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策劃、統(tǒng)稿 肖松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孫云曉,在一次乘坐出租車時與司機聊天。司機得知孫云曉做的是兒童教育工作后,說:“老爺們兒還搞什么兒童教育?。俊睂O云曉問他:“你不管孩子的教育嗎?”司機不以為然地說:“教育孩子是媽媽的事,我就管掙錢?!痹谶@位的哥父親身上,我們或許可以看到不少家庭中父親缺失的縮影。而另據一項調查顯示,當被問到“你最想把心里話說給誰聽”這個問題時,只有7%的受訪者選擇了父親,63%的受訪者選擇了母親。這一現象同樣反映出當代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父親的缺失。
父愛、父教不可缺少也不能替代,父親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難以估量的影響,父愛關系著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但在當下的家庭教育中,父親缺席,父愛、父教缺失的情況依然很常見,家庭教育的現場常常只有母親在。一些父親成了“影子”,長年不在孩子身邊,或者在孩子身邊也并沒有用心陪伴。父親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被明顯低估,父親教育孩子的獨特作用被嚴重忽略,父愛、父教對孩子的深刻影響被長期忽視。因此,需要喚起家長們對父愛、父教的重視,要認識到父教不可或缺。
父教缺失會帶來哪些影響?父親在育兒方面有何優(yōu)勢?怎樣才能做個好父親?本期專題約請了有關專家來談談父親參與教育的積極性、重要性,同時也邀請了一些已為人父的作者寫寫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關于父愛、父教的具體故事,希望廣大讀者朋友們能從中得到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