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鳴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花樣年華,對愛情有著獨特的心理感受和追求。毫無疑問,這與青春期孩子的生理發(fā)育密切相關,一系列生理上的急劇變化,必然伴隨著心理上的發(fā)展變化,如性意識的萌發(fā)、成人感的凸顯等。體現(xiàn)在交往上,就是情感開始萌動,覺得異性很神秘,渴望了解、接觸異性,并在此過程中體驗到愉悅與興奮。這是青春期孩子生理發(fā)育中的一個正常階段,也是成長過程中的一道坎兒。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在愛中幸福,也可能在愛中糾結(jié)、沉淪?!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對“愛”的釋義之一為“對人或事物有很深摯的感情”。青春期孩子的“愛”更多是對異性向往的一種懵懂感覺。
青春期的孩子還面臨著學業(yè)壓力,家長和老師出于對孩子學業(yè)的重視,勢必對“愛情”苗頭高度警覺。成人不同的介入方式會對孩子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過分地回避或打壓可能會讓孩子只能一個人面對“愛”的難題,甚至會傷害他人、荒廢學業(yè)。有的孩子會對愛情產(chǎn)生迷茫和恐懼,從而逃避愛情,以至于到了戀愛的年齡沒有能力和勇氣去面對愛情:“當我上學的時候,你禁止我戀愛;當我工作以后,你催著我戀愛,可是我已經(jīng)不會和異性交往了?!?/p>
愛情是孩子成長中必須要經(jīng)歷的。當青春期遇到“愛”,作為家長和教師,我們不應該采取硬堵之法,要順應成長天性去引導和幫助孩子,讓愛成為一種能量和動力,激勵孩子去拼搏,去遇見更好的自己。
一、拓展愛的范圍
愛情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感情,每個人都期望收獲甜蜜的愛情,青春期的孩子也同樣擁有愛的權利。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曾經(jīng)說過:愛就是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但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在成為高尚的人之前先被火熱的愛毀掉。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青春期孩子把控愛的能力。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了談戀愛的苗頭,可以讓孩子拓展愛的對象,把愛的外延放大,培養(yǎng)孩子擁有多種愛的能力。比如:愛自己(自愛)、愛兄弟姊妹(親情)、愛父母(感恩)、愛朋友(友誼)、愛集體(責任與擔當)、愛陌生人(道德品質(zhì))。
二、懂得愛的真諦
前段時間,杭州一篇命題作文《原來我們不懂愛》火遍網(wǎng)絡。文章出自一名初三女生之手,她通過描述爺爺和奶奶的日常生活瑣事,最終得出結(jié)論“愛,是負責任,是長久,是忠誠”。這樣純凈的愛情一時引起大家深深的共鳴和向往。
如果我們的孩子有這樣純潔的愛情觀,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一定會更加謹慎、負責任。我們可以和青春期的孩子一起探討愛情的真諦,幫助他們明確美好的愛情包含了堅貞、執(zhí)著、包容和責任等幾乎所有人類最高貴的特性。要想獲得它,卻也不容易,不光要有獨立堅持、豁達包容的心理基礎,還要有作為正常人類最基本的物質(zhì)基礎,兩者缺一不可。青春期的孩子是不具備獲得愛情的條件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有權利追求愛情,但還沒有能力獲得愛情、擁有愛情。
愛情還是人類情感中最讓人刻骨銘心的一種,擁有它的人會自信、快樂和感動,失去它的人則會體驗到悲傷、痛苦,甚至是絕望。人控制沖動的能力與腦前額葉有關,但青春期孩子的腦前額葉還沒有完全發(fā)育好,因此,他們?nèi)绻幱趹賽壑懈菀壮霈F(xiàn)危險和沖動行為。
家長和老師應該相互配合,引導青春期的孩子樹立正確的愛情觀,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探索愛的種種選擇——“動心了,要不要表白?”“動心了,要不要戀愛?”“動心了,要不要有性?”對于所有孩子,公開地談論愛情都是有意義的。讓愛情透明化,你不但可以私下里偷偷去喜歡,還可以在活動中大膽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在尊重隱私的基礎上,讓學生一起去發(fā)現(xiàn)“他(她)為什么吸引我”,這往往也是幫助孩子更了解自己、完善自己的寶貴契機。還可以讓孩子客觀分析自己的優(yōu)缺點,通過對比來確定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讓愛情成為孩子成長的養(yǎng)料。擁有正確愛情觀的孩子,會在交往中去欣賞和審視對方的優(yōu)缺點,能夠自我判斷、自我調(diào)節(jié),因為愛情而充滿活力和激情,因為愛情而增進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
三、守住愛的邊界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我們需要特別關注孩子生活的一些細節(jié),看孩子是否出現(xiàn)以下狀況:特別愛打扮、修飾自己,常對著鏡子左顧右盼;成績突然下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本來活潑好動的孩子突然變得沉默,不愿和父母多說話;在家坐不住,經(jīng)常找借口外出,瞞著父母去公園、歌廳等場所;放學回家喜歡一個人躲在房間里;情緒起伏大,有時興奮,有時憂郁,有時煩躁不安,做事無耐心等。若有,多半是有愛戀對象了。
父母和老師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早戀”的標簽,因為青春期這個特殊時期,男女生之間會產(chǎn)生一種自然而美好的感覺,他們以自己所理解的方式與異性進行一些試探性交往,這說明我們的孩子發(fā)育是正常的,父母不必過度緊張。
當然,作為家長要有未雨綢繆的意識,及早對孩子進行相關的教育引導,和孩子交流討論,達成共識,共同制定男女生交往的規(guī)則,明確底線。
綜上所述,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與青春期的孩子及時溝通比一味管制好,引導比封堵好,幫孩子形成正確的愛情觀才是最重要的。青春期的愛情是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誰都無法抹掉這一天性。家長和老師能做的就是引導,教會孩子坦然面對情感問題,引導孩子把時間和精力轉(zhuǎn)移到學習和健康的課余愛好上,掌握扎實的知識,學會正確與人交往,樹立明確的職業(yè)目標和人生理想。唯有這樣,才能在適當?shù)臅r候收獲甜蜜的愛情果實。
(本欄責編 曉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