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平
松山芭蕾舞團演出《白毛女》劇照
一
前段時間,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在東京高唱中國國歌和采取活報劇式的演出聲援中國抗擊疫情的視頻,在中國引起強烈反響。筆者看后深受感動,勾起了許多回憶。
松山芭蕾舞團前掌門人清水正夫是我第一次踏上日本國土就結(jié)識的老朋友,距今已50多年。1969年5月25日華燈初上時分,我作為新華社和外交部聯(lián)合派駐日本的記者,偕同中國駐東京貿(mào)易聯(lián)絡(luò)處的趙自瑞同志,乘坐漢莎航空的班機飛抵東京羽田機場。一出關(guān),我們便受到數(shù)十名日中友好團體的代表和友好人士的熱烈歡迎,清水正夫就是其中之一。
我心里很清楚,那么多朋友到機場來歡迎我們,不是歡迎我們個人,而是把我們看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那時,中日邦交尚未恢復,日本不承認中國。因為“文革”,我赴任的時候,通過民間渠道在東京建立的貿(mào)易聯(lián)絡(luò)處和記者站總共只剩兩個人留守。我們此去,等于中國駐東京人員增加了一倍。日本朋友聽說后很振奮,這是他們翹首以待的。
清水正夫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十足的紳士,文質(zhì)彬彬,溫良平和。我們緊緊握手,頓時感到了相互的溫度,生出相見恨晚之感。
此后,清水正夫常常到我們的駐地來,通過我們與中國聯(lián)系文化交流事務(wù)。他有一個特點,每次來訪,都提著一個叫“風呂敷”的日式包袱,里面裝著一盒給我們的點心。我們婉謝,他卻全然不理會我們的意見,堅稱這是日本的傳統(tǒng)習慣。
隨著相互交往的增多,我們之間的了解不斷加深,清水正夫與松山樹子夫婦的松山芭蕾舞團,成了我們共同的話題。
二
松山芭蕾舞團長期致力于促進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和友好關(guān)系的發(fā)展,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就開始與中國交流。該團于1955年將《白毛女》改編為芭蕾舞劇并在日本首演,是世界上第一個將中國電影《白毛女》改編為芭蕾舞劇的藝術(shù)團體。
1952年秋天,清水正夫在東京江東區(qū)的一個小會堂里看到了電影《白毛女》,深受感動,便竭力推薦松山樹子也去觀看。當時,清水正夫激動地說:“這部影片好極了,這將對日本的婦女解放運動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彼缮綐渥訌膶I(yè)的角度評稱:“故事情節(jié)具有明顯的序、破、急,主人公喜兒的黑頭發(fā)一下子變成白發(fā),很適合于改編為芭蕾舞?!眱扇硕啻稳タ措娪啊栋酌罚詈鬀Q定用自己的力量將其改編為芭蕾舞,搬上日本的舞臺。
周恩來總理與3個“白毛女”:左二王昆、右二松山樹子、右一田華
經(jīng)過兩年多的艱苦創(chuàng)作,1955年2月12日,芭蕾舞劇《白毛女》終于在東京日比谷公會堂上演。扮演喜兒的松山樹子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難掩心中的激動。她說:“我還很清楚地記得芭蕾舞《白毛女》的首演,我親自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我只是拼命地跳舞。謝幕的時候,觀眾的掌聲經(jīng)久不息。我看到前排的觀眾臉上都淚花閃閃,有的甚至大聲地哭了起來,臺上的演員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都噙著眼淚謝幕?!?/p>
1955年,松山樹子應(yīng)中國文聯(lián)主席郭沫若邀請來中國訪問。其間,周恩來總理會見了松山樹子一行,還特地邀請我國在歌劇中扮演白毛女的王昆和在電影中扮演白毛女的田華參加這次會見。中日兩國3位扮演白毛女的演員歡聚一堂,在中日藝術(shù)交流史上譜寫了一段佳話。
松山女士還生動地描述了她和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會見的情景:1955年中國國慶節(jié),我收到了中國總理周恩來發(fā)來的參加國慶節(jié)宴會的邀請。當宴會進入高潮時,周恩來總理突然對外國記者團說:“現(xiàn)在宣布一件重要事情?!贝蠹叶家詾橛惺裁创笫?,氣氛有點緊張。只見周恩來總理領(lǐng)著兩位漂亮的中國婦女走到我面前,突然停下來,指著我說:“朋友們,這里有3位‘白毛女’,這兩位是演歌劇《白毛女》的王昆女士和電影《白毛女》的田華女士。這兩個‘白毛女’加上演芭蕾舞的‘白毛女’,就是3個‘白毛女’?!?/p>
1958年,在兩國未恢復邦交的形勢下,松山芭蕾舞團來中國演出,曾遭到一些人反對。面對這些,他們毫不動搖,堅信日中這兩個鄰國絕不會永遠被隔絕,毅然沖破阻力,帶著在中國幫助下修改過的《白毛女》,踏上中國的大地。芭蕾舞劇《白毛女》使中國觀眾第一次從芭蕾舞劇中看到了白毛女的形象。該劇先后在北京、重慶、武漢、上海等地演出,引起了轟動。主演松山樹子因此被稱為芭蕾白毛女的“祖師奶奶”。
1964年9月22日到12月12日,松山芭蕾舞團一行50人進行第二次訪華演出,共演出38場。
他們在人民大會堂演出時,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國家領(lǐng)導人出席觀看并接見全體演員。
清水正夫告訴我,他曾4次見到過毛主席。第一次是1964年秋天,松山芭蕾舞團應(yīng)邀訪華演出期間。10月1日中國國慶節(jié)那天,他有幸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看了國慶游行。在天安門城樓上,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了中國人民的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
11月3日,松山芭蕾舞團在人民大會堂三樓小禮堂為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領(lǐng)導人演出了芭蕾舞劇《祇園祭》。演出休息時,毛澤東會見了清水正夫和主要演員松山樹子。清水正夫坐在毛澤東的身邊,毛澤東親切地向他敬煙,從不吸煙的清水正夫接過毛澤東遞來的“熊貓牌”香煙,感到非常榮幸。毛澤東說,你們演出的芭蕾舞劇內(nèi)容很古老,但與日本目前的狀況很相似。文藝要尊重傳統(tǒng),但貴在創(chuàng)新。清水正夫?qū)γ珴蓶|說,我們經(jīng)常學習《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并用以指導我們的藝術(shù)。毛澤東聽后笑了。
松山樹子回憶道:“在和毛主席交談過程中,他多次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是老前輩了’!毛主席稱我們?yōu)槔锨拜叄覀兒茈y為情。我想,這是因為中國從這一年開始,全面開展了京劇現(xiàn)代化和古典藝術(shù)的改革,而我們則已經(jīng)把《白毛女》改編成了芭蕾舞,所以才稱我們?yōu)槔锨拜?,以此來鼓勵我們吧!?/p>
1971年10月,清水正夫率團第三次訪華。當時,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總理抽出時間,約同柬埔寨貴賓及在北京訪問的幾位日本朋友一起觀看了《白毛女》演出,并接見全體演員。清水正夫夫婦相當感動。此行,他們還到上海訪問,與上海舞蹈學校《白毛女》劇組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
三
松山芭蕾舞團除了積極訪問中國,還盡心盡力為中國訪日文化團體做好服務(wù)。
1972年7月10日,中日友協(xié)副秘書長孫平化率領(lǐng)的由210名團員組成的上海芭蕾舞團踏上日本國土。派此團訪日是那年中日民間交流的重頭戲,年初就定下來了。有趣的是,此團7月4日從北京出發(fā),經(jīng)由廣州、香港時,日本政局發(fā)生了戲劇性變化,佐藤榮作下臺,田中角榮當上了首相。田中角榮上臺伊始,就公開表示了實現(xiàn)日中邦交正?;囊庠浮C珴蓶|、周恩來立即做出積極回應(yīng),指示孫平化團長和中日備忘錄貿(mào)易辦事處駐東京聯(lián)絡(luò)處首席代表肖向前,要在上海芭蕾舞團在日期間完成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wù),即設(shè)法與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和外相大平正芳直接接觸,轉(zhuǎn)達周恩來總理“歡迎田中首相訪華,商談中日邦交正?;瘑栴}”的邀請。
這樣,上海芭蕾舞團這次訪問就成為日本媒體關(guān)注的焦點,日本電視、報紙連日追逐報道,上海芭蕾舞團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成了“芭蕾外交”的大新聞。上海芭蕾舞團的《白毛女》和《紅色娘子軍》就是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上演的。從7月14日開始首場演出,場場爆滿,引起強烈反響,獲得巨大成功。劇團原本預(yù)定在日本逗留33天,后應(yīng)主辦單位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xié)會和朝日新聞社的要求延長了3天,訪問了東京、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5個城市?!爸袊爬傩L”席卷了日本各大城市。
上海芭蕾舞團在日期間,松山芭蕾舞團全員總動員,為其提供了無私的幫助,并向上海芭蕾舞團開放全部練功場地。從東京到神戶,清水正夫全程陪同。他一反常態(tài),在臉上留起了胡子,動情地說:“不親眼見到日中邦交正?;筒话押庸蔚??!痹谏虾0爬傥鑸F下榻的東京新大谷飯店和演出地,日本右翼團體的宣傳車開來開去,高音喇叭里哇哇亂叫。日本朋友和華僑組織了強有力的隊伍,日夜防守,保護上海芭蕾舞團演出的正常進行。為防右翼分子扔燃燒彈,清水正夫的兒子清水哲太郎等芭蕾舞演員都穿著《白毛女》中的演出服,化好妝,戴著手套,提著浸過水的毛毯,隨時準備應(yīng)付意外。松山芭蕾舞團不少團員在演出現(xiàn)場待命,隨時準備做替補參加演出。后來,周恩來總理在北京宴請清水正夫時,專此向他道謝,并對所有在座者說,不要忘記松山樹子是芭蕾舞改革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始者。
在我的印象中,清水正夫不僅是藝術(shù)家,還是卓越的學者和社會活動家,他生前曾任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清華大學客座教授、日中友好協(xié)會全國總部副會長、日中文化交流協(xié)會顧問、東京都日中友好協(xié)會副會長、日中友好會館理事、日本武術(shù)太極拳聯(lián)盟副會長。他幾十年如一日,熱衷于同中國的友好來往和文化交流,來訪中國逾百次,率團訪華演出15次,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史留下了精彩的篇章。2004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授予他“文化交流貢獻獎”。
松山芭蕾舞團在人民大會堂演出時,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lǐng)導人出席觀看并接見全體演員
左為森下洋子,中間為清水哲太郎,右為王泰平
松山芭蕾舞團作為中國人民全天候的朋友,受到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屆領(lǐng)導人的接見。
如今,松山芭蕾舞團創(chuàng)始人清水正夫和松山樹子雖已作古,但薪火相傳,后繼有人,清水正夫的兒子、著名芭蕾舞演員清水哲太郎承繼了父母的事業(yè),成為松山芭蕾舞團的總代表。他16歲時赴中國學習音樂指揮,也就是從那時起,與中國結(jié)下不解之緣。關(guān)于與中國之間的藝術(shù)交流,清水哲太郎說:“中國擁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對我們來說,是家人一樣的存在。但日本人在明治維新時期傾心于西方文化,有過一段歧視中國人的歷史。這段歷史由我們來背負,我們想傳達的信息是,希望通過藝術(shù)向中國的各位明確呈現(xiàn)日本人的原罪,從而得到中國人的信任。另外,我們還希望與中國的藝術(shù)界攜手并進,共同創(chuàng)造偉大的成就。作為出發(fā)點,我們進行了《白毛女》的演出。《白毛女》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藝術(shù)作品。我們希望以此為核心,與中國人攜手共創(chuàng)未來?!?/p>
清水正夫的兒媳、清水哲太郎的夫人森下洋子擔任了松山芭蕾舞團的團長。她3歲開始學習芭蕾,15歲就演完《天鵝湖》全幕,1971年加入松山芭蕾舞團并師從著名芭蕾舞蹈家松山樹子,1974年和清水哲太郎合作參加瓦爾納國際芭蕾舞大賽獲得金獎,1997年成為日本最年輕的女性“文化功勞者”,是集“勞倫斯· 奧列弗獎”和世界芭蕾比賽評委等無數(shù)榮譽于一身的世界級芭蕾舞藝術(shù)家。森下洋子已經(jīng)在舞臺上演出了半個多世紀,是一位視芭蕾舞為生命的偉大女性。她看似嬌小,但一踏上舞臺就能迸發(fā)出強大氣場;她看似柔軟,但每一次旋轉(zhuǎn)都極有力,跳躍都極精準。如今,這位“芭蕾女神”已年過七旬,依然能跳最動人的《白毛女》。
清水哲太郎與他的妻子森下洋子接掌松山芭蕾舞團之后,繼承父母的精神,一絲不茍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廣撒友誼的種子,使該團成為日中友好的播種機,一棵偉岸的日中友好常青樹。
2018年9月,清水哲太郎和森下洋子夫婦應(yīng)邀出席在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jié)40周年大會,我與他們相隔數(shù)年后又重逢了,同桌共飲,暢敘舊誼,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此時此刻,當我想到松山芭蕾舞團前段時間為中國人民送來的慰問和祝福,我要向他們深深地鞠一躬,道一聲“謝謝”。同時,我也衷心祝愿松山芭蕾舞團和團里每一個人身體健康,事業(yè)發(fā)達,不斷創(chuàng)造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