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紹怡 張智勇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寫作。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選自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
根據(jù)你的生活體驗,選擇上面四個分句中的一句作為題目,寫一篇文章,可講述經歷,可闡述觀點,也可抒發(fā)感想。
要求:(1)除詩歌外,文體自選;(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現(xiàn)包含考生個人真實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文題要求選擇四個分句中的一句來命題作文,“記住”與“忘記”、“改變”與“接受”都是對立矛盾體,如何選擇是同學們首要解決的問題。文題中的關鍵詞除了“記住”“忘記”,還有限制語“該”“能”“不能”。什么樣的算是“該”,什么樣的算是“能”與“不能”,如何體現(xiàn),都是同學們在下筆之前需要考慮的方面。同學們可以從深藏在內心的經歷和感受中挖掘寫作方向。比如“老師安妮·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再塑生命的人》),所以海倫·凱勒記住了;“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紫藤蘿瀑布》),所以宗璞選擇了忘卻。
以下為大家梳理四個方面的寫作思路:
1.記住該記住的
每個人都是活著的過去,記住那些帶給我們感動或值得珍惜的人或事。比如,相處三年的老師和同學們,疫情期間負重前行的勇士們,等等。生活中值得珍藏的人、事、物有許多,“記住該記住的”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2.忘記該忘記的
忘記失敗,逆光而行。初三的學習生活中充滿了考驗,對于其中由失敗和挫折引起的心理傷痛也許是刻骨銘心的,但少年的心又是極為敏感的,一縷淡淡柔和的月光,一杯溫熱的牛奶,一次體貼溫馨的陪伴,讓“我”重整旗鼓,喚醒了對生活的獨特體驗。
3.改變能改變的
人類作為智慧生物,應努力改變能夠改變的事物,如北宋文人范仲淹的勵志求學使得他成為一代名相,相比之下,那些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的歷史事件為我們敲響警鐘。因此,呼吁大家改變能改變的,豐盈自己的人生。
4.接受不能改變的
從植物、動物或大自然現(xiàn)象中得到啟發(fā),感慨生活不能總是沉湎于過去,特別是對失敗的經歷或痛苦的回憶耿耿于懷,應該選擇暫時塵封過去,這并不意味著忘記傷痛、背叛過去,而是一種蓄勢待發(fā),是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不辜負當下的美好時光、堅定前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