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郎根強(通訊作者)
(長海醫(yī)院虹口院區(qū)泌尿外科 上海 200000)
淺表性膀胱腫瘤是指沒有侵犯到膀胱黏膜下層的惡性腫瘤[1],約占膀胱腫瘤的3/4,好發(fā)于5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目前,臨床治療淺表性膀胱腫瘤的方法有許多,但究竟選擇何種手術方式目前尚無定論。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電切除術(TURBT)是目前臨床治療膀胱腫瘤疾病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經(jīng)尿道鈥激光剜除術(HoLRBT)是利用高能量鈥激光沿著膀胱包膜剜除增生腫瘤的手術方法,與開放性手術效果相當,且操作簡便[2]。本研究探討HoLRBT 與TURBT 在淺表性膀胱腫瘤的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5 年1 月—2020 年1 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90 例淺表性膀胱癌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獲準:(1)年齡:50 ~78 歲;(2)經(jīng)影像學檢查和病理活檢確診為淺表性膀胱腫瘤[3];(3)獲得患者知情同意,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心、腎功能不全;(2)血液系統(tǒng)疾病;(3)臨床資料不完整。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 例,觀察組男27 例,女18 例,平均年齡(52.74±2.50)歲,平均腫瘤直徑(3.68±1.10)cm;對照組男29 例,女16 例,平均年齡(53.26±2.35)歲,平均腫瘤直徑(3.50±1.24)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 >0.05)。
觀察組患者接受HoLEP:術前輸注生理鹽水保持膀胱充盈,囑患者截石位行連續(xù)硬膜外麻醉,經(jīng)尿道置入膀胱鏡探查腫瘤的浸潤情況、位置、大小、數(shù)量。將鈥激光光纖沿膀胱鏡置入膀胱腫瘤處,與腫瘤基底1cm 左右對腫瘤進行切割,能量1.0 ~2.0J,頻率15 ~20Hz,功率20 ~40W,切割后將腫物粉碎吸出。術后常規(guī)留置導尿管。對照組則接受TURBT:術前準備、麻醉和膀胱鏡的置入同觀察組。沿膀胱鏡置入電切鏡(F27Olympus)至腫瘤處,從腫瘤底部正常粘膜處進行切除,由小到大、由淺至深直至深肌層。切除完畢清除腫瘤殘塊進行膀胱沖洗,常規(guī)留置導尿管。
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留置導尿管時間、住院時間,手術前后的最大尿流率(QMax)和殘余尿量(PVR)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采用SPSS20.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留置導尿管時間和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s)
術中出血量(ml)組別n手術時間(min)留置導尿管時間(d)住院時間(d)觀察組4524.30±5.24 26.42±4.302.80±0.536.25±2.20對照組4526.56±4.85 42.52±6.784.26±1.1213.47±3.65 t-2.12313.4527.90411.364 P-0.0370.0000.0000.000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QMax 及PVR 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治療后,兩組QMax 明顯升高、PVR 明顯降低(P <0.05),且觀察組各指標升高或降低的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QMax 和PVR 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QMax 和PVR 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 <0.05。
組別nQMax(ml/s)PVR(m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456.05±0.32 13.20±5.28* 73.47±12.30 35.10±10.22*對照組455.98±0.35 10.54±4.60* 75.10±11.68 40.15±12.60*t-0.9902.5480.6452.088 P-0.3250.0130.5210.040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8.89%,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4.44%(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比較[n(%)]
淺表性膀胱腫瘤是指未侵犯至黏膜下層的早期腫瘤,以尿頻、尿急、尿痛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病情變化,使腫瘤發(fā)生轉移,浸潤至肌層,增加治療的難度,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對淺表性膀胱腫瘤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顯得十分重要。
TURBT 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治療膀胱腫瘤的標準方法[4],療效明確,受廣大患者的青睞。HoLBRT 是利用高能量的鈥激光發(fā)射能量,剜除膀胱腫瘤的新型治療方法,近年來,隨著鈥激光的開發(fā)以及組織粉碎器的使用,HoLBRT 技術在膀胱腫瘤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留置導尿管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治療后QMax的升高以及PVR的降低幅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是:HoLBRT 為脈沖式鈥激光,靠水吸收激光能量,可精確軟組織切除[6],可有效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且其凝固止血功能完善,可及時對出血部位進行鈥激光止血處理,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另外,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采用HoLBRT 治療淺表性膀胱腫瘤,可減少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采用HoLBRT 治療淺表性膀胱腫瘤可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促進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復,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