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紅
摘 要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指導當前大學生的挫折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提升大學生挫折教育效果。因此在大學生挫折教育中必須要注重引入積極心理學內容,提升大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防止在遇到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挫折時出現(xiàn)極端的行為,為健康、全面型人才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同時也促進我國大學生挫折教育的發(fā)展。文章主要對積極心理學視域下“00”后大學生挫折教育的作用、應用和具體的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 “00后”大學生 挫折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9.081
On the Path of Frustration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fter "00"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XUN Hong
(College of Education, 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Shaanxi 725000)
Abstract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sychology,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the current frustr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frustration education. Therefore,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the frustr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resist setbacks, form healthy psychology, prevent extreme behaviors when encountering setbacks in life, study and work,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ealthy and comprehensive talent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rustration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function, application and specific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frustration education after "00"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Key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00s" college students; frustration education
當前“00”后已經開始步入大學校園,“00”后的學生成長在物質富足,網絡化的時代,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經歷過挫折,這種情況下進入社會后很多學生難以經受打擊,在遇到挫折后容易一蹶不振,甚至走極端,針對這種情況必須要加強對“00”后大學生的挫折教育,提升其應對挫折的能力。積極心理學是挫折教育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提升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基礎,因此需要加強對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挫折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1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挫折教育的內涵與意義
1.1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挫折教育內涵
積極心理學是上世紀末期逐漸發(fā)展成熟的一門學科,雖然發(fā)展的時間比較短,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積極心理學主要指的是對人類行為中的一些積極性、創(chuàng)作性,能夠為人類情感提供滿足因素的心理研究。以積極心理學視角對大學生開展挫折教育,有利于改善傳統(tǒng)挫折教育中事后彌補教育模式。通過積極心理學的應用,能夠引導“00”后大學生對挫折有正確的認知,提升挫折的預防和應對能力,并通過積極心理學教育獲得更好的情緒體驗,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格特點,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使大學生在面對挫折時能夠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和情緒,通過這種方式創(chuàng)設良好的人格特質,同時通過積極干預與治療的方式消除或者緩解學生面對挫折時的悲觀表現(xiàn),提升學生抗挫折能力。
1.2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挫折教育意義
1.2.1 建立積極心理環(huán)境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挫折教育開展中能夠提升挫折教育的實效性,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理念,使學生的心理形成積極環(huán)境。積極心理學中強調樂觀以及主觀幸福等方面的心理感受,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心理因素,加強學生對挫折的重視,并促進學生內心潛能的發(fā)揮,通過正面的能量消除由于挫折或者困難等造成的不良情緒。同時積極心理學中強調對學生的積極體驗,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的內心更加強大,獲得積極的心理體驗,轉變對挫折的認知和觀念,提升抗挫折能力。
1.2.2 塑造積極人格品質
在積極心理學中主張積極人格品質的塑造,使大學生可以通過積極的心態(tài)塑造人格品質,同時更好的應對心理挫折,提升心理素質。積極心理學中需要做好社會組織系統(tǒng)的構建,結合學生心理發(fā)展要求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提升學生抗挫折教育能力和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時挫折教育積極心理學的應用中,需要注重學生積極情緒、品質以及環(huán)境等方面的塑造,促進大學生向往積極的追求,落實以人為本理念,促進大學生心理發(fā)展,提升學生的心理滿足感。
2積極心理學在“00”后大學生挫折教育實施的應用
2.1 挫折教育在理論指導中的應用
大學生的挫折教育開展前,教師以及學生都需要對挫折教育有清晰的認知,教師需要先為學生們傳授挫折教育的理論知識內容,并以此為基礎開展挫折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培養(yǎng)積極的心理認知方式和思維。對挫折的正確認知是提升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前提條件,能夠幫助學生對挫折有客觀的認識,了解挫折的特點,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消除對挫折的畏懼心理。此外,通過積極心理學的應用,還能夠幫助“00”后大學生認識到挫折對人的影響并不完全是負面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益處,因此在生活中不僅不能懼怕挫折,還需要將挫折視為一種財富,并通過挫折不斷吸取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因為挫折會為我們提供教訓和經驗,通過挫折的磨練還能夠激發(fā)我們的意志,所以大學生在挫折的磨練下,自我認知以及評價能力也會不斷提升。
2.2 挫折教育在積極的情緒體驗中的應用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可以通過一些高頻率和低強度的細節(jié)、小的實踐以及簡單的人際關系等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通過積極的情緒體驗可以幫助學生降低挫折造成的痛苦,因此在挫折教育中需要將積極情緒作為教育開展的首要任務。情緒的產生是內外刺激的效果,通過積極的情緒營造有利于豐富人內心中積極的心理資源,使人對未來的發(fā)展事態(tài)有更清晰的認知。可以通過情境聯(lián)想的方式進行,比如教師可以在一個安靜、清潔的教室中,引導學生講述過去的美好回憶、幸福體驗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等,在講述這些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愉悅的輕音樂,通過這種積極的環(huán)境和事件營造,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同時,還可以通過理性情緒的治療方式進行挫折教育。也就是幫助學生改善一些不合理、不科學的信念,建立正確、合理的信念,傳達積極的情緒反應。比如,教師引導學生將一些不愉快的經歷講述出來,然后教師通過引導、啟發(fā)等方式對學生這種消極的情緒進行緩解,轉變學生的情緒感受。
2.3 挫折教育在建立積極人格特征的應用
從積極心理學方面分析,人格特征可以從兩個維度進行研究,其一是學生必須要能夠接受自我,并建立正確的生活目標,理解生活的意義,并具有能夠積極應對各項挑戰(zhàn)的心理;其二,自身在需要幫助的過程中能夠獲得他人的幫助和支持。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健康人格的塑造,加強對大學生潛能的挖掘和分析,并通過不斷的自我完善提升應對挫折的技巧和能力,并以自身能力為基礎對抗挫折。教師首先需要設置目標管理模式,保證挫折教育的系統(tǒng)性。在目標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激勵和預期目標的制定方式,通過相應管理手段的完善,促進挫折教育順利開展。教師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不能僅以課堂教學為主,在課余時間也需要適當的設置情境,比如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社會調查或者演講競賽中。在目標任務的設置中需要保證操作的可行性,做好難易程度的設定。如果任務的設置過于簡單的情況下,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比較輕松,無法實現(xiàn)挫折教育。如果任務的設置比較難的情況下,學生通過不斷努力仍然無法完成任務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磨滅學生的信心,同樣會影響挫折教育的開展。所以在目標任務的設置中,需要保證任務的持續(xù)性,也就是在挫折目標的設置上需要具有聯(lián)系性和層次性,通過上一個任務的完成能夠為下個任務的開展提供相應的條件,使學生能夠積極克服挫折,并不斷的進行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需要對這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當時的想法和應對措施進行記錄,以此為基礎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指導。但是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挫折頻率,一個人心理的承受能力有限,如果一個人短時間內不斷重復、反復的經歷挫折,會由于心理的嚴重負荷導致抗挫折能力降低。所以教師必須要合理設置任務目標,而且需要在一個挫折任務完成后再進行下一個挫折任務目標設置。
最后,在挫折鍛煉后,教師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到產生挫折的原因,利用韋納的歸因理論,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一因素來源,也就是當事人自認為成功與失敗的影響因素,包括內控、外控等因素;其二穩(wěn)定性,也就是當事人自認為影響成敗因素的性質是否穩(wěn)定和一致;其三,能控制性,當事人自認為成敗因素的性質能夠由個人意愿決定。成果與失敗的解釋都能夠對以后的行為產生巨大影響,比如如果將考試的原因歸結為能力不足,在以后考試中仍然會期望失敗,如果將考試失敗的原因歸結為運氣不好,那么以后考試就不太可能會期望失敗。所以兩種不同的歸因對以后的生活影響也不同。一個人的個體行為產生可以從很多的因素進行分析,具體可以分為三個維度,包括內因、外因;穩(wěn)定、不穩(wěn)定;可控、不可控。一旦學生遇到挫折,大部分會將挫折的原因歸結為不夠努力,采用的方法不對或者注意力不穩(wěn)定因素,這種歸因的方式有利于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而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原因的能力。由此可見,通過挫折歸因能力的培養(yǎng)和指導對提升大學生挫折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通過大量的挫折歸因訓練,還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歸因規(guī)律和模式。
3積極心理學下“00”后大學生挫折教育思路分析
3.1 培養(yǎng)積極心理理念,奠定挫折認知
高校在挫折教育工作中首先需要注重對師資隊伍的建設,通過師資的培訓保證挫折教育的理論水平,提升學生對挫折教育的認知,做好挫折教育評價工作。挫折教育工作開展中,學生必須要具有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而且每個學生都需要具有良好的自我發(fā)展動力和成長潛力。教師在挫折教育中可以通過相應的激勵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轉變學生的挫折認知。此外,教師還需要結合時代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積極投入到培訓工作中,不斷更新自身教育理念,特別是需要靈活應用心理教學方式,將積極心理學理念滲透到挫折教育工作中,并結合專業(yè)課程開展挫折教育活動,拓展教育平臺,利用激勵法以及示范法等方式引導學生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提升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此外,教師在大學生挫折能力培養(yǎng)和評價過程中,不能僅從學生心理問題方面著手,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和認知,保證挫折教育效率。
高校可以通過開展積極心理學課程,加強對課程體系的完善,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積極心理認知環(huán)境。加強對積極心理學課程的重視,并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基礎,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完善,特別針對挫折教育需要做好課程設計的優(yōu)化,注重對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通過教師的示范作用使學生可以獲得積極心理學理念,建立健康、積極、客觀的人格,促進學生情感的熏陶。教師在挫折教育開展中,可以多為學生講述一些積極、正向的抗挫折事例,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提供心理暗示,幫助學生引進改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信心和抗挫折的毅力。
3.2 加強心理品質塑造,做好挫折預防
3.2.1營造良好文化氛圍,形成積極心理品質
高校在積極心理學的應用中,需要注重對校園文化的建設,為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提升奠定基礎,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抗挫折教育工作中,不斷提升學生自身的修養(yǎng)。校園文化構建中,高??梢酝ㄟ^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樂觀的品質,校園文化方式包括心理咨詢、團建等。同時高校還需要注重對大學生創(chuàng)作性的激發(fā),使學生也參與到特色校園文化建設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使學生通過相應情境活動的開展受到熏陶。比如可以引導大學生參與到校訓、校風等創(chuàng)作活動中,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能夠實現(xiàn)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并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此外,通過這種方式還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自我認知理念,構建良好的認知意識,實現(xiàn)對學生潛能的激發(fā)。高校挫折教育工作中需要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理念,做好教學評估與管理,通過“最美學生”等活動的開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能夠主動參與到自我管理活動中。
3.2.2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良好品質
學生需要積極加入到學校組織的實踐活動中,學?;顒咏M織需要以積極人格和品質培養(yǎng)為基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中指出,千里馬需要經過大風大浪的考驗……才能夠增益其所不能……因此在抗挫折訓練過程中,也需要通過對情境的模擬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使學生通過這些活動的參與逐漸建立信心、學會自愛、自強,激發(fā)學生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實現(xiàn)對學生樂觀、自信人格的培養(yǎng)??梢酝ㄟ^閱讀書籍、觀看視頻等方式做好學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工作,使學生意識到挫折教育的價值,并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此外,大學生可以通過學校組織活動的開展,提升自身知識技能,通過成員間的咨詢和溝通,提升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3.2.3 強調新媒體應用,提升心理素質
新媒體發(fā)展下使得人們的生活發(fā)生巨大轉變,針對“00”后大學生的挫折教育也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開展。通過網絡心理訓練、解析等方式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還可以利用網絡對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培養(yǎng)進行咨詢和輔導。通過網絡為學生硬件積極、向上的網絡空間環(huán)境,通過主旋律和正能量的宣傳,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空間環(huán)境,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
3.3 加強挫預警,擺脫挫折教育困境
我國心理教育方面大部分都是出現(xiàn)問題后才引起重視,而且大部分的心理教育都是針對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進行一時的調整,通過幾次的調節(jié)和教育解決挫折教育問題,對平時的挫折預防重視度不足,這種情況下不利于教育效能的長效發(fā)揮。因此積極心理學下的挫折教育需要以預防為主,不僅需要幫助對遭遇挫折的學生脫離困境,同時還需要對正常環(huán)境下的學生做好心理預防工作。積極人格的形成與先天因素有關,也可以通過后天人格進行積累和改善。因此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加強挫折預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長期的培養(yǎng)和積累,逐漸對學生優(yōu)勢的發(fā)揮,激發(fā)學生自身的潛能,促進學生形成穩(wěn)定的人格。
社會文化理論中挫折文化的建設,強調人際交往。通過良好的人際交往體驗消除和緩解學生的挫折影響。從積極心理學方面分析可知,通過積極組織系統(tǒng)的建設有利于對消極情緒進行緩沖,同時還能夠豐富個體積極情緒的體驗。如果人能夠長期處于積極的環(huán)境中,在面對挫折時一般都可以輕松的應對。所以營造積極健康的外部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抗挫折能力培養(yǎng)尤為重要。
4 結語
綜上所述,“00”后大學生挫折教育的主體為學生,通過良好教育工作的開展有利于發(fā)揮每個學生積極的心理作用,提升自身抗挫折潛力。挫折教育中需要充分考慮現(xiàn)實的磨難教育,同時也需要考慮學生自主性的學習,更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給與學生充分地支持和引導,激發(fā)學生抗挫折能力培養(yǎng)興趣,并積極參與到各項實踐活動中,學會情緒管理和調整。
基金項目:2019.7.1陜西省省委教育工委“積極心理學視域下‘00后大學生挫折教育路徑探析”(編號:2019FKT59)
參考文獻
[1] 徐劍鋒.淺析學生挫折教育的有效方法[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9(5):155.
[2] 江晨.大學生挫折教育新論——塞涅卡視角[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9(11):31-35.
[3] 趙欣,趙立艷.高校大學生家庭挫折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青年時代,2019(36):193-195.
[4] 徐劍波,魯佳銘.大學生挫折教育“生態(tài)化”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20(02):155-161.
[5] 李燕.積極人格視域下的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J].中國德育,2019(1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