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仕江
一、引言
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作為一種自覺的動機,它是對所從事的活動具有創(chuàng)造性態(tài)度的重要條件,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有興趣時,他就把自己的注意力經常集中,因此興趣是人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完成課的任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目的及意義
體育課作為學生在校學習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它的健身功能,以及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發(fā)展心理健康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為了使學生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體育教師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體育課,使學生每上一次課都有收獲。因此,初中體育課興趣的激發(fā)就是要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激勵和發(fā)揮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學生參加體育課的積極性,我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組織與實施
在教學中針對初中學生特點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為主,激發(fā)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說“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在發(fā)揮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自我設計與評價、自主學習與控制、相互合作競爭與創(chuàng)新的能力。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重“教”輕“學”、重“講”輕“引”的弊端,通過“導”和“引”,把對學生活動的控制轉化為學生的自我控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的全過程。
(二)認真上課,突出實效
1.課堂訓練中要有汗水
所謂“汗”,當然也就是要讓學生在體育課中出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汗”代表學生一節(jié)體育課的運動量或者運動強度。如果在一節(jié)體育課中,學生沒有出汗,最起碼我們可以說這節(jié)課的生理負荷的量或者生理負荷的強度不夠。如果生理負荷的量或強度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學生就達不到體育鍛煉的目的。
2.要在課堂教學中學會一種技能——“會”
在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是一節(jié)成功的體育課乃至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所謂“會”,不但是指要使學生學會某一項動作技能,還應使學生學會通過各種體育運動形式鍛煉身體的方法。比如說,如果是一節(jié)技能學習課,那么就應使學生掌握動作的技術要領和練習方法;如果是一節(jié)游戲課或者體能發(fā)展課,就應使學生在達到鍛煉身體目的的基礎上,學會通過這些游戲等形式鍛煉身體的方法。
3.要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這里所指的“樂”,不單是指要使學生在體育課上,在運動中得到快樂,還指學生要樂于學習,也就是說應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教師主動地教,學生勉強得學。這也是上好一節(jié)體育課最重要的一點。如果學生樂學,那么,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他都會主動通過體育運動去鍛煉身體。
(三)師生和諧,激發(fā)興趣
1.情感的交流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師生間無時不在進行著微妙的情感交流,學生的情感自始至終都伴隨著教學的各個階段?!币蚨處熢诮虒W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表情;或一個眼神、一句話都直接影響著和諧的氣氛。
2.自尊心的培養(yǎng)
教師要理解學生的自尊心,循循善誘,少批評,多表揚,特別是對于身體素質較差,膽子小的學生尤為重要。當他們完成動作稍有進步(即使是失敗的)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哪怕只是點點頭,學生的精神上都會感到滿足,提高他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增強學習的信心。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具體表現(xiàn)為向師性和向生性。這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蘇霍姆費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教師在教學中,從愛護學生出發(fā)才能客觀地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使他們能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特別是對一些“問題學生”,教師只要把全部的愛心獻給他們,對他們給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時刻關注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和表揚,就能把問題學生轉變過來
4.全面了解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fā)
教師必須全面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個性,從學生的實踐出發(fā),進行因材施教,才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對象不“知”,則教育無的放矢,徒勞無益,若“知”之膚淺,則教育缺乏力度,難有成效。只有“知”之深刻、全面,才能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在“知”學生個體的基礎上,還要“知”學生群體,如班級特點,全體學生整體素質等均應心中有數(shù),把個體和群體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采取“子深其深,淺其淺”,即深者增加,淺者減少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靈活,激發(fā)興趣
1.善用“比較法”
例如教學生立定跳遠時,一般學生開始時做不好擺臂、收腹、蹬腿動作姿勢。如果教師光說這個學生做對了,那個學生做錯了,那么做對的學生聽了很得意,錯了的就不感興趣,特別是這種重復指點次數(shù)過多時,會導致學生喪失信心。如果教師采用正誤比較的方法,叫做得好的同學先做,記住要領:“一擺、二蹲、三起跳”,再請做得不好的同學模仿、體會一次,然后再講解,進行比較,這樣,學生主動練習的積極性會高起來。
2.巧用“競賽、游戲法”
迎面運球接力,把學生分為人數(shù)相等的兩隊,每隊再分為A、B兩個小組,兩隊的兩組成縱隊面向場內分別站于兩底線后迎面站立,兩隊的A組排頭先持球。游戲開始,持球隊員首先用行進間高運球的方式將球交給本隊B組排頭,然后自己排到改組末尾,B組排頭接球后又快速運球交給A組第二為同學,如此循環(huán)直到本隊每人輪完一次,先輪完的隊為勝,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又熟悉了球性。
四、綜述
綜上所述,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提供發(fā)揮他們潛能的空間,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有參與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fā)展。因此,體育教師更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及時更新觀念,挖掘學生的潛力,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與愛好,為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形成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培養(yǎng)和利用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并合理的運用到教學中去,就會給學校的體育教學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為體育事業(yè)增加一份光彩,一份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