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美
【摘要】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帶來了一定的沖擊。針對高中生物教學,想要順應新課改要求,教師就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知識的教授?;诖耍疚闹饕治隽水斍案咧猩锝虒W的現(xiàn)狀,并進一步闡述了提升高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方法,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6-0098-02
當前,高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進而導致課堂教學出現(xiàn)了效率低、教學效果不理想等問題,而最為重要的就是不能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當下高中生物教學中,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新課改要求,所以,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科學的教學理念,然后針對各個階段的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
一、高中生物教學方法現(xiàn)狀
目前高中生教學模式有著局限性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較差,也難以調動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其一為傳統(tǒng)生物教學方法單一,傳統(tǒng)生物教學方法通常都是以教材為基礎進行教授,教師只能借助教材向學生傳遞知識,這樣固定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這種教學模式教師即為教學活動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聽講,沒有實現(xiàn)以生為本。教師通過講述讓學生理解學科知識,幾乎是課堂教學的全部,導致學生成績始終得不到提升;其二為學生興趣較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時代快速發(fā)展背景下顯得十分單調,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對生物知識學習產生厭煩心理。生物教師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只有重視基礎理論講解,學生才可以學到知識的本質,在講述完理基礎知識以后,就使用題海戰(zhàn)術,但這樣的方式會適得其反,根本不能直擊生物知識的本質內容,長此以往,教師也難以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學框架。高中生物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就是難以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所以當前高中生物教學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
二、探討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學方法
(一)借助微課進行預習引導
高中生物學科與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不同,其有著抽象性、復雜性以及煩瑣性特征,教材知識內容較為分散、枯燥,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有諸多不利點。因此,為加強學生對生物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對知識原理的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微課進行預習引導,全面挖掘和利用微課資源,然后依照當前高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整體劃分微課類型,實現(xiàn)微課資源定期發(fā)布。在此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可以構建完善的生物教學資源視頻庫,然后引導學生依照自身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中選擇適合的微課資源,之后再進行相關課程預習。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細胞的基本結構》這一內容中,教師可以依照教材內容中的教學目標整理和制作微課課件,如針對“細胞器”這一知識點,生物教師應根據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進行微課件制作。在制作過程中,需要重點突出細胞器的背景音樂設置,以此調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加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另外,為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細胞器知識內容的掌握和理解,生物教師制作的微課應重點體現(xiàn)出細胞器分泌蛋白與吞噬兩點,這是細胞器知識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高中生物教師在微課制作時,應將微視頻與微課課件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就可以快速掌握生物知識,有利于學生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正所謂:“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彼裕诟咧猩锝虒W中,教師需要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進一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鍵要點。一名學生如果具有問題求知能力,同時可以依照自己的思維特征提出問題,證明這名學生可以從多個層面和多角度思考問題,這對于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以及個性發(fā)展等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所以說學生具有問題意識十分重要。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影響酶活性的條件》這一內容中,A學生提出了高溫與低溫對酶活性影響不同,那么教材中的曲線圖是否正確呢?學生在思考之后指出了曲線圖的修改方式。而B學生又提出了酸堿度對酶活性影響的曲線圖也需要進行修改。當然,學生提出的問題并不一定全部準確,但學生可以證明自己具有發(fā)現(xiàn)問題和理解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活動中也成了主動參與者,這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問題的提出需要以學生積極思考為前提,學生的思維如果被激活,那么課堂教學氛圍就會被調動,大部分學生都喜歡在生動靈活的教學環(huán)境中接受新知識。另外,學生積極思考之后掌握的生物知識會刻印在腦海中,這與死記硬背生物知識效果更好。
(三)強化生物實驗教學,調動學生實踐的積極性
當前,國家對教育十分重視,即便是偏遠的農村中學,相關實驗設備也十分完善、齊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因為教師自身教學觀念尚未全面轉變,很多時候都認為實驗就是在浪費課堂教學時間,雖然也會進行實驗,但次數(shù)少之又少,甚至一學期只進行一兩次實驗,實驗環(huán)節(jié)基本上都是學生機械式地按照教師的指令進行操作,導致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目標難以全面體現(xiàn)。其實,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效的實驗不僅可以喚起學生對生物知識學習的熱情,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對生物問題深入思考,然后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高中生物教師需要科學開展實驗教學,同時引導學生觀察實驗過程,讓學生因為好奇心的產生而自覺動手,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這一實驗中,教師向學生提出引導性問題,即為:洋蔥的表皮該如何取下?在哪個位置取最好?為什么實驗要用紫色洋蔥?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會十分熱烈,一些平時不認真的學生也會認真仔細地操作和觀察,一旦實驗成功,那么他們的內心會十分開心。另外,除了規(guī)定演示實驗以外,高中生物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增加一些趣味性實驗,可以把生活中的材料作為實驗材料,如廣口瓶或新鮮樹葉來研究植物呼吸作用的條件;又如利用多種顏色的塑料片來研究DNA結構和DNA復制過程等。這些實驗都較為簡單,同時有著現(xiàn)象明顯的特征,能夠全面揭示生物活動的本質,在提升學生動手動腦積極性與課堂教學效率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優(yōu)勢。
三、結語
結合全文,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遵循新課改目標,課堂教學重視以生為本,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質水平,在教學過程中引進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這樣既可以方便教師教學,也有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另外,生物教師還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以此實現(xiàn)新生物教學模式與生物教學思維的改革轉型。
參考文獻:
[1]顧紅華.角色扮演教學法和高中生物教學的結合方法思考[J].考試周刊,2018(85).
[2]馬斌.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教學方法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8(25).
[3]陸建行.淺談高中生物課教學中如何實施發(fā)展性教育經驗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08).
[4]劉芳.淺談問題式教學法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運用及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46).
[5]王璟珺.高中生物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的注意事項及優(yōu)化思考[J].考試周刊,2018(29).
(責編 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