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玲
“核心素養(yǎng)”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新時代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2011年版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10個核心素養(yǎng),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其中數感,包括能估計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解釋,而在課程內容的數與代數方面明確指出要加強估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加強小學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是新課程的革新體現,也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載體。它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幫助我們自由靈活地用多種方法思考問題,其結果能評價、監(jiān)控筆算的得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小學生認知度較低,而數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所以對他們來說理解數有些困難,學習估算則有助于小學生建立良好的數感,比如一個人如果在刷牙時不關水龍頭要浪費7杯水約有1升,那么,請估算下你們一個班級一天會浪費多少水?全校一天呢?全國呢?這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學生也對這個大數有了更感性深刻的認識。估算還可以增強對自身行為的規(guī)劃,學生在準備做某件事的時候,通過初步的估算推測活動的可行性,并合理規(guī)劃安排,比如寫完作業(yè)要多長時間,幾點起床能按時到達學校等等。
估算在方方面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那么小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當中,應當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呢?
一、突出估算的重要性和優(yōu)越性,培養(yǎng)學生對估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金鑰匙。估算在日常生活雖然應用廣泛,但教師往往忽視估算方面的教學,學生又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學生并沒有意識到估算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正如華羅庚所說,“人們對于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懂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脫離實際?!苯處熢诮虒W過程當中多舉一些實例,讓學生意識到估算在現實生活當中的實際應用,感受到生活離不開估算,比如我們去超市買東西,雖然不記得每一件商品的具體價格,但也記得大約的價格,付款后發(fā)現,實際收款價格比自己預估的價格高出來不少,核對購物小票發(fā)現,7元多的商品被收了70多塊錢,估算一些幫助我們及時挽回了自己的經濟損失,還有估計校園里某一棵樹的高度,去餐廳點餐時預先估計好餐費以免超出預算,付款時才發(fā)現自己錢沒帶夠等等,讓學生意識到其實生活中處處用得到估算的技巧,以此點燃學生學習估算的興趣。
其次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學生一看到題目就會運用精準性較強的筆算,所以教師可設計一些題目讓學生分別通過筆算和估算的方法進行解答,比如比較 和 的大小,學生會發(fā)現精準計算很麻煩,而通過估算發(fā)現 比 大,而 比 小,所以 比 要大,這樣簡潔明了,學生很快就能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節(jié)省了時間和精力,提高了做題的準確率和效率。教師要注意把握時機,通過鮮明的對比讓同學們感受到估算的優(yōu)越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運用估算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習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估算的能力不是一兩節(jié)課就能培養(yǎng)的,教師要在平時的授課中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不斷滲透啟發(fā),加強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長時間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估算訓練。估算的題材很豐富,教師要善于發(fā)掘,將其有目的地融入到教學過程的一個個小細節(jié)中。
三、加強估算訓練,培養(yǎng)學生掌握估算的策略
為幫助學生熟練掌握估算的策略技巧,教師要提供充分的估算訓練機會,開展基礎性練習以及綜合性練習?;A性練習一般在教授新知之后,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掌握技能。教師在設計練習的過程中要注重練習形式的多樣化,如填空、選擇、辨析等等,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讓學生在練習中不斷強化掌握,此外還要注重與其他數學知識之間的互通結合。而綜合性練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常見的綜合性習題類型有操作實踐型,探究實踐型以及社會調查型。
通常情況下,當我們不能得出精算的結果或者不需要得出精確結果,又或者需要對精算結果進行正誤判斷時,可以使用估算的方法。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估算常用的幾種方法有以下幾種:1.四舍五入法,即尾數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入進去,取整十或整百數進行計算。比如29×51≈30×50;2.進一法,即在每個數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數進行計算。比如29+8+15+24≈30+10+20+30=90;3.去尾法,即把每個數的尾數去掉,取整十、整百數進行計算。
此外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估算有時單獨使用,而有時估算和口算、筆算是相結合的,它們之間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教師要提供給學生這樣的體驗機會,感受綜合應用的高效,培養(yǎng)學生運用估算與精算結合的策略。
四、進行方法指導,引導學生靈活應用估算
學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并不難,但是靈活運用估算策略卻并不容易。估算策略的多樣化是估算學習的一大特征,學生選取不同的方法思考往往會得到不同的答案。所以教師要提醒同學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合適的估算單位,積極引導學生如何靈活地選擇和運用估算方法,結果合理即為正確。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題目的要求,讓學生對不同的答案展開討論,通過歸納和類比認識到什么情況下往大了估,什么情況下往小了估,引導他們選擇正確的估算策略,避免造成學生的思維僵化。
總而言之,從短期層面來看,估算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長期層面來說,估算促進學生思維的靈活發(fā)散與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幫助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認知結構。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多多思考鉆研,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激發(fā)學生對估算的興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估算的魅力,找到估算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習慣,并且努力創(chuàng)造有關估算的教學資源,加強對學生的估算訓練和方法指導,讓學生掌握估算的技巧并學會將其靈活應用到實際的問題解決當中,同時從學生的反應反饋中不斷調整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提高小學生的估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