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鄧州市中心醫(yī)院(474150)呂繼輝
慢性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危重病癥,病死率高,約有一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于心律失常[1]。因此,臨床在糾正心衰時應同時有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以控制病情發(fā)展,改善預后。目前,臨床尚無改善心功能同時有效抑制心律失常的藥物。β受體阻滯劑是治療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藥物,比索洛爾是一種高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能降低交感神經(jīng)效應,減輕心律失常[2]。胺碘酮能擴張血管,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從而達到改善心律失常的效果[3]。本研究選取64例慢性心力衰竭并發(fā)室性心律失?;颊?,分組治療,旨在探討胺碘酮聯(lián)合比索洛爾的治療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選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慢性心力衰竭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4例,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聯(lián)合組和參照組,各32例。參照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41~66歲,平均年齡(53.45±6.13)歲,病程3~5年,平均病程(4.23±0.36)年;聯(lián)合組男21例,女11例,年齡42~67歲,平均年齡(54.36±6.15)歲,病程3~5年,平均病程(4.32±0.24)年。兩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病程)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NYHA分級)Ⅱ~Ⅲ級,左室射血分數(shù)<50%;室性早搏>30個/h或成對室性早搏及非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②排除標準: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電解質(zhì)平衡、酸堿平衡紊亂引起心律失常;長QT綜合征。
1.3 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抗心衰治療,應用地高辛、利尿劑等常規(guī)藥物。
1.3.1 參照組 采用比索洛爾(北京華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132)治療,口服,1.25~2.5mg/d,2周后劑量加倍,直至5~10mg/d,且保持靜息時心室率≥55次/min。
1.3.2 聯(lián)合組 采用胺碘酮[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3254]聯(lián)合比索洛爾治療,比索洛爾治療方法同參照組,胺碘酮口服,0.2g/次,3次/d,1周后減為0.2g/次,2次/d,1周后再減為0.2g/次,1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
1.4 療效判定標準 ①心功能療效判定標準:參照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心功能無改善或惡化為無效;癥狀體征有所改善或心功能改善1級但未達到Ⅰ級為有效;達到心功能Ⅰ級,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或心功能改善2級為顯著好轉(zhuǎn)。②心律失常療效判定標準:根據(jù)24h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結(jié)果,頻發(fā)室性早搏數(shù)量平均減少≥70%或連發(fā)減少≥90%為有效;未達到以上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著好轉(zhuǎn)+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療效,包括心功能改善、抗心律失常療效。②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心率、QT離散度、左室射血分數(shù)。③不良反應。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21.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心率、QT離散度、左室射血分數(shù))(±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療效、不良反應)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附表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QT離散度、左室射血分數(shù)比較(±s)
附表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QT離散度、左室射血分數(shù)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心率(次/min) QT離散度(ms) 左室射血分數(shù)(%)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組 32 132.15±19.13 100.12±12.36 61.75±5.16 41.23±3.25 39.24±9.16 54.78±6.75參照組 32 132.78±20.12 118.16±17.16 62.16±6.42 46.78±3.16 39.54±9.53 44.67±6.54 t 0.128 4.826 0.282 6.926 0.128 6.085 P 0.898 <0.001 0.779 <0.001 0.898 <0.001
2.1 療效 心功能改善:聯(lián)合組顯著好轉(zhuǎn)16例,有效12例,無效4例;參照組顯著好轉(zhuǎn)7例,有效14例,無效11例。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87.50%高于參照組65.6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67,P=0.039)??剐穆墒С/熜В郝?lián)合組有效29例,無效3例;參照組有效21例,無效11例。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90.63%高于參照組65.6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851,P=0.016)。
2.2 心率、QT離散度、左室射血分數(shù) 治療前,兩組心率、QT離散度、左室射血分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參照組相比,聯(lián)合組治療后心率較低、QT離散度較低、左室射血分數(shù)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附表。
2.3 不良反應 聯(lián)合組惡心1例;參照組頭暈2例。聯(lián)合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13%與參照組6.25%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0,P=1.000)。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fā)展,慢性心力衰竭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比索洛爾是一種β受體阻斷劑,屬于Ⅱ類抗心律失常藥物,能抑制交感神經(jīng)興奮作用,改善心室率變化,還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細胞,促進心肌代謝,進而改善心臟功能[4]。胺碘酮具有多種藥理作用,能延遲心肌組織動作電位,從而消除折法激動,還可擴張冠狀動脈,促使心肌供血增加,進而改善心律失常,同時抑制鈣、鈉、鉀離子通道,延長心室肌傳導,改善血流動力學,提升心功能[5]。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聯(lián)合組心功能改善總有效率87.50%、抗心律失??傆行?0.63%均高于參照組(P<0.05),與參照組相比,聯(lián)合組治療后心率較低、QT離散度較低、左室射血分數(shù)較高(P<0.05),提示胺碘酮聯(lián)合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心律失常。此外,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提示慢性心力衰竭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聯(lián)合比索洛爾治療,安全性高。
綜上可知,胺碘酮聯(lián)合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心律失常,安全性高,臨床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