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祥
摘 要: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與學生溝通互動中有一定的角色優(yōu)勢。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呢?本文筆者以心理輔導師與班主任雙重角色的中職班主任工作實踐來闡述如何將心理咨詢態(tài)度——尊重、熱情、真誠、共情與積極關注遷移到班主任工作中的師生關系建立上,以良好師生關系為前提,切實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心理咨詢態(tài)度;中職班主任工作;良好師生關系
心理咨詢是指心理咨詢師與求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它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咨詢師,致力于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協(xié)助來訪者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進而欣賞自己,解決成長中的障礙,重整人格,充分發(fā)揮個人潛能,走向自我實現(xiàn)。良好咨詢關系的建立是心理咨詢的核心內容。
咨詢關系的建立受到咨詢師與求助者的雙重影響。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各個心理學派可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在方法技巧上各有特色。就咨詢師而言,其咨詢態(tài)度對咨詢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具有更為重要的影響。
盡管心理咨詢家在理念上存在不同說法,但都強調尊重、熱情、真誠、共情和積極關注等咨詢態(tài)度的重要性。那如何將這種咨詢態(tài)度遷移到班主任工作之中呢?筆者認為:咨詢態(tài)度不能引為單純的班主任工作的根據或手段,而是將這種理念貫穿于班主任與學生互動過程的始終。
一、尊重與熱情
尊重在心理咨詢師職業(yè)道德中是最起碼的道德,也是助人的基本條件。熱情與尊重相比,與來訪者的距離更近一些。在班主任工作中,尊重與熱情意味著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溫暖的班級氛圍,接納學生所有的缺點,以及善于發(fā)現(xiàn)與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使其最大程度地融入到班集體中、最大程度低在集體中表達自我、悅納自我、展示自我。
每個人的心理世界都有光明的、積極的一面。中職學生往往存在自尊心強但又容易自卑、敏感又不善于自我調適、想追求成功體驗但又成就動機不強等特點。班主任以尊重為出發(fā)點就是相信每個學生都有他的優(yōu)點和長處,相信每個學生都有積極進取的愿望。
尊重學生才能從學生那里得到尊重。在此基礎之上:對學生提出合理期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進步、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等。
二、真誠
真誠指咨詢室在咨詢過程中藥以“真正的我”出現(xiàn),沒有防御式偽裝,不把自己藏在專業(yè)角色后面,不戴假面具,不是在扮演角色或例行公事,而是表里一致、真實可信地置身于與求助者的關系之中,在班主任工作中,真誠意味著班主任與學生的互動是真心實意地,而不是例行公事地傳達學?;虬嗉壍娜蝿?。
班主任在工作中可以真誠地袒露自己的軟弱、失敗、自卑、自信、得意、驕傲等,將自己的成長故事共分享,能讓學生感受到這是一個安全自由的班級,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接納被信任被愛護,從而能把班主任當做自己的榜樣之一,逐漸地學習到坦然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哀樂,宣泄情感,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認識真正的自我。
三、共情
按照羅杰斯的觀點,共情是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最直觀的解釋就是穿上別人的鞋子感受別人的腳舒服不舒服。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實現(xiàn)共情呢?
筆者認為重要的一點是:閱讀。每個學生的成長都是一本故事,我們要帶著閱讀的角度,天天閱讀孩子。閱讀他們的進步、閱讀他們成長道路上的波瀾、尤其是要閱讀他們成長背后的家庭故事。在不斷的閱讀中,學會用學生的眼睛看世界、學會將心比心、學會換位思考,以這種方式走進學生、懂得學生;然后再以班主任的理性教育啟發(fā)學生走進自己、懂得自己。
第一次家長會,全班就一個學生家長無故缺席。隨問筆者向學生了解情況,學生說家里父母很忙來不了??墒窃陔S后的電話家訪中發(fā)現(xiàn),該生回家根本沒有提及家長會一事。當筆者在此將該生叫到辦公室了解情況時,該生很心虛也害怕筆者批評她的態(tài)度。當筆者問道:“你能不能先和老師說說,你感覺是什么原因讓你不想和家里人提及家長會一事呢?”學生不再是害怕批評而是開始愿意交流更多自己的想法了。當筆者得知,該生在初中階段,她的父母一次也不參加她的家長會時,筆者理解了?!澳銚拿看握f與不說的結果都一樣,所以你寧愿選擇不說,是嗎?”該生哽咽道:“我已經很久沒叫媽媽了!”這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學生,在之后的班主任工作中,筆者經常與該生家長交流家庭中的溝通問題。該生也在這次談話之后,對筆者的信任度提高了一個臺階,為之后相關的溝通工作做了鋪墊。
因此,共情就是班主任在瑣碎的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有耐心、認真地傾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感覺到關切與溫暖。
四、積極關注
積極關注是指咨詢室在對求助者的言語和行為的積極面予以關注,從而使求助者擁有正向價值觀。班主任工作中的積極關注意味著在引導學生成長中,要細致地關心學生,并且及時將學生點滴的進步給予反饋。
一位加拿大學者說,教育智慧主要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關心取向上”,關心是“人的崇高使命”。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學會關心學生,然后與學生逐漸形成關心性關系。而這種關心性關系所延伸的暗示會讓積極關注更加有效。
中職生的特殊性還在于,初中階段受應試教育影響,她們更多時候都是班級里成績較差,受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關注較少的人群。因此,在中職學校中,班主任的積極關注可以給予學生很大的促動作用。
筆者班級中有個尖子生因中考失利來了職高,內心非常失落,個人自我評價過低,對未來感到迷茫?作為班主任置之不理嗎?做不到!用哪些方式喚醒她內心的動力呢?說教嗎?那是大多數(shù)人都采取的方式,有效的話就不會呈現(xiàn)當前的狀態(tài)。
怎么做呢?筆者認為,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感受那種失落與迷茫以及由此引發(fā)的自卑與動力不足。引導學生從迷茫轉為確定目標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首先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來到職高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如果說這是被動選擇的結果,那是不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繼續(xù)被動下去呢?在學生有所感悟之后,在逐步協(xié)助學生共同尋找職高中的機遇,并以機遇作為誘餌,逐步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與正確規(guī)劃個人成長。在相當長的引導過程中,該生最終確立了考學前教育專業(yè)作為自己的目標,此時正在為高考而忙碌地準備著。
如果說班主任工作中所面對的每個學生、每種問題都是一個個點的話,那學生的集體意識與集體活動就構成了一個個面。如何將這些點和面運用心理咨詢態(tài)度有機進行整合呢?筆者認為班主任在引用咨詢態(tài)度與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過程中,要樹立雙重角色意識:班主任角色和心理輔導師角色;并且,在以尊重、熱情、真誠、共情與積極關注的態(tài)度下,還要懂得做一個懂得變臉的班主任。
變臉一:生氣 。對于常規(guī)問題,要樹立原則,讓學生清晰地知道,班主任對于班規(guī)的執(zhí)行絕不輕易手軟;變臉二:冷漠。對于個別率說不聽的學生來說,短暫的冷漠所帶來的忽略比憤怒更奏效;變臉三:微笑。微笑是最能起積極效應的臉譜。個別心靈比較脆弱或者愛面子的學生來說,批評只會讓他表現(xiàn)得更差。 變臉四:小丑 。學會變小丑的臉,把他們逗樂,給他們打氣,提高他們的積極情緒。變臉秘訣:細心、耐心、愛心
細心,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狀況;耐心,懂得何時用何種變臉;愛心,讓變臉不斷升級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 班華,高謙民主編.《今天,我們怎么做班主任》,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編寫組.《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吳增強.現(xiàn)代學校心理輔導[M].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