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尹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逐步發(fā)展也促使老師不斷改變和完善教學方法,堅持學生主體地位,深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來確定自己的教學進度。所以說,在物理課程中進行例題教學是一個尤為重要的內容。通過講解例題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物理課程學習的概念、公式等,并讓學生把對例題的理解應用于做題過程中。這樣也能提高物理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升物理教學水平。本篇文章就旨在談論物理例題教學的方法及拓展,從例題教學真正落實到物理教學。
關鍵詞:物理例題教學;拓展
物理屬于一門自然科學課程,在眾多理科科目中物理難度系數(shù)最高,所以說單純的死記硬背并不會提高物理成績,就算是把課本背下來了,遇到題目時還是一頭霧水。大多數(shù)同學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就算上課認真聽,能聽懂,但是在做題時還是不會。因此,這也就談到了物理例題的教學,因為不同類型的例題涵蓋不同方面的知識點,教師在講解時無疑也給了學生一個復習知識的機會,同時,教師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講解例題,這樣學生也能從多角度思考,從而產(chǎn)生對物理課程的興趣,進一步提高物理科目的成績。
一、花時間審題,抓住重點
無論做什么題首先都要遵循一個規(guī)律:審題。有很多物理題是為了鞏固學生的知識點而設計的,有一些在題目上則可能會設有圈套,只有學生在認真審題的情況下,才會減少錯誤的發(fā)生,因此老師一定要留時間讓學生進行獨立審題,可以讓學生圈出題干上的重點或者是雙面性說法來引起重視。審題也是一門藝術,需要學生抓住題目要求和重點,精準分析理解題意,并能讀出題目中蘊含的物理知識或考察范圍,將課本內容與習題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才能更好的解題。例如,在講解八年級"壓力與壓強"這節(jié)課的例題時,題目中說到"兩個形狀、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實心物體放于桌面,而兩物體接觸桌面的表面積不同",這時來比較壓強壓力的關系,我們不妨圈出題中"壓力壓強"為重點,審題后根據(jù)兩物體的條件得出它們所受壓力相同,根據(jù)公式P=F/S,才能得出兩者的壓強大小比較。
二、換角度看題,創(chuàng)新思維
因為一個例題的講解,不只是一種方法就能解決,不同的角度的思考能得出不同的解題方法。換個角度觀察例題,學生的思維也會更加開闊,也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找到與課本上解法不同的其他方法,創(chuàng)新性思維更多的是擁有積極開放的心態(tài),找出更加簡便的解題方法,收獲喜悅和滿足感。例如在八年級學習"電路的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時,教材中的例題是按部就班的先求串聯(lián)分去的電壓,再求燈泡正常工作的電流,然后根據(jù)公式電阻等于電壓除以電流即R=U/I,才能求出分流的電阻。教師不妨引導學生換一個角度解題,比如先求電路的總電阻,那么分流電阻就等于總電阻減R2,從而也能進一步簡單的求出分壓電阻。從這來看,換角度思考得出的解題方法,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同時可以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對例題求解的興趣。
三、多動手做題,借鑒學習
俗話說得好:"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無論老師在課堂上對例題進行怎樣的講解,學生聽是聽了,但卻不一定就記在心里了,而親自的動手計算做題,能夠鞏固在課堂上對于例題求解的印象,進一步把相關知識內化于心中。因為物理學科考查的題型多樣,選擇題、探究題還有綜合應用題,老師一定要帶著學生把這些題型見識一遍,然后多動手做題,不需要"量"多,但需要"量"精。在面對老師的例題求解時,學生可提前在作業(yè)本上寫出自己的過程,做到心中有數(shù),若有老師指定同學上黑板演板時,可觀察其他同學的解題步驟,看他們的做法與自己是否相同,進而思考物理例題求解時的多種方法,也只有不斷地借鑒學習才能促進自己的進步。所以,老師在看學生的求解過程時一定要把好關,發(fā)現(xiàn)學生的解題步驟存在問題時及時糾正,同時,老師在講解時一定要指出最容易出錯的地方,讓學生在今后的解題過程中注意。
四、要做好拓展,延伸探究
在物理例題教學中,老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總結歸納物理的題目類型、解題步驟、做題方法以及解題規(guī)律等,而且還要開拓新思路,讓學生在常規(guī)的解題方法上探索一題多解的新方法,或是例題變形后又會以哪種形式出現(xiàn)考查,或是例題與其他知識點結合后又該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求解諸如此類。教師在進行例題講解后要做好拓展,也就是引申出新的題型進行探究,因此提前的準備才能夠提高解題的速度與效率。例如,在高中必修一課本中學習"曲線運動"時,關于物體運動的加速度,通常會采取不同的出題方法考察學生的掌握情況,"質量為m的汽車以恒定的功率p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汽車勻速運動時的速度為v1,則當汽車速度為v2時,汽車的加速度是多少?"針對這個題目進行分析,因為汽車功率一定,但速率不同,牽引力不同時汽車的加速度也就不同。由此來根據(jù)加速度的變形可進行求解,采用"特殊值帶入"的方法,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
五、勤反思總結,真正落實
"善于反思者才為智者。"學生在經(jīng)過例題的學習之后,學會反思和總結才是最務實的做法,及時歸納例題的不同類型,并反思從題目中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以及針對不同類型的題目應該采用什么不同的方法才能使解題過程更加簡便等。老師及時提醒學生做好歸納,把例題的講解時不同過程烙印在心中,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也才能真正的讓知識落實到他們心中。只有學生能從物理例題總結中有所獲,也才能不斷提高物理成績。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物理例題教學中,老師一定要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法,鼓勵學生堅持自我,讓學生學會獨立審題、看題、做題、檢驗、挖掘思路、反思總結。無論如何,在例題教學的拓展過程中,要讓學生看到自己思維的創(chuàng)新,看到自己能力的提升。因為物理的例題讓他們真正的體會到物理的學科素養(yǎng),尋找解題的思路也讓他們自己有不同于常人的解題方法,直接優(yōu)化了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滿足了不同的教學實際與需求,讓學生根據(jù)物理例題的求解方法真正把物理這門學科放在心上。
參考文獻:
[1]劉白生.物理教學中要注重典型例題的引申和拓展[J].物理通報,2019(10):65-68.
[2]李承先.拓展課本例題教學功能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益[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0(10):17.
★ 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規(guī)劃課題《 課堂例題教學六字法》項目編號:GH-19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