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忙全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改革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守正,開始靈活運用教學課程論原理,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將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設計出新穎、充滿樂趣的語文課堂。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中進行創(chuàng)新與守正展開討論。
關鍵字: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應用;實施策略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設計,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師要理性思考問題,用詩意的手法組織教學。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只做到了詩意,而在理性方面還有所欠缺。只有處理好創(chuàng)新和守正之間的關系,才能夠不斷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根據(jù)近年來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不斷探索,就如何處理教學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和守正問題,筆者有以下幾點自己的想法。
一、設計課堂教學目標
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對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并且要明確教學的方法。只有在這一基礎上才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高效率的教學與高質量的學習能力提升。而且,教師在這一模式下,也能讓學生知道自己需要學習什么,需要怎么學習等。而且,很多失敗的教學案例都告訴我們,一個不成功的課堂,必然是因為教學目標的不清晰而導致的。由此可見,教師務必要重視教學目標的設計與開發(fā)。
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所學課文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并且要對學生認真的解讀教學目標的設計原則與重要性。這樣,學生的學習意識會被教師大大的提高,而且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被隨之帶動起來。同時,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去開展課堂教學工作就更有飽滿新與時效性。通過正確處理教材,應用教材的方法能對課堂教學的內容做到全面的優(yōu)化與完善,而且還能讓學生了解到在語文課程的藝術性與魅力。這對于改變學生的傳統(tǒng)學習觀念,修正學生的課堂學習態(tài)度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二、設計課堂提問方式
教師在開展日常課堂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對于提問的設計一定要嚴格按照課本內容來實施,并且要在提問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高度的銜接性,讓學生在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將知識內容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與了解。這對于學生深度掌握課堂知識,分析課堂內容有著較大的影響與促進作用。而且,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讓教師將課堂中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識拼湊起來,組成一個“知識面”的形式將之傳導給學生,從而保證學生在學習課本內容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較大的遺漏與疏忽。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嚴謹程度有著較大的作用。
例如:教師在開展《祝?!愤@一教學內容的時候,可以先根據(jù)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的人物性格特征進行提問。如,教師可以問學生:“祥林嫂在這篇課文中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她代表的是什么?魯迅先生為什么要寫她?”此時,學生經(jīng)過思考會回答:“祥林嫂在三姥爺家中是一個‘奴才的角色,她代表了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大多數(shù)富人家中的女性地位,無法根據(jù)自己的意識選擇如意的郎君,也無法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來過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在他人的憐憫與施舍下艱難地活著。魯迅先生寫她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反映當時社會背景的黑暗與封建主義思想的根深蒂固。而且,在辛亥革命之后,大家都在說‘新時代的來臨以及封建社會主義的滅亡,但是在尋常百姓家中,反而封建思想更加嚴重,其最終目的是地主階級為了盡力的保留自己的權威與榮耀?!?/p>
三、設計課堂教學流程
教師在設計教學流程的過程中需要綜合學生的興趣以及新課改的需求來對其作出思考與分析,并且要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內容與課堂教學的深度對其展開全面的探索與挖掘。這樣,不僅可以讓課堂教學的流程更加通順,而且還能讓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得到一個較大的提升與發(fā)展。
例如:教師在開展《土地的誓言》這一課文教學的時候,可以按照“前期知識導入”“中期課文講解”和“后期深度探索”的方法對課堂流程進行設計與開發(fā)。在前期知識導入過程中,教師只需要對學生簡單講解課堂內容,然后讓學生對其進行框架的構建與內容的整理。在進行到中期課文講解的時候,教師需要讓學生對文中的關鍵詞以及文章的核心立意進行深度的分析與探索,以此來感受土地與情感的交融關系。最后,在后期的深度探索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時代背景的發(fā)展以及土地的應用和開發(fā)等內容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知識灌輸,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發(fā)散能力。
綜上所述,在當今時代背景的發(fā)展下,我國的教育教學工作也實現(xiàn)了華麗的轉身與蛻變。從以往的“考試教育”變成了今天的素質教育。這一轉變不僅帶給了教師更大的教學空間,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將來的知識學習過程中更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來感受文化,結合自己的思維來創(chuàng)設未來。這對于學生和教師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和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時建敏. 研究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C].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chuàng)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三).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2-4.
[2]王成元.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與歷史教學融合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