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ed Hastings
為什么奈飛能夠取得今天驕人的成績?
我在各種場合下都將奈飛的成功歸結于一種獨特的企業(yè)文化,即一種沒有規(guī)則的文化。
制訂規(guī)則,是企業(yè)管理中最常見的套路。我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家公司也是這樣做的:一開始并沒有那么多規(guī)章制度,但是隨著管理問題越積越多,公司便制定出了多項規(guī)章制度,這些制度最后卻限制了員工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最后,當市場發(fā)生變化時,員工們已經無法主動敏捷地應對這種外部變化了。
因此,我在第二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奈飛的創(chuàng)立伊始,就決心不再靠流程和制度來約束員工。
其實,奈飛是通過3個步驟的實施來應對公司發(fā)展的3個階段:
階段一,聚集表現優(yōu)質的員工以建立公司人才密度;鼓勵職場反饋來營造坦誠文化;廢除假期、旅行和報銷的政策約束。
階段二,不斷用高薪來加強人才密度;強調企業(yè)透明度來鞏固坦誠文化;進一步移除決策約束。
階段三,實施“人才必要化測試(Keeper Test)”使人才密度最大化;建立循環(huán)反饋機制使坦誠氛圍達到最佳;以場景(Context)做導向最大化消除約束。
3個階段強調的主題都是“人才密度”“坦誠文化”“廢除約束”,遞進性地實現效果,構成了奈飛獨有的文化。
我認為真實的世界是灰度的,沒有絕對的白與黑。同樣的,世界上也沒有最完美的規(guī)則和流程來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只需將濫用政策的個例處理好,企業(yè)與員工就可以繼續(xù)前行。
至于“坦誠文化”,即優(yōu)秀的人聚在一起,所有溝通都直接坦誠,就容易降低溝通成本。同時,每一個人也更容易把幫助對方成長視為己任,那么相互之間可學習到的就有很多。
但坦誠也是企業(yè)文化建設中最難做到的,那么,奈飛是如何用反饋機制來保障坦誠?
答案是:4A+360。
4A即“4A反饋指導方針”。
Aim to assist(堅持的出發(fā)點):反饋的出發(fā)點必須是好的,不能發(fā)泄自己的情緒、故意傷害別人的感情或是挑撥離間。
Actionable(可行性):反饋必須基于接收者能如何用另一種方式做事,要具體可實施。
Appreciate(感激心):面對批判的時候,人的自然表現是防御或者找借口,我們每個人都會非常自然地保護自己的自尊和野心。但是,當你收到反饋的時候,你應該抑制自己的這種自然反應, 并且問自己:“我怎么才能通過認真聆聽、敞開胸懷、并放下自己的戒備心呢?”
Accept or discard(接收或放棄):在奈飛,你會收到很多人的不同反饋。你需要仔細聆聽、思考所有的反饋。你不需要去接受所有的意見,但是你可以表達自己的感謝。你和反饋給予者需要達成共識的是,要不要接受反饋的決定完全取決于你自己。
公司認可這種真誠溝通的機制只是第一步,隨著公司的增長、新人的加入和關系網的壯大,想要維持這種機制非常有挑戰(zhàn)。
另外,在奈飛的機制里,鼓勵每個人都能給任何同事反饋。經過一系列的實驗,我們總結出2個經常實施的反饋流程:
1. 實名反饋下的360度評估。
奈飛要求每個員工寫360度反饋的時候都要簽名。現在,每個奈飛的員工每年至少能收到10~40條個人對自己的反饋,我去年就收到了71條反饋。不僅如此,每當我收到反饋時,還會把這些反饋分享給團隊里的其他人。
這不僅僅強化了透明度,也讓團隊形成了一種“反向問責制”,團隊里的人能在老板表現差的時候指出來。
2. 實時反饋 Live 360s。
為了進一步加強公司溝通的透明度,奈飛開始做一些實驗,首先是我和直屬手下一起做了個集體的實時反饋。
后來,員工進行互相一對一地配對,然后在會議室中進行一對一溝通反饋。之后,團隊里的每個人會互換——速配版的反饋模式。最后8個人聚在一起然后分享我們剛剛自己都學習到了什么。
這些實時反饋效果非常好,因為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在團隊中的行為和表現負責。雖然奈飛平時的管理并無章法可循,每個人擁有極大的自由度,但每個人都肩負了對團隊的責任。
老板不需要告訴員工該去做什么,但如果員工做得不好,那么在這種實時反饋的“餐桌上”一切都會暴露無遺。
奈飛透露出來的行動宗旨其實就是——“自由與責任”?,F代企業(yè)文化的核心是人管人,但這個管人的人不是企業(yè)的管理者,而是員工自己。
“自由”與“責任”的核心就是要將權力還給員工,讓他們能夠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履行自己的責任。
可以說,奈飛的獨特文化引領著這艘大船一直行駛在成功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