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琳茜 賀葵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四川 瀘州 646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作為骨科臨床常見的腰腿痛疾病,具有易復發(fā)、病程長的特點,其中以患者腰部疼痛、下肢麻木、乏力、出現(xiàn)運動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目前,N.Kaufman[1]和Huang M[2]等研究認為結合多媒體可提升臨床醫(yī)務人員對患者健康教育的水平,E Batuyong[3]則認為在手術過程中,多媒體作為患者手術知情同意過程的輔助工具,其調查知識正確率高達88%;而國內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以臨床路徑模式、健康教育小處方、知信行模式、微信[4-8]等為主。思維導圖(Mind Map)自引入醫(yī)療領域以來,作為一種輔助工具有助于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教學策略之一[9]。由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特殊性,傳統(tǒng)宣教已不能滿足患者對健康教育的個體化需求,針對這一現(xiàn)狀,本研究將思維導圖式多媒體運用于腰椎間盤術后患者健康教育中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6 年6 月—2017 年2 月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納入標準:①經(jīng)醫(yī)療診斷、MRI、CT 確診為行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②滿足年齡為18 ~70 歲且術后7 天的患者;③良好的理解表達能力,無溝通障礙的患者;④病情穩(wěn)定且自愿參與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有脊柱失穩(wěn)、腫瘤、結核、脊髓損傷等患者;②病情危重且有重大并發(fā)癥的患者;③有精神病障礙和視聽障礙,無法與其溝通的患者;④不愿參加調查、失訪或拒絕回訪的患者。根據(jù)上訴標準選取符合標準的患者共94 例,按隨機歲數(shù)字表分為傳統(tǒng)組和思維導圖多媒體組各47 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吸煙史、住院天數(shù)、病種類型等各方面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基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線統(tǒng)計表
1.2.1 設計與思維導圖多媒體制作
我科于2016 年5 月成立工作小組,由科室2 名教授和1名副主任護師,4 名主治醫(yī)師、4 名主管護師、3 名骨科??谱o士組成。根據(jù)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圍手術期管理管理流程,確定“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患者健康教育”思維導圖,包括疾病基本常識、腰椎間盤手術前后注意事項、手術后患者功能康復鍛煉、患者住院飲食和出院指導5 個一級分支,再向下細分為二級分支。通過運用思維導圖軟件Mind Manager 繪制成圖(見圖1)。根據(jù)思維導圖層級模式,由2 名??谱o士錄制多媒體,模擬護士和患者,以確保內容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知識的準確性。
圖1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患者健康教育
1.2.2 健康教育干預方法
傳統(tǒng)組患者于入院日給予常規(guī)宣教,告知相關住院、術前術后事項;思維導圖多媒體組患者于術前7 天、術后7 天及出院前3 天定時段播放。護士結合思維導圖式多媒體同時輔以回答患者疑惑及想要了解的腰椎間盤相關問題進行回答。兩組患者在手術日前7 天、術后7 日發(fā)放狀態(tài)焦慮問卷表(SAI),出院前3 天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知識知曉率問題進行調查當場回收,研究者共發(fā)放各個問卷94 份,回收有效問卷94 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3.1 狀態(tài)焦慮問卷表(SAI)
本量表共20 題,其中1/2 為負性情緒條目,采用反向計分;余下1/2 為正性情緒條目。本量表采用四點評分法:1=完全沒有,2=有些,3=中等程度,4=非常明顯來表示患者焦慮程度[10]。
1.3.2 自制腰椎間盤突出癥知識知曉率調查表
根據(jù)思維導圖式多媒體的內容自制腰椎間盤突出癥知識知曉率調查表,包括一般知識、術前術后注意事項及功能鍛煉三部分共31 題,測量Cronbach’α 系數(shù)為0.97、因子分析系數(shù)為0.93。
Excel 表格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應用SPASS19.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 進行描述、計數(shù)資料用頻率和百分比進行描述。分別采用t 和χ2檢驗,P <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傳統(tǒng)組術前術后的焦慮得分為37.02±6.70 37.82±5.32, 而思維導圖組手術前后的焦慮得分為39.87±6.24 23.74±1.73,其結果顯示思維導圖式多媒體組在術后焦慮得分上低于傳統(tǒng)組,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焦慮得分(±s,分)
表1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焦慮得分(±s,分)
G1G2tP術前37.02±6.7039.87±6.24 1.385>0.05術后37.82±5.3223.74±1.7317.255<0.05 t 0.64116.019--P>0.05<0.01--
傳統(tǒng)組對知識的掌握,知道、了解、不知道分別為:15.6%、13.7%、44.7%,而思維導圖組對知識的掌握,知道、了解、不知道分別為:80.6%、19.4%、0%。兩組知識知曉率得分別為:21.93±3.99、55.97±2.26,其結果顯示思維導圖組在知識掌握程度百分比及知識知曉率得分上均優(yōu)于傳統(tǒng)組,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腰椎間盤突出癥知識知曉率得分
圍手術期焦慮會影響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和疾病恢復時間,有研究顯示[11]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常有輕度的焦慮及抑郁。目前傳統(tǒng)健康教育使住院患者、尤其是高齡或者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患者難以理解和掌握,進一步加重患者住院時的焦慮情況,而我科利用思維導圖制定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多媒體,將患者住院期間疑惑且不懂的疾病常識、功能康復鍛煉甚至手術方式、術后注意事項等以系統(tǒng)化、脈絡化的形式呈現(xiàn)給患者,能效緩解術后焦慮情況,與Demircelik 研究結果一致。術后焦慮的緩解有助于提高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的正確率,促進術后手術傷口的恢復,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
本研究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通過思維導圖式多媒體視頻進行健康教育與傳統(tǒng)組患者相比,知識知曉率得分顯著高于后者,這與E Batuyong 等[12]研究結果相一致。研究發(fā)現(xiàn),在病人宣教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比口頭和小冊子模式更有效,尤其對低教育水平的患者。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兩組文化為無、小學、初中低層次水平的患者(χ2=41.107、p=0.040)在知識知曉率上的得分提升較高層次者(χ2=5.632、p=0.897)有意義。由于地域的局限性,我科服務人群主要為當?shù)鼐用窈蜕贁?shù)民族患者,教育水平僅限于農民,因此使用思維導圖式多媒體進行健康教育更適合低文化層次人群。
盡管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進行了徹底的口頭解釋,患者在知識知曉率的調查中兩個問題表現(xiàn)不佳。最困難的問題則涉及到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jīng),產(chǎn)生放射痛的走向,傳統(tǒng)組對于該問題只有11%的患者回答正確,而思維導圖式多媒體組患者正確答案的百分比提高到50%。因此,傳統(tǒng)宣教存在局限性,大多數(shù)低文化層次患者對腰椎結構、神經(jīng)解剖等專業(yè)知識不了解。護理人員教育此類患者關于該病種的專業(yè)知識具有一定困難,只有在通過思維導圖式多媒體將解剖圖像視頻和講解相結合,才能使此類患者受益。
綜上所述,將思維導圖式多媒體視頻運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患者的健康宣教中,能幫助患者把握健康教育內容的脈絡,增強視覺直觀性,第一步提升臨床護理健康教育效果,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進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