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玲,吳杰雄,李新瑞,商飛飛
(1.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糧食與食品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11;2.賀州學院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廣西 賀州 542899)
以獼猴桃果實為原料,通過酵母菌發(fā)酵釀制而成的果酒兼具營養(yǎng)和保健雙重功能,既含有獼猴桃維生素C、維生素B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鈣、鐵、磷、硒等營養(yǎng)物質;又有發(fā)酵型果酒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機體的新陳代謝,控制體內膽固醇水平,改善心腦血管等保健功效[2-3]。王東偉等[4]以黃心獼猴桃為原料發(fā)酵果酒,在發(fā)酵溫度22.07 ℃,初始糖度為22.58°Bx,酵母接種量0.13%條件下,酒精度可達8.94%vol;在果酒陳釀期間,隨著陳釀時間的延長,黃心獼猴桃果酒的抗氧化能力和酚類物質含量均有所降低。相同陳釀時間下,4 ℃陳釀的黃心獼猴桃果酒的體外抗氧化能力高于18 ℃陳釀的獼猴桃果酒。孫洪浩等[5]研究了野生獼猴桃發(fā)酵最佳工藝參數(shù):果膠酶用量80 mg/L,SO2添加量為72 mg/L,發(fā)酵基質初始pH 3.5,活性干酵母接種量300 mg/L,發(fā)酵溫度25 ℃,該工藝釀造的野生獼猴桃干酒口感豐滿、香氣協(xié)調、維生素C含量高。
釀酒酵母ZGJ-1(專利號:ZL201210561882.X)是項目組人員從自然界野生資源中分離純化并已改良的高產(chǎn)酒發(fā)酵專用菌株,該菌株具備發(fā)酵性能強、產(chǎn)香好、產(chǎn)酒品質穩(wěn)定等特點,并通過了中國典型專利培養(yǎng)物保藏中心鑒定(保藏號為CCTCC NO:2012472)。本研究以項目組分離純化的純天然果酒專用菌種ZGJ-1為發(fā)酵菌株,采用游離與固定化兩種方式發(fā)酵獼猴桃汁,制備適合大眾口味的獼猴桃果酒,利用單因素及正交試驗對其發(fā)酵工藝條件進行優(yōu)化,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既實現(xiàn)了菌株ZGJ-1的應用開發(fā),又為獼猴桃的深加工提供了新途徑。
1.1.1 菌株
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ZGJ-1:中國典型培養(yǎng)物保藏中心。
1.1.2 化學試劑
蛋白胨、酵母膏、葡萄糖、苯酚、酒石酸鉀鈉、蔗糖,磷酸二氫鉀、偏重亞硫酸鉀、海藻酸鈉、無水氯化鈣、七水硫酸鎂: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果膠酶(20 000 U/g):北京美的生物技術有限公司;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北京Solarbio公司。試驗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或生化試劑。
1.1.3 培養(yǎng)基
斜面培養(yǎng)基:麥芽汁1 000 mL,瓊脂20 g,121 ℃高溫滅菌20 min。
酵母增殖培養(yǎng)液[6-7]:葡萄糖10.0 g、蛋白胨10.0 g、酵母膏10.0g、七水硫酸鎂0.2g、磷酸二氫鉀0.2 g,蒸餾水1000 mL,pH 5.0,115 ℃高溫滅菌20 min。
SYQ-DSX-280D高壓蒸汽滅菌鍋:上海申安醫(yī)療器械廠;THZ-C恒溫振蕩器:江蘇太倉市實驗設備廠;SW-CJ-2D凈化工作臺:蘇州凈化設備有限公司;WFJ7200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尤尼柯儀器有限公司;PYX-190S-A恒溫培養(yǎng)箱:廣東韶關科力實驗儀器公司;PHS-C酸度計:上海宇隆儀器有限公司;1049酒精計:余姚儀表二廠有限責任公司;TG16-WS高速離心機:長沙平凡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1.3.1 游離酵母ZGJ-1制備獼猴桃果酒的工藝流程
1.3.2 固定化酵母ZGJ-1制備獼猴桃果酒工藝流程
1.3.3 操作要點
獼猴桃果汁原液的制備:挑選成熟度較好的獼猴桃,清洗果皮,去皮后按10%的比例加水榨汁,采用果膠酶澄清過濾,果膠酶使用前按果膠酶∶水=1∶10的比例,采用35 ℃水活化30 min,然后按0.25%比例添加于果漿中混合均勻,靜置酶解12 h。加蔗糖、檸檬酸等[8](符合GB 2760—2011《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guī)定》),調整果汁pH(3.0~4.0)、起始糖度200 g/L,將制備的果汁原液分裝到500 mL發(fā)酵瓶中(裝液量70%),發(fā)酵瓶標注游離與固定化,置于95 ℃滅菌15 min,再冷卻至常溫,待用。
酵母菌ZGJ-1的活化:取28 ℃培養(yǎng)48 h的斜面菌,用無菌水將菌苔洗下,倒入裝有玻璃珠的無菌三角瓶中,充分振蕩制成菌懸液,使菌懸液的細胞濃度達到(1.8~2.6)×108個/mL。取5%菌懸液加入滅菌增殖培養(yǎng)液中,28 ℃、200 r/min振蕩培養(yǎng)32~36 h,得到酵母菌ZGJ-1的活化液。
海藻酸鈉溶液2%(包埋劑)[9]:稱取1.0 g海藻酸鈉,用少量去離子水調成糊狀,再加水至40 mL,適當加熱溶化,分裝到小燒杯10 mL,0.1 MPa滅菌15 min后,冷卻至45 ℃?zhèn)溆谩?/p>
CaCl2溶液(誘導劑)[10-11]:稱取無水氯化鈣1.5g,用100mL去離子水溶解,并分裝于2個250 mL錐形瓶中,0.1 MPa滅菌15 min,冷卻備用。
酵母細胞的固定化[12]:無菌狀態(tài)下,取菌液加入包埋劑中,混勻,凝膠內包埋菌量為(3.8~4.6)×107個/mL;用無菌滴管緩慢而穩(wěn)定的速度滴入50 mL的氯化鈣溶液中,邊滴邊搖晃錐形瓶,制得直徑約為3 mm的凝膠珠;在誘導劑中鈣化30 min,用無菌漏勺濾出,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倒入裝有發(fā)酵液的對應發(fā)酵瓶中,用保鮮膜封口。
接種、前酵:按200 g/L的比例添加蔗糖將果汁總糖進行調節(jié),將游離與固定化酵母菌種ZGJ-1分別接入已滅過菌的果汁液中,接種比例控制在1%~10%,發(fā)酵瓶蓋密封口,維持起始溫度25 ℃靜置培養(yǎng)、前酵時間約4~6 d,以糖度的下降量監(jiān)測發(fā)酵的進程,72 h后將溫度提高至28 ℃,隨著發(fā)酵時間的延長,記錄對發(fā)酵能力的影響程度。
后發(fā)酵:當酒精度達到8%vol時,終止前發(fā)酵,調整發(fā)酵溫度為16 ℃進入后發(fā)酵階段,直至總糖含量降至40 g/L終止發(fā)酵。
陳釀:將發(fā)酵液進行倒罐,于5 ℃條件下陳釀3個月。
澄清、過濾:將陳釀的酒分離得到酒腳,加入適量皂土進行澄清過濾。
滅菌:于75 ℃條件下滅菌15 min,得到獼猴桃果酒成品。
1.3.4 獼猴桃果酒發(fā)酵工藝優(yōu)化正交試驗
采用游離酵母及固定化酵母分別制備獼猴桃果酒,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以酒精度及殘?zhí)呛繛樵u價指標,用正交試驗考察SO2添加量(A)、酵母接種量(B)、起始糖度(C)對獼猴桃果酒品質的影響,優(yōu)化果酒發(fā)酵工藝,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1。
表1 獼猴桃果酒發(fā)酵工藝優(yōu)化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kiwifruit wine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1.3.5 質量檢測
獼猴桃果酒感官指標、理化指標測定按照國標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微生物指標測定按照國標GB 4789—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shù)測定》;其他指標測定參照獼猴桃果酒的行業(yè)標準QB/T 2027—1994《獼猴桃酒》。
1.3.6 抗氧化能力的測定
(1)羥自由基(·OH)清除率的測定
按照文獻[13-14]進行測定,羥基自由基清除率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A0為未加酒樣的測定值;A1為加酒樣的測定值;A2為果酒本底測定值。
(2)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清除率的測定
按照文獻[15-16]進行測定,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清除率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A0為空白樣吸光度值;AS為待測樣品吸光度值。
(3)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的測定
按照文獻[17-18]進行測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A0為對照的吸光度值;A1為樣品反應體系的吸光度值;A2為果酒本底吸光度值。
酵母菌種的發(fā)酵性能直接影響果酒品質,用發(fā)酵能力和繁殖能力較高、抗SO2能力較強的酵母啟動發(fā)酵,可提高酒精發(fā)酵速率,而且釀造的果酒品質好[3]。如圖1所示,當采用5%的接種量將游離與固定化酵母分別接種于滅過菌的果汁液中,維持25 ℃恒溫發(fā)酵時,固定化酵母菌較游離酵母遲緩期的時間要短,72 h后將溫度提高至28 ℃,此時固定化酵母進入主酵速度更快,產(chǎn)能代謝物更多。結果表明,固定化酵母發(fā)酵所產(chǎn)酒精含量高,產(chǎn)率大,菌種的發(fā)酵特性好。
圖1 游離與固定化菌種對獼猴桃果酒酒精度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free and immobilized strains on alcohol content of kiwifruit wine
2.2.1 游離酵母ZGJ-1發(fā)酵獼猴桃汁最佳發(fā)酵工藝參數(shù)
表2 游離酵母ZGJ-1發(fā)酵獼猴桃汁工藝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Table 2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of kiwifruit juice with free yeast ZGJ-1
由表2可知,SO2添加量、酵母接種量和起始糖度均對獼猴桃果酒的酒精度、殘?zhí)呛康戎笜水a(chǎn)生了較為顯著的影響,影響順序為B>A>C,即酵母接種量>SO2添加量>起始糖度。以酒精度及殘?zhí)呛繛樵u價指標,最佳發(fā)酵工藝組合為A2B2C1,即SO2添加量100 mg/L、酵母接種量5%和起始糖度200 g/L。在此最佳發(fā)酵工藝條件下,獼猴桃果酒酒精度8.3%vol,殘?zhí)?5.64 g/L,且酒體色澤均勻、品嘗適口。
2.2.2 固定化酵母ZGJ-1發(fā)酵獼猴桃汁最佳發(fā)酵工藝參數(shù)
表3 固定化酵母ZGJ-1發(fā)酵獼猴桃汁工藝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Table 3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of kiwifruit juice with immobilized yeast ZGJ-1
續(xù)表
由表3可知,各因素對酒精度及殘?zhí)呛康挠绊戫樞驗锳>B>C,以酒精度及殘?zhí)呛繛樵u價指標,正交試驗得到的最優(yōu)發(fā)酵工藝組合為A2B2C1,即SO2添加量100 mg/L、酵母接種量5%和起始糖度200 g/L。在此工藝參數(shù)下,釀造所得獼猴桃果酒酒精度為9.6%vol,殘?zhí)菫?2.28 g/L,且具有獼猴桃清新的果香和醇厚、清雅、諧調的酒香,口感清爽。
由以上試驗結果顯示,固定化酵母ZGJ-1發(fā)酵獼猴桃汁比游離酵母ZGJ-1發(fā)酵獼猴桃汁的酒精度、口感、色澤均更好。在發(fā)酵工藝條件為SO2添加量100 mg/L、起始糖度200 g/L,滅菌后按5%接種酵母進入前酵。起酵溫度25 ℃,主酵溫度28 ℃,當酒精度達到8%vol時,終止前發(fā)酵,調整發(fā)酵溫度為16 ℃進入后酵階段,直至總糖含量降至40 g/L終止發(fā)酵。進一步將發(fā)酵液進行倒罐,于5 ℃條件下陳釀3個月,分離得到酒腳,加入適量皂土進行澄清過濾,于75 ℃條件下滅菌15 min,得到獼猴桃果酒成品,取樣進行檢測,獼猴桃果酒質量檢測結果見表4~6。
表4 獼猴桃果酒感官評價結果Table 4 Sensory evaluation results of kiwifruit wine
表5 獼猴桃果酒理化指標檢測結果Table 5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physicochemical indicators of kiwifruit wine
表6 獼猴桃果酒微生物指標檢測結果Table 6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microorganism indictors of kiwifruit wine
由表4~6可知,獼猴桃果酒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均滿足相關國標要求。
DPPH能形成穩(wěn)定的醇溶性自由基,自由基清除劑存在時可與DPPH自由基單電子配對,使其在波長517 nm處的吸收逐漸消失,與乙醇溶液形成的深紫色變淺,其褪色程度與其接受的電子數(shù)成線性關系,從而評價出樣品的抗氧化能力[19-20]。由圖2可知,采用的3種抗氧化評價方法,其顯示的評價結果有一定差異。綜合來看,獼猴桃果酒的抗氧化能力是最高的,對·OH、DPPH·及O2-·清除率分別為42%、96%、80%。
圖2 獼猴桃果酒的抗氧化能力檢測結果Fig.2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kiwifruit wine
當固定化與游離酵母菌ZGJ-1對獼猴桃全汁進行發(fā)酵,其固定化酵母菌進行發(fā)酵的果酒品質明顯優(yōu)于游離酵母菌發(fā)酵,且最優(yōu)參數(shù)為SO2添加量100 mg/L、起始糖度200 g/L,后按照200 g/L的比例添加蔗糖將果汁總糖進行補充調節(jié)并滅菌,固定化酵母接種量5%時所獲得的獼猴桃果酒酒精度≥8%vol,具有典型清爽的獼猴桃果香和濃郁的酒香,口味純正柔和,風格獨特,具有較好的抗氧化能力。
隨著對釀酒酵母ZGJ-1在果酒領域的市場開發(fā),將有效解決市場上專用發(fā)酵菌種缺乏、產(chǎn)品風味不穩(wěn)定、產(chǎn)品質量不穩(wěn)定,比如酒體顏色加重、氧化感增加、果香變淡,失光、沉淀等現(xiàn)象,也將為果農(nóng)增收、社會生態(tài)等產(chǎn)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