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施工合同管理是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內容的確立,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但是作為利益相對方的當事人,常常會在施工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對施工合同的內容的理解存在分歧,容易導致對施工合同的管理的爭議。尤其是在施工合同的管理中,受國家政策以及建設工程周期長等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的會發(fā)生一些爭議和糾紛,從而導致各種風險。
【關鍵詞】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1建設工程施工過程的合同管理問題分析
1.1施工合同的管理有失公正,權利、義務不對等
施工合同的管理有失公正,權利、義務不對等。從目前實施的施工合同的管理文本看,施工合同管理中絕大多數條款是對發(fā)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強調了承包方的義務,對發(fā)包方的制約條款偏少,特別是對發(fā)包方違約、賠償等方面的約定不具體,也缺少行之有效的處罰方法。另外在競爭的過程當中,承包方的不對等的地位,都是施工合同管理問題產生的原因之一。
1.2施工合同管理流程不完善
自身流程不完善也是施工合同風險產生的原因之一,在具體的固定合同減少的過程當中由于自身流程操作不當,沒有有關資料記錄導致風險問題突出。在很多施工合同的管理當中,沒有對建設工程的流程進行一個詳細的規(guī)定和安排,因此在具體的執(zhí)行過程當中就面臨不少的問題,產生一定的糾紛。
1.3施工合同管理法律支持體系不完善
施工合同管理法律支持體系不完善,這主要是在施工合同管理的過程當中,我國工程建設和合同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相對不足。沒有對施工合同管理流程進行充分的指導。另外當施工合同的風險出現問題之后,沒有有效的具體可行的指導和處理措施,在具體的爭論當中沒有有效的發(fā)來指導和協調機制。
2加強建設工程施工過程合同管理對策
2.1加強施工合同管理問題解決過程分析
第一,明確施工合同雙方的一般權利和義務。在施工合同的管理過程當中要針對合同管理的條款明確各方面的責任,這樣可以降低潛在性的風險。建設工程師發(fā)布指令、通知建設工程師應當及時完成自己的職責,建設工程師作出處理決定項目經理的產生和職責保障各方面的職責的落實。
第二,優(yōu)先受償權的提起前置程序。優(yōu)先受償權是施工合同問題處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實際管理的過程當中優(yōu)先受償權的提起前置程序非常的重要。建設工程價款優(yōu)先受償權是指建設工程承包人在發(fā)包人未按照施工合同管理約定給付建設工程價款時,建設工程價款之債權與抵押權和其他債權同時并存,承包人就該建設工程折價或者拍賣所得價款享有的法定的優(yōu)先于抵押權和其他債權受償的權利。在實際的管理過程當中優(yōu)先受償權是相對于建設工程抵押權人的抵押權和其他債權人的債權而言的優(yōu)先,如果該建設工程只有承包人的建設工程價款之債權,沒有抵押權和其他債權,則優(yōu)先受償權就當然地不存在。
第三,正確處理優(yōu)先權與其他物權的關系。在施工合同管理的處理過程當中,正確處理優(yōu)先權與其他物權的關系,是解決糾紛的關鍵。在承包人之建設工程價款債權、抵押權、消費者居住權、其他債權共存于發(fā)包人,且各種權利實現發(fā)生沖突時,應依法維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利,正確理解優(yōu)先受償權及對抗權的法律內涵,以公正公開公平的合法程序保障各種權利的實現,并有順暢的司法救濟途徑予以救助。所以人民法院應出臺新的司法解釋給優(yōu)先受償權設定法定程序,以解決司法實踐的尷尬處境。解釋應當明確規(guī)定:優(yōu)先受償權應經人民法院審理程序確認,且該審理程序中人民法院應依職權通知抵押權人、消費者、其他債權人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未經人民法院生效判決確認,執(zhí)行程序中不得直接確認建設工程價款的優(yōu)先受償權。
第四,明確條款內容。施工合同的質量控制條款。施工合同的質量控制是施工施工合同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核心部分,目前施工合同的質量控制涉及許多方面的因素,任何一個方面的缺陷和疏漏,都會使建設工程質量無法達到預期的標準。因此要明確相關條款和要求,才能有效的預防合同風險的發(fā)生。
2.2建設完善的施工合同管理措施
第一,在建設工程當中,不同階段的建設工程,會具有多種施工合同管理的因素,因此在施工合同管理當中,要通過施工合同的履行的各個階段加以防范,減少施工合同的風險問題的發(fā)生。這主要表現在建設工程質量的管理;建設工程設計施工合同管理;建設工程規(guī)劃或配套設置規(guī)劃;建設工程期限延誤建設工程交付過程中的權利糾紛。
第二,施工合同的評審的管理。在實際的合同管理過程當中要加強評審管理的重要作用,針對合同管理存在的不合理的條款要加強評審和管理細節(jié),使合同管理有效的落實起來。
第三,施工合同的簽署的糾紛防范與管理。在施工合同的簽署過程當中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與對方當事人簽署施工合同。嚴格施工合同的專用章保管制度。采取恰當措施,防止已簽署的建設工程固定總價被篡改,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xù)。
2.3完善風險管理流程
第一,建設工程風險識別。建設工程管理項目風險識別具有自身的管理體系,建設工程組采用頭腦風暴法,并征求外部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分析出以下9大風險,主要是從低級到高級形式進行劃分。在政策變動風險、法律管理風險、土地調解與使用的風險由政府承擔。在建設工程資金籌集、建設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風險由私營企業(yè)承擔,在實際的管理當中由不一樣的級別建立風險識別制度,提高風險的識別力度,有效的擬定合同。
第二,建設工程風險度量。建設工程風險度量在已經識別的風險基礎上,需要進行風險量化及其風險評估。建設工程風險量化一般可分為定性,定量,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三類,常用的風險評價方法有風險評價值法,主觀評分法,決策樹法,層次分析法,模糊風險綜合評價法,故障樹分析法和蒙托卡羅模擬法。由于定量和定性相結合比單純的定性分析和單純的定量分析要綜合和全面,所以項目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對風險進行量化,對潛在風險進行詳細分析,通過合同有效的控制風險。
第三,建設工程風險應對。施工合同風險管理與流程管理背景下必須加強建設工程管理員工責任制度管理,建設工程要建立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員工流程責任制度。組織資源調配建立并維護部門業(yè)務流程架構、流程擬定與發(fā)布、流程宣傳、流程執(zhí)行督導和優(yōu)化、跨部門流程管理、員工流程能力管理、支持流程審計工作。
參考文獻:
[1]張旭.目前建設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化工管理,2017(32):168.
[2]湯琴.淺談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7,24(08):291-292.
作者簡介:
王清魁,男,安徽省阜陽市,2000年05月29號,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