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飛 陳曉鈺
摘 要:學校美育是培根鑄魂的工作,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全面加強和改進美育是高等教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從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明確提出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書院制模式是當下中國大學推行通識教育理念的一種有益嘗試,書院主要開展科學人文素質教育和學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美育隱性課程是實現(xiàn)書院通識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對于提高大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有著顯性課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書院;通識;美育;隱性課程
高校審美教育引導學生完善人格修養(yǎng),因美育的獨特教育功能,在大學生人格養(yǎng)成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
1 書院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的理論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和整合性發(fā)展,在現(xiàn)代大學制度下,書院制被廣泛認為是開展通識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2017年汕頭大學全面推行書院制,書院采用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學生“混住”模式。按照學校教育改革的設想,汕大書院是集“思想教育、素質教育、行為指引、生活服務、文化熏陶”為一體的教育基地。
2 思源書院美育隱性通識課程開發(fā)與實踐
2.1 美育隱性通識課程開發(fā)
通識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公民。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大部分是以顯性課程課堂教學為基礎,同時通過隱性課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下共同培養(yǎng)出來的。
隱性課程是指沒有在課程計劃中反映,不通過正式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的知識、情感、信念、意志、行為和價值觀等方面起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或干擾教育目標的情境,包括物質情境和文化情境兩部分內容。隱性課程是書院實現(xiàn)通識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隱性課程有著很強的滲透力和感染力,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有著顯性課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書院必須重視隱性課程的價值,加強引導,挖掘潛力,使之對學生的發(fā)展產生更積極的影響。
3 審美通識教育隱性課程實例
思源書院美育隱性課程通過拓展教育教學內容和形式,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觀,提高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激發(fā)、培養(yǎng)、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審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根據(jù)汕頭大學落實《學校美育改革發(fā)展備忘錄》的實施方案,思源書院以校輔導員墨韻美育工作室為平臺開展美育教育,依托書院制改革深入開展各類美育活動,積極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推進書院審美通識教育內涵式發(fā)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書院為廣大學生提供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優(yōu)雅的氛圍和優(yōu)秀的內容,讓環(huán)境和氛圍影響和教育學生,公共空間經常性的藝術展覽,讓沒有機會參加審美體驗的學生在觀看展覽的過程中接受潤物式的教育和熏陶,讓大學生從內到外、從情緒到精神都接受審美教育和熏陶,幫助其樹立崇高的審美理想,促進其形成正確審美觀。
3.1 發(fā)揮好隱性課程的美育功能
美育工作室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為核心,以創(chuàng)新能力培育為重點,構建科學的書院美育課程體系。針對目前大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美育相對薄弱的現(xiàn)狀,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興趣偏好,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指導,設置系列的、不同層次的美育課程、短期培訓工作坊等供學生選擇。例如非學分美育課程《中國畫欣賞與研習之花鳥科》。
3.2 重視美育實踐體驗
藝術實踐活動作為美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給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空間,同時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例如參觀藝術展覽、參加學生藝術社團排練演出、書畫攝影展等。例如書院美育精品項目,春暖書源讀書月子活動書簽制作—傳統(tǒng)版畫水印木刻;“品民俗·迎端午”系列活動--“品民俗、繪長卷”。審美體驗類活動重陽“花好有時簪兩枝”古代發(fā)簪審美賞析及體驗,“新春有?!敝袊鴷嬻w驗,“慶元旦,迎新春”中國畫展。
3.3 營造書院美育環(huán)境
書院的環(huán)境蘊含著美育的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學生。書院現(xiàn)有藝術場所面向學生實施申請預約開放,如琴房、舞蹈室、外部展覽空間等,豐富了學生的課內外生活。外部展覽空間不定期舉辦攝影展、書畫展等藝術展覽、書院公共空間的美化等。例如,文化藝術與身心發(fā)展計劃講座“傳統(tǒng)書畫的欣賞與學習”“硬筆書法欣賞與創(chuàng)作”。藝術展演活動主題為“汕大精靈·躍然紙上”2018思源中國畫研習一期習作匯報展,主題為“多彩墨香·以美育人”2019思源中國畫研習二期習作匯報展,傳承書法藝術,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源書院“我學習,我踐行”書法比賽。
結語
學生時代審美自覺意識養(yǎng)成為將來的人生奠定基礎,學生在校期間養(yǎng)成的審美態(tài)度和審美方式往往決定了成人后的生存方式,美育在引導學生感受鑒賞中,激發(fā)和豐富自身的情感、想象為核心審美經驗,提升審美情趣,促進身心和諧、自由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馮慧敏,黃明東,甘雯.《隱性課程設計及評價體系的構建》 [J].交通高教研究,20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