劉廣偉先生認為,只有構建起應對食事問題的公共價值體系,才能全面徹底地解決當今的食事問題。
食學的創(chuàng)立,是人類食事認知史上的一次革命。食事問題的全面解決,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內(nèi)容。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眾多具象的理論構件支撐。在這些具象的構件支撐體中,劉廣偉先生提出的整體應對食事問題的食學體系,無疑是其中最接地氣也是最堅實的一個。食學體系因人類的食事問題而生,為解決人類食事問題而立。食學學科體系,是解決人類食事問題的全球公共產(chǎn)品,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對于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非常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