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立武,劉 斌,顧 星,郭彩芬
(1.蘇州市職業(yè)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江蘇 蘇州 215104; 2.江蘇省吳中中等專業(yè)學校 電氣工程系,江蘇 蘇州 215104)
變距螺紋是相鄰螺距不等的螺紋,常用的變距螺紋分為等槽寬變齒寬變距螺紋、等齒寬變槽寬變距螺紋、變槽寬變齒寬變距螺紋三種情況。其共同點是螺距按一定規(guī)律逐漸變化,然后再相應地進行齒寬或槽寬的變化就會得到不同種類的變距螺紋。
變距螺桿是食品包裝機、注塑機、冷凍機、壓縮機等設(shè)備的關(guān)鍵零件,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的各個領(lǐng)域,變距螺桿加工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這些設(shè)備的性能。但變距螺桿編程和加工都較困難,制約了其應用[1-3]。
目前螺桿加工的編程方法主要有手工編程和自動編程。常用手工編程的數(shù)控指令代碼主要針對的是定螺距的螺桿,不能實現(xiàn)對復雜變距螺桿的編程。高端的 CAD/CAM 自動編程軟件雖然能完成采用銑削的方法對變距螺桿的自動編程,但是不能完成采用成型刀具通過車削方法的自動編程,而車削加工螺桿不僅效率高,螺桿的表面質(zhì)量也較采用銑削加工的螺桿好,因此在實際生產(chǎn)中很多型號的變距螺桿是采用車削的加工方法完成的。本文以等齒寬變槽寬變距螺桿為例,采用數(shù)控機床的宏程序功能對變距螺桿進行通用宏程序設(shè)計,然后在普通數(shù)控車床上進行加工,可以經(jīng)濟、高質(zhì)量地加工出變距螺桿。
某等齒寬變槽寬變距螺桿的零件圖如圖1所示,牙型角為30°的梯形,材質(zhì)為45鋼,零件的大徑為Φ38 mm,小徑為Φ32 mm,起始螺距為6 mm,螺紋的每轉(zhuǎn)增量ΔP為1 mm,螺桿總長為300 mm。從零件圖上可以看出其長徑比比較大,屬于細長軸的加工,為了減少螺桿的變形采用一夾一頂?shù)难b夾方式;螺紋的牙型深度較大,且槽寬是逐漸變化的,走刀路線復雜,采用通用數(shù)控指令進行編程較為困難。
圖1 等齒寬變槽寬變距螺桿零件圖
變距螺桿的表面質(zhì)量要求較高,加工余量也較多,因此,粗加工選擇刀具時主要考慮刀具的耐用度和減少切削力的因素,精加工選擇刀具時主要考慮保證螺桿的牙型精度和工件的表面質(zhì)量。為此粗加工刀具的材質(zhì)選擇YT15硬質(zhì)合金,刀尖角選擇28°~29°,前角選擇10°~12°,主后角選擇5°~6°,副后角選擇6°~8°,刀尖寬度為1/3螺距,如圖2(a)所示。精加工刀具的材質(zhì)選擇W18Gr4V高速鋼,刀尖角選擇30°,前角選擇0°,主后角選擇15°~16°,副后角選擇6°~8°,刀尖寬度比第一個槽寬小0.5 mm即可,如圖2(b)所示。
圖2 螺紋刀幾何角度
螺桿的車削方法主要有直進法、斜進法和左右進給法三種,如圖3所示。從刀具所受切削力的大小考慮,直進法加工中刀具所受切削力較大,因此只適合加工螺紋深度較小的螺桿;左右進給法和斜進法在螺桿車削加工中切削力較小,可以應用于變距螺桿的車削加工,但加工變距螺桿的走刀路線復雜,每一段螺距是有規(guī)律增減的,如采用左右進給法,程序設(shè)計將變得非常復雜,給編程工作造成較大的困難,綜合考慮采用斜進法和分層切削的工藝方法對圖1所示的變距螺桿進行加工[4]。
圖3 螺桿車削的走刀路線
變距螺桿車削加工中切削力較大,刀具磨損嚴重,為了提高螺桿的加工質(zhì)量和效率,選取切削深度ap、切削寬度ae、主軸轉(zhuǎn)速n建立3因素3水平的正交試驗表,粗加工以刀具耐用度作為評定標準,精加工以表面粗糙度作為評定標準,通過正交試驗得出變距螺桿粗加工時的最優(yōu)方案為ap=0.25 mm、ae=0.21 mm、n=300 r/min;變距螺桿精加工時的最優(yōu)方案為ap=0.15 mm、ae=0.1 mm、n=150 r/min。
在普通的數(shù)控程序中只能指定常量,常量之間不能進行運算,且代碼的功能是固定的,在一些復雜零件的數(shù)控編程中采用普通的數(shù)控代碼進行編程比較困難,甚至實現(xiàn)不了。宏程序是采用變量組合方式形成的加工程序,類似于計算機高級編程語言,可以給變量賦值,變量之間可以靈活地進行算術(shù)和邏輯運算、轉(zhuǎn)移和循環(huán)等控制,變導程螺桿就是利用了宏程序的這種特點來進行編程的[5-7]。
變距螺桿具有牙型深度大、螺紋軌跡復雜等特點,在實際編程時使用宏程序能對切削深度和軸向移動量進行變量賦值,使刀具沿著設(shè)計的走刀路線逐步調(diào)整徑向和軸向的進給深度,實現(xiàn)分層切削和復雜走刀路線,最終加工出等齒寬變槽寬的變距螺桿[8-11]。
實際加工中,由于螺紋刀的寬度不會發(fā)生變化,要加工出如圖1所示的等齒寬變槽寬變距螺桿,先采用斜進法加工出和圖1所對應的等槽寬變齒寬變距螺桿,然后改變螺桿加工的起始螺距將多余的材料切除掉,即可加工出等齒寬變槽寬變距螺桿。變距螺桿加工程序設(shè)計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變距螺桿加工程序設(shè)計流程
以 FANUC 0i-TD 系統(tǒng)為例,利用宏程序功能編制的加工如圖1所示變距螺桿的數(shù)控程序如下所示:
o0123;
T0101 M08;
G97 G99 S300 M03;
#101=6.0;(零件上螺紋的起始螺距)
#102=1.0;(螺距每轉(zhuǎn)增量)
#103=#101-#102;(程序中螺紋的起始螺距)
#104=38.0;(車削直徑,初值為螺紋大徑)
#105=32.0;(螺紋小徑)
#106=160;(Z向移動刀具對螺紋進行車削加工的總次數(shù))
N100 #104=#104-0.2;(車削直徑依次遞減0.2)
IF[#104LT#105]GOTO 200;(如果車削直徑小于螺紋小徑,結(jié)束循環(huán))
#107=[#104/2-#105/2]*TAN[15];(計算刀具加工起點相對位移量)
G00 Z[#103+#107];(Z向定位)
G00 X#104;(X向進刀)
G34 Z-225.0 F#103 K#102;(車削變距螺紋)
G00 X45.0;(X向退刀)
GOTO 100;(跳轉(zhuǎn)到程序段100)
N200 #102=#102+1.0/#106;(計算螺距每轉(zhuǎn)增量)
IF[#102 GT2.0]GOTO 300;(如果程序中螺距每轉(zhuǎn)增量大于2.0,結(jié)束循環(huán))
G00 Z#103;(Z向定位)
G00 X#105;(X向進刀)
G34 Z-225.0 F#103 K#102;(車削變距螺紋)
G00 X45.0;(X向退刀)
GOTO 200;(跳轉(zhuǎn)到程序段200)
N300 G28 U0 W0;(返回參考點)
M05;(主軸停轉(zhuǎn))
M09;(冷卻液關(guān))
M30;(程序結(jié)束,光標返回程序起點)
采用上述的工藝方案及宏程序?qū)D1所示的變距螺桿在沈陽第一機床廠生產(chǎn)的Viva Turn 2C/500數(shù)控車床上進行了加工,如圖5所示。加工后的螺桿實物如圖6所示。經(jīng)檢測變距螺桿的螺旋面誤差小于0.04 mm,其精度完全滿足實際使用要求。
圖5 變距螺桿在機床上加工
圖6 變距螺桿加工后的實物
本文對等齒寬變槽寬變距螺桿運用宏程序功能編制的加工程序,實現(xiàn)了分層切削和復雜走刀路線的工藝設(shè)計,有效地減少了車削加工中的切削力,提高了螺桿的加工質(zhì)量。通過修改宏程序模板中螺紋參數(shù)的變量值,可以適應不同尺寸規(guī)格變距螺桿的柔性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