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學 謝張麗
微課資源是未來教育行業(yè)的一種發(fā)展趨勢,合理地將微課資源應用于高中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可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提高教學效率。數(shù)學教師在使用微課資源時,常見的應用策略有創(chuàng)設解題情境、設置教學活動、加強課后反思等,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課程內容合理選擇,幫助學生拓寬解題思路,解決抽象數(shù)學問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強化教學效果,這也是筆者將要與大家分享的主要內容。
微課主要由教學視頻、素材課件、測試練習、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容組成。就目前而言,微課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實踐應用中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第一,以語言傳遞為主,如講授類微課等;第二,以直接感知為主,如演示類微課等;第三,以實際訓練為主,如試驗類微課等;第四,以引導探究為主,如自主學習類微課等。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微課的應用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第一,針對性訓練,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再利用微課對其進行針對性訓練,從而達到查漏補缺的教學目的;第二,提高教學效率,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可以將課堂上所講解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供學生課后學習,讓學生自行解惑,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為了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利用微課資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學科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解題思路。例如,教師在講解“三垂線定理”這一課程內容時,便可以有目的性地借助微課資源設置相應的數(shù)學活動。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三垂線定理”的基本概念,讓學生對這一定理有初步的了解,而后教師可以放映微課視頻,讓學生仔細觀察視頻中小棒與三角板斜邊的夾角的變化,讓學生分組進行試驗和探究,深刻理解三垂線定理的內涵,最后給學生布置與“三垂線定理”有關的數(shù)學習題,讓其進一步掌握這一定理的實踐應用,從而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例題如下:在圖1 的正方體A1B1C1D1—ABCD 中,求證:對角線B1D ⊥平面A1C1D。證明過程如下:如圖1 所示,連接B1D1,∵DD1⊥平面A1B1C1D1,∴D1B1是DB1在平面A1B1C1D1上的射影,又∵D1B1⊥A1C1(正方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由三垂線定理,∴DB1⊥A1C1,同理可證,DB1⊥A1B,∵A1C1與A1B 相交,所以有DB1⊥平面A1C1B。
微課雖然是一種近幾年才興起的一種教學方式,但與傳統(tǒng)授課形式相比,微課資源有著很多優(yōu)勢,不過若教師未能對其進行合理應用,所有數(shù)學知識都以微課視頻的形式進行講解,反而會出現(xiàn)反作用,因此教師還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微課資源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方式來完善傳統(tǒng)教學形式中的不足,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數(shù)學學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