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寧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腦出血患者中的急診護理路徑應用與效果。方法:選取于我院急診收入并治療的88例腦出血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和護理干預組,常規(guī)護理組給予出急診護理,護理干預組給予急診護理路徑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干預組護理質量和護理效果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經搶救后,護理干預組搶救成功患者42例,占比為95.45%,常規(guī)治療組搶救成功患者36例,占比為81.81%。結論:急診腦出血患者應用急診護理路徑的效果滿意,可明顯提高患者護理質量和護理效果評分、搶救成功率。
【關鍵詞】急診護理;腦出血;急診護理路徑;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152
腦出血是指原發(fā)性非外傷性的腦實質出血,又稱自發(fā)性腦出血,常見出血部位為大腦半球[1-2],患者一般無明顯癥狀,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頭暈、乏力等癥狀,患者發(fā)病后,癥狀在數(shù)分鐘內即可達到高峰,該病具有發(fā)病急,癥狀重,死亡率高的特點,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大量研究顯示[3],在患者發(fā)病后,給予患者及時的治療和有效的護理,可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不良癥狀的發(fā)生幾率,改善患者預后情況,提高患者生還率?;诖饲闆r,我院對急診腦出血患者中的急診護理路徑應用與效果展開了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04月至2020年04月,于我院急診收入并治療的88例腦出血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和護理干預組,每組各44例。常規(guī)護理組:男患者28例,女患者16例,年齡為31-88歲,平均年齡為(55.3±3.8)歲。護理干預組:男患者27例,女患者17例,年齡為31-84歲,平均年齡為(55.7±3.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常規(guī)護理組給予出急診護理,包括:遵醫(yī)囑給予藥物治療、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搶救等。
護理干預組給予急診護理路徑護理,方法如下:(1)在患者入院前,與院前搶救取得聯(lián)系,了解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用藥史、疾病史、過敏史等基本情況,從而減少院內分診時間。而后根據(jù)患者病情,為其準備相關治療藥物及搶救設備。(2)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立即為其進行血常規(guī)、心電圖等常規(guī)檢查,而后給予氧氣吸入治療、建立靜脈通路等護理,并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隨后通知醫(yī)生進行搶救。(3)心理疏導:患者因病情嚴重,故而極易出現(xiàn)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故而應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導,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提高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度。還應為患者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取得家屬信任,避免家屬干擾搶救過程。(4)配合搶救:①遵醫(yī)囑給予藥物治療,并關注患者用藥后病情變化,若出現(xiàn)異常癥狀,應立即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②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對于伴有嘔吐癥狀的患者,應立即為其進行呼吸道清潔護理,清除患者口腔內異物,避免窒息等不良事件的產生。(5)搶救后,應詳細記錄搶救過程,保證記錄的準確性,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待患者病情趨于穩(wěn)定后,即可將患者送至相關科室,轉運前,先與相關科室進行溝通,囑其做好準備工作,減少患者等待時間。轉運途中,應準備相關急救藥物及搶救器械,避免意外事件的產生,進而保護患者生命健康。
1.3評價標準
應用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4],每項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與護理滿意度成正比。記錄兩組患者搶救結果。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組護理質量和護理效果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搶救結果比較
經搶救后,護理干預組搶救成功患者42例,占比為95.45%;常規(guī)治療組搶救成功患者36例,占比為81.81%,(P<0.05)。
3? 討論
腦出血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及致殘率[5],若患者發(fā)病后,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搶救,則會導致病情迅速加重,進而威脅患者生命健康。本研究中,通過與院前搶救進行溝通,從而減少分診時間,確保患者治療時機;通過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導,從而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改善患者負面情緒;通過積極配合醫(yī)生進行搶救,從而降低不良事件的產生幾率,提高搶救成功率;通過實施安全的轉運護理,從而減少患者等待時間。故而,實施急診護理路徑,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情況,提高搶救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進而給予患者優(yōu)質護理服務,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急診護理路徑更為安全有效,可保障患者治療時機,降低死亡率,加快患者康復,縮短治療時間,進而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減少患者治療費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組護理質量和護理效果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經搶救后,護理干預組搶救成功患者42例,占比為95.45%,常規(guī)治療組搶救成功患者36例,占比為81.81%,表明實施急診護理路徑,有利于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預后情況,改善患者負面心理,進而保護患者生命健康,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綜上,在進行腦出血患者搶救時,實施急診護理路徑,具有顯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搶救效果,改善患者預后情況,加快患者康復,故應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王亞楠.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出血患者中的護理應用效果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2):113,138.
[2]胡桂丹.急診護理路徑在急診腦出血患者中的護理應用效果[J].健康必讀,2020,(23):78,84.
[3]李玉香,李振洋,胡周俊.急診快捷護理路徑對縮短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溶栓綠色通道停留時間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20,17(6):78-81.
[4]孟艷婕.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干預中的應用價值[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9,14(5):672-675,679.
[5]慈靜,胡偉.臨床護理路徑在右側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急診手術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1):169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