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于作文批改,在技法上有相對統(tǒng)一的要求,但是除了字詞語句、謀篇構建等技術層面的探討以外,我們也應該去研究:在引導孩子寫作的過程中,如何保護孩子的寫作興趣?如何引導孩子心靈成長?作為老師,在作文批改中,其實可以有更科學的方法來保護孩子的童真,使孩子在寫作這條道路上感受到陪伴、快樂和成長。
關鍵詞:作文;老師;批改責任
作文批改是大事,每一份作文的字里行間,不止是文字,更是一個個的故事,一顆顆托付的心靈——這份單純的信賴,讓作文批改這件事變得嚴肅和美好起來。
我常常在手握學生們的文章時,感慨到:能夠去接近和“窺探”這些可愛的心靈,是件幸運和充滿神圣感的事。
在孩子的寫作啟蒙中,除了方法的講解,作文批改也可以助力教學。
首先,在孩子早期寫作當中,我們不要一開始就有很高的要求,要遵循“從少到多,從短到長”的原則,在作文批改時,不要一開始就過度強調(diào)孩子的寫作長度,只要他文從句順地表達了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就是一篇好文章。
其次,遵循“從清楚到優(yōu)美”的寫作規(guī)律,敘事只要清楚流暢就好,并不過分追求文辭優(yōu)美。在作文批改中,老師不用過多關注優(yōu)美的詞語和華麗的辭藻,要去關注語言的生動性和真實性。在孩子的早期寫作當中,有很多富有童真的表達,老師也應該給予肯定。
最后,要尊重孩子寫作的興趣,讓他們從“自主寫作”逐漸過渡到“命題寫作”。在早期寫作當中,可以讓孩子自由地寫周記,寫日記,不管寫長寫短、寫多寫少,都給予鼓勵和肯定,老師在作文批改中更多地扮演一個傾聽者的角色,讓孩子愿意表達。在作文批改中,不要過多地用應試作文的標準去要求平時的自由寫作,當一個孩子有足夠多的自主寫作的積累時,去進行限定性的寫作才會更自如,更能駕馭,更容易寫出真情實感。
為了避免作文評價以偏概全,背離孩子的真實情感,我在作文批改中積累了如下方法——
一、我們應該把文章讀完,不要以偏概全,妄下結(jié)論。
有一次我布置了一個作文題是《理想中的家》,有個孩子在第一段就寫道:“我理想中的家應該是黑色的,我要把所有的墻都刷成黑色,所有的家具都刷成黑?!比绻覀冎蛔x到這里,會覺得這個孩子的想法為什么這么奇怪呢,黑色給人很壓抑的感覺。那如果們很粗暴地評價,會覺得這孩子心態(tài)比較消極,但實際上往下讀,就會讀到,因為他的媽媽是一個黑色的瘋狂愛好者,所有的衣服都是黑色的。
所以孩子在結(jié)尾說:“我想這樣一個黑色之家,媽媽一定很喜歡,我們的家充滿了個性,會讓所有來過的人過目不忘?!碑斘覀冏x完整篇文章會發(fā)現(xiàn)這只是一個單純的孩子,充滿童真的想象,拋開常態(tài)的審美標準,這就是他心目中理想之家的樣子。
所以在這篇文章的評語中我贊賞了他的想象力,孩子的作文興趣也越來越高。
二、在作文批改中,所謂的“正能量”應該給“真實”讓路。
比如有一次在寫人作文《我的媽媽》中,一個孩子這樣寫道:我的媽媽長得不美,她胖胖的,卻喜歡穿小一號的衣服,報自己裹得像粽子一樣,她還喜歡畫濃妝,尤其喜歡把嘴唇畫得亮亮的,讓人在五米開外就可以看到她嘴唇的反光。如果她不是我的媽媽,我一定會覺得她的樣子很滑稽,但是因為她是我的媽媽,我還覺得她很可愛。
如果我們從呆板的“正能量”標準來評判的話,這個開頭沒有什么正能量,開篇就把自己的媽媽寫的非?;?。但是這恰恰就是一個孩子最真實的感受。其實在孩子的心目中,沒有很明確的“正能量”與“負能量”,他要么是很純粹的表達自己的感受,要么是裝作一副老成的樣子,發(fā)表一些評價。我們完全沒有必要上綱上線,給孩子一些框框架架,只要他的作文真實動人,達到這堂課的訓練目的,我認為就是一篇好作文。
三、在作文批改中,老師要做一個傾聽者和引導者。
我認為,一個合格的作文老師,首先要把自己擺在一個傾聽者的位置,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評判者。我們更不能因為一些私心,產(chǎn)生一些情感的偏好,在作文評價中去表達個人的情緒。其實孩子語法和邏輯的正確,是可以慢慢引導和培養(yǎng)的,而他在寫作中的那份天真,那份原始的寫作動力,卻是我們應該盡力去呵護的。作文批改,是與童心的對話,是一件非常神圣而必須謹慎的事情。
四川省成都市半畝方塘語文培訓學校 羅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