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重癥監(jiān)護室一區(qū) 廣東 廣州 51"/>
林娟
(1 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廣東 廣州 510000)(2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廣東省醫(yī)學科學院> 心外重癥監(jiān)護室一區(qū) 廣東 廣州 510000)
心臟移植手術屬于終末期心臟病患者治療最先選用的方式,伴隨著體外循環(huán)技術以及抗排斥藥物的逐漸完善,我國心臟移植手術的成功率呈現(xiàn)逐漸上升的趨勢,而在治療期間給予患者科學的臨床護理對于促進患者病情改善有關鍵作用。一般情況下,患者在接受心臟移植手術治療后極易引發(fā)一系列復雜的圍術期心理變化,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多種負面情緒,進而使患者對后續(xù)治療的配合度明顯降低,并對術后創(chuàng)口的恢復效果造成影響。因此,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專科護理的同時,更要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指導,加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進而時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1-3]。本研究探討人文關懷護理在心臟移植術后患者中的應用,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以來我院收治的接受心臟移植術的患者70 例,其中男57 例,女13 例,年齡6 ~68 歲,平均年齡(45.2±1.7)歲,體重23 ~98 kg,平均體重(63.2±2.1)kg?;颊咴谛詣e、年齡以及身體條件等方面均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可以進行統(tǒng)計學對比。
人文關懷護理實施內容和方法:①為患者提供舒服的住院環(huán)境,,并確保溫度以及濕度符合患者需求;患者術后清醒之后,及時向患者講述多種管道留置的作用,以降低患者對陌生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害怕感。同時護理人員進入病房要盡可能小聲說話,并對患者的隱私進行保護。晚上盡可能開床頭燈,以確保患者有充足的睡眠。②依據(jù)患者對人文關懷的針對性需求,可以將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進行有效的整理,并通過QQ、微信群以及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把疾病知識以及術后恢復所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等內容進行推送,增強患者對預后恢復的信心,進而降低內心的壓力?;颊呒捌浼覍俣寄芾镁W(wǎng)絡平臺對相關疾病知識進行了解,從而減輕術后的焦慮以及害怕等情緒,同時叮囑患者重點掌握“家屬須知”的有關內容,使其能進一步配合后續(xù)治療。另外,護理人員需要依據(jù)患者的病情狀況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干預指導,例如進行一對一的交談以及利用動畫、視頻等形式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指導,并在護理期間始終保持用溫和的語言同患者交流,進而增強患者的信任,減輕患者術后產(chǎn)生的負面情緒。③接受心臟移植治療的患者因術后疼痛感強烈以及受到陌生環(huán)境影響,極易出現(xiàn)焦躁以及害怕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治療療效。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給予患者關心以及幫助,主動同患者進行交談,了解患者內心的真實想法并給予其針對性的指導,盡量將患者的負面情緒引導出來,增強患者對后續(xù)治療的信心。同時可以邀請已經(jīng)治愈出院的患者來分享自身的經(jīng)驗以及想法,引導患者盡快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強大信念。④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播放舒緩音樂以及看電視等方式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對于應用約束帶的患者,要每隔2 小時做一次放松,并對約束部位的皮膚進行仔細觀察,同時進行按摩。⑤護理人員要及時對多種管道敷貼進行更換,若存在滲液以及污染等狀況,要立即進行更換。同時要對床單被罩進行定時換洗,以確保衛(wèi)生整潔。在患者拔管之后,要及時引導患者進行早期康復練習,并叮囑患者禁止食用辛辣腥等有強烈刺激性的東西。⑥患者在護理期間可給予患者充分的關懷以及鼓勵,并及時向患者講述手術治療的效果以及后續(xù)恢復的相關流程等內容,并叮囑患者在術后禁食的時間以及呼吸道管理內容和相關流程等,同時結合心臟移植手術的有關特點制定出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方式,并通過制作視頻以及圖片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指導。⑦患者飲食注意事項,詳細到每天的飲食搭配建議,并護理人員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叮囑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發(fā)生感染等不良癥狀。同時向患者講述免疫抑制劑等藥物使用方式以及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減少患者對用藥知識的錯誤認識,并鼓勵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訓練,并定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隨訪調查。
(1)SAS、SDS 評分:護理前后應用SAS 及SDS 量表評價,50 分為焦慮評分臨界點,53 分為抑郁評分臨界點,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4]。(2)滿意度分:滿意(80~100 分);基本滿意(60 ~79 分);不滿意(59 分以下)。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對護士的護理服務工作越認可[5]。(3)睡眠質量評分: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分析,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的睡眠質量就越不好[6]。
使用SPSS20.0 分析,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P <0.05 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后SDS、SAS評分低于護理前,差異顯著(P <0.05),見表1。
表1 SDS、SAS 評分(±s,分)
表1 SDS、SAS 評分(±s,分)
時間例數(shù)SAS 評分SDS 評分護理前7065.9±3.263.7±3.4護理后7040.5±1.541.2±1.6 t-11.34711.658 P-<0.05<0.05
2.2 護理后睡眠質量改善情況優(yōu)于護理前,差異顯著(P <0.05),且滿意度評分高于護理前,差異顯著(P <0.05),見表2。
表2 睡眠質量以及滿意度評分(±s,分)
表2 睡眠質量以及滿意度評分(±s,分)
組別例數(shù)睡眠質量評分滿意度評分護理前7015.3±2.881.5±5.2護理后708.2±1.391.7±6.9 t-13.63513.964 P-<0.05<0.05
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患者在術后會面臨較多的問題,例如就業(yè)、存活時間以及醫(yī)療花費等,都極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焦躁以及失落等負面情緒,加劇患者的心理負擔,進而降低患者的治療療效以及生活質量[7]。相關研究顯示,大多數(shù)心臟移植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焦慮以及抑郁癥狀,因此在臨床治療期間需及時選擇一種科學且合理的護理方式來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而有效促進患者生活以及生存質量改善[8]。
當前臨床上使用的常規(guī)性護理過于強調對治療的護理,對于患者的人文需求有所缺乏,進而使多數(shù)患者在手術治療后產(chǎn)生焦躁以及害怕等負面心理,使患者不能主動配合醫(yī)生治療,不利于促進患者病情改善。因而在臨床使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人文關懷護理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中心,在滿足患者治療需求的同時還強調對患者進行心理方面的指導,使患者在治療期間感受到充分的關懷[9-10]。研究發(fā)現(xiàn),護理后SDS、SAS 評分低于護理前(P <0.05),說明給予患者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可增強患者對疾病內容的正確認識,從而降低自身的恐懼感,可有效促進患者負面情緒改善,使患者對后續(xù)治療的配合度提升,有利于患者盡快恢復[11]。分析原因為:①護理人員在患者手術治療結束后經(jīng)常同患者做交流,對于患者存在的疑惑及時進行解答,并注重對患者隱私的保護,極大地增強了患者對護理人員信任,有利于降低多種負面情緒影響,使患者能主動配合治療,從而促進患者盡快融入正常生活。②護理人員給予患者充分關心以及幫助,有利于進一步減少患者內心壓力,緩解負面情緒影響[12-13]。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護理后睡眠質量改善情況優(yōu)于護理前(P <0.05),且滿意度評分高于護理前(P <0.05),這說明給予患者人文關懷護理可有效促進患者不良癥狀減輕,使患者術后疼痛感明顯下降,進而降低焦躁以及害怕等負面情緒對患者的影響,使患者能夠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增強治療療效,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從而有效增強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14]。分析原因為:①在護理期間要始終保持用溫和的語言同患者交流,使患者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進而有效降低患者對治療的抵觸感,有利于促進患者同護理人員之間的良好溝通,從而增強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度,促進睡眠質量得到有效改善。②護理人員及時同患者進行交流,并主動了解患者內心真實的想法,依據(jù)所掌握的信心給予其針對性的護理指導,可以有效促進患者負面情緒改善,同時可以引導患者正確對待疾病,進而有效提升自護能力,增強治療效果,促進病情得到盡快恢復,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③護理人員在進入病房時盡量保持安靜,不會造成巨大聲響影響患者休息,同時在夜間及時開床頭燈,避免因強光照射而對患者睡眠產(chǎn)生影響[15]。
綜上所述,在患者心臟移植術后護理期間給予患者人文關懷護理具有比較理想效果,可有效降低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對患者造成的影響,進而促進患者睡眠質量改善,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可臨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