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慶
特朗普的基本盤就是民粹主義。
特朗普曾經(jīng)的病情,漸漸地成了他的談資。因為得過,并且很快地好了,他現(xiàn)在終于可以說,“沒有誰比我更懂新冠疫情”。在很多場合,他可以用這些來為美國日日增高的新冠患者數(shù)字漂白,并且讓選民們有一種“親切感”,“瞧,總統(tǒng)都得了,還好了,這就說明新冠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因為痊愈得太快,不由得不讓人懷疑,于是有人揣測他詭異的患病到迅速的痊愈,是不是一場陰謀,或者說他本來就沒病。其實,猜測他沒病,或者有病但很快就好了,都沒什么意義,重要的是他恰好病過。這對他來說,就足夠了。而且這事,已經(jīng)翻篇了。
事實上,為了盡快恢復(fù),特朗普可是拼了老命了,用上了三套方案一起治療,把自己當(dāng)成了“小白鼠”,想想也是可以了,畢竟74歲的老人了。為了盡快重新投入戰(zhàn)斗,他的拼命三郎精神,還是可圈可點的。
現(xiàn)在的問題是,他得病的事兒,正在飛速變成過去時,而籠罩在頭頂?shù)模呛趬簤旱囊槐姺磳φ?,尤其是建制派和媒體。在一些媒體的主頁上,拜登的消息竟然排在前頭,而且有視頻、有文字,特朗普則要向下幾行才能看到。特朗普可以說把美國主流社會都得罪個遍,現(xiàn)在到了群踩的時間,誰還不踩上幾腳?以至于,特朗普都流露出敗選之后可能出國的想法,也是美國歷史上的獨一份了。
大選在倒計時中。歐洲開了賠率,拜登遙遙領(lǐng)先特朗普,貌似不用選結(jié)果就定了的樣子。拜登也是什么都不用做的樣子,因為他的對手是特朗普,不用他攻擊,各方面憤怒、厭惡、嫌棄的情緒已經(jīng)把特朗普批得體無完膚。如果拜登最終勝出,那他一定是近年來贏得最輕松的那位,俗稱“躺贏”。
我在幾個月前的文章中就說了,這屆大選是屬于特朗普的,民主黨換誰都基本是一個結(jié)果:如果民眾對特朗普的厭煩到了極點,他的對手就贏;如果民眾對特朗普還能忍受,他的對手就輸。更何況,拜登是個存在感極弱的人,以至于特朗普給他起了個外號“瞌睡喬”。
問題的關(guān)鍵在特朗普,或者確切地說,是美國人怎么看特朗普,怎么看他們的生活?如果用歐洲人的角度看,那么特朗普一定落選,換句話說,賭他輸?shù)谋P一定贏,而且是無懸念地贏。但問題是,歐洲人說了不算,就像上次他們希望希拉里贏一樣。你還是要設(shè)身處地為美國人想想:特朗普干得到底怎樣?要不要換掉特朗普?這里面的問題就微妙了許多。
特朗普的基本盤就是民粹主義。透過層層云霧,你會發(fā)現(xiàn),美國的基本矛盾,在過去四年間沒有改變,甚至還有惡化的趨勢,那就是1%的富人和99%的窮人或者自覺是窮人的人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經(jīng)由疫情變得更加突出了——富人更富,而窮人更窮。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階級矛盾,只是被掩蓋或包裹在華麗、光鮮的外表下了。所以,特朗普在拼命激起中下層民眾的認(rèn)同感,包括他的魔性舞姿,他在教堂里捐款時所表現(xiàn)的扣扣索索——換個角度看,挺平民化的嘛。
特朗普說話的方式也是非常接地氣的,寫的推特也是最通俗易懂的文字,這與他早年的脫口秀節(jié)目有很大關(guān)系,也與他代表的民粹主義密切相關(guān)。從他遭致的反對可以看出,他的出現(xiàn)與表現(xiàn)動了建制派和傳統(tǒng)媒體的奶酪,動了美國的政治生態(tài)。這才是問題的關(guān)鍵。
對于“川粉”來說,如果特朗普被選下去,在很漫長的未來,將不會再有這么“親切”的代言人了。而特朗普,也將拿出最后的斗志來,馬不停蹄地拉票,緊鑼密鼓地促成新冠救助計劃、經(jīng)濟(jì)刺激計劃……以避免成為美國歷史上最灰頭土臉的卸任總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