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利
學生在進入小學之前, 并沒有接受過較為系統(tǒng)的語文學習,語文基礎薄弱,對世界和事物的認識并不成熟。因此,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結合小學生的特征,科學合理地整合教學內容,有效地發(fā)掘和利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元素,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和探究。另外,教師還必須要及時地對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和總結, 充分參考現有的教學經驗和先進案例,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手段, 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講解。 這樣, 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同時也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意義和作用
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所在。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情感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根據實際的語文教學主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結合學生的認知和情感來進行實際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安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從學生的情感入手來進行相關的引導和分析,鼓勵學生以語文教學內容為切入點來進行探索和探究。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及時地結合課堂教學反饋情況來進行教學方案的調整,利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手段開展情感教育,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情感、自我情緒調控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根據教學環(huán)境來進行自我調整,產生正確而積極的情感體驗。如此,能夠使學生在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的同時,形成健全的個性和人格。
小學階段學生的是非辨別能力相對較弱,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三觀。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學生雖然對新奇的事物和知識點存在較強的興趣,但自身的能力相對較差,很難按照教師的要求長時間地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更無法很好地調控自己的情感。因此,如果教師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引導,學生很容易對相關知識點產生錯誤的認知,并出現各種較為激烈的反抗情緒,對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入開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認知和理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加一些情感教育元素,多方面、多層次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與此同時,還需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交流空間,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認知來進行討論和探究,鼓勵學生不斷地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這樣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堂教學體驗和情感體驗, 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較為良好的價值觀和認知觀,進而為學生良好的人格品性和正確三觀的養(yǎng)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對策
(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全面加強情感教育,不僅能夠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同時也能夠達到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內心的目的。因此,在當下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對實際的語文教材進行深入的剖析和了解,充分挖掘教材當中所包含的一系列情感元素。然后,巧妙地借助互聯網絡和信息技術,搜尋一些與情感或主題有關的材料,將其和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整合有效地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在進行課文講解時,教師不僅要對重點段落進行全面的分析,還需要利用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來進行情感描述,鼓勵學生從字里行間體會和感受文章的深刻內涵,從而全面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另外,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入手,有針對性地引入一些學生較為熟悉的案例,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進行相關的分析和探究。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將教育和認知教育進行有機的組合,以文章的線索為切入點,鼓勵學生層層深入、不斷遞進地進行思考和學習。
(二)有效構建情感教育情境
情感是一種抽象而復雜的概念,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復雜多樣的變化。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材當中的情感和主題都會存在不同,雖然教師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講解,但是仍然無法使小學生很快地從課本的文字過渡到相關的情感。因此,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小學階段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思維特點,借助圖片、文字、聲音、動畫、視頻等元素,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構建集直觀性、趣味性、交互性為一體的教學情境。要充分利用時間體驗來激活學生的語文思維和語文情感,然后教師再進一步地結合教學的要求和目標來提出一些思考探究問題,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和理解來進行分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全面加強對學生課堂表現的關注,及時根據課堂教學進度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不僅能夠實現師生、生生情感的交互,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
(三)開展小組合作情感活動
小學語文教育出現較為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教師需要通過測試和交流的方式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心理發(fā)展情況,科學地將 6-8個學生劃分為一個合作學習小組。然后,充分考慮小組學生的情感差異和語文學習水平,為學生安排一系列的螺旋遞進式的任務和多樣化的情感教育活動,鼓勵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實踐活動過程當中。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實時地了解學生的情感變化,有效地利用各種不同的活動和方式向學生傳達不同的情感,并引導學生結合各方面的情況來進行討論和探究。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看待事物和世界的方法, 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正確的三觀。
綜上所述,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地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教學觀念,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眼光來對當下的語文教學形式進行全面的分析。在掌握實際的語文教學問題之后,教師需要結合階段性的教學要求和情感教育標準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和整合,利用多元化的教學元素來全面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然后,進一步地為學生構建語文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相關的環(huán)境和情感下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多樣化的情感教育實踐活動,鼓勵每一個學生積極地進行合作和實踐。這樣不僅能夠全面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全面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