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新月異的新熱詞浪潮中,“白蓮花”一詞一直未被遺忘。作為一個偏正短語它在古代就有著代表人物,后來又衍生出了新的義項。本文結合了它的古代背景和現今褒貶原因的同時做出了一些句法分析。
關鍵詞:網絡熱詞;白蓮花;褒貶演變
一、"白蓮花"表義及歷史淵源
(一)“白蓮花”表義
“白蓮花”在古代是詩人尤其喜歡的一種植物,因為他代表的是純潔,神圣美好的心靈,我們最能耳聞能誦的莫過于宋代詩人周敦頤《愛蓮說》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白蓮花”作為一個網絡流行語,它表示的意思卻完全相反,義為裝清高,裝純潔,裝神圣,用于諷刺那些道貌岸然的人,表面上裝得純潔無辜,實則內心險惡,心機重重,可以想象宮斗劇中的一些妃子在皇上面前裝好人,內心卻很歹毒的那種人。作為網絡流行語,將”白蓮花”作為關鍵詞輸入,百度搜索的相關結果已逾2千8百萬,微博相關搜索已逾8百萬。除此之外,筆者又進行了百度指數分析。其指數分為PC端和移動兩種,為了全面的了解知曉度以知曉全貌,筆者選取了PC+移動的兩種加和的搜索指數方式。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9年,搜索的日平均值有1548次,其中最高的峰值在6天之內網友搜索量達到了10202次。并且新聞資訊在互聯網上對白蓮花關鍵詞的關注及報道也一直保持著熱度。資訊類2017年至2019年,被提到的日平均值為108429次。資訊類的峰值在19年的2月份。筆者認為,對于一個最早產生于2009年的網絡熱詞,但是在2019年出現媒體峰值的情況,從側面顯示出,”白蓮花”并不是一個類似于大多網絡熱詞,熱度隨之減退并之后便不經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它的應用更為廣泛,影響力也更大。除了在社交媒體上使用外,在現實生活中也能被廣為使用,更深入人心,這擴大了它的適用范圍,增強了它的價值,延長了它的熱度壽命。
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大量詞語在媒體傳播后產生了新義。"白蓮花"一詞的新義,最早源于2009年,李冰冰在接受某采訪時談起當年折戟百花獎最佳女配后憤然離場時,底氣十足地表示,"我就是演藝圈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我走得坦坦蕩蕩,走得高傲,走得貴氣。"但是顯然它的流傳正是因為大家對這種言論是充滿懷疑并且反感的,于是李冰冰就有了新的綽號"蓮花姐"、"白蓮花"等等,這也是一種反諷的現象。在此之后,又出現了許多泡沫劇、雷劇、典型的一些古代宮廷劇,大家諷刺形容為以瓊瑤小說以及現代偶像劇中為代表的一些女主角,她們通常外表柔弱內心有著博愛的情懷,一般什么都可以原諒。
(二)“白蓮花”的歷史淵源
眾所周知,"白蓮花"并非新詞。自古代起蓮花一詞就是圣潔的。且不提耳熟能詳的《愛蓮說》。每個朝代,都有詩人對蓮花表示喜愛的詩句。除此之外,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中也提到:"夫蓮生卑污,而潔白自若;南柔而實堅,居下而有節(jié)??赘[玲瓏,紗綸內隱,生于嫩弱,而發(fā)為莖葉花實;又復生芽,以續(xù)生生之脈。四時可食,令人心歡,可謂靈根矣!"這些都證明蓮花這一詞出現早并被各界人士廣泛喜愛。除此之外,"白"這個形容詞,同樣也是象征圣潔的。白色是光明的象征色。白色代表著光明與潔凈、雅致與貞潔、樸素與單純。我國古代,在李白詩中,白也是光亮、皎潔、美好的象征,如:"請以雙白璧,買君雙白鵬。白鵬白如錦,白雪恥容顏。"(《贈黃山胡公求白鶴》)
二、"白蓮花"的句法分析
“白蓮花”是一個偏正詞語-白色的蓮花,是由定語白色的和名詞性中心語蓮花組成。
(一)"白蓮花"主要作主語和賓語,如:
(1)”白蓮花”不是空穴來風,20年前就有這個名字了,不信?(今日頭條,2019年11月9日)(主語)
(2)如何分辨白蓮花?(今日頭條,2019年12月1日)(賓語)
(4)你個臭賣魚的女兒還天天作妖,害了安安多少次了就知道裝白蓮花。(新浪微博,2019年12月11日)(賓語)
(二)"白蓮花"可作定語,"白蓮花"做定語的情況相對來說少一些。
(1)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女主角Hazel目前卻是白蓮花的設置,讓網友也吐了一口好槽。(央視網,2016年10月12日)
(2)《知否》中的顧廷燁上場不久就帶著外室亮相了,沒有結婚已經有兩個孩子,重點是他被外室柔弱的外表所迷惑,對其”白蓮花”屬性視而不見。(人民網,2019年4月1日)
(三)"白蓮花"可受某些副詞修飾(如:很、太、不)
(1)網易的道歉聲明來了,但是看這個道歉聲明我覺得很白蓮花啊。(新浪微博,2019年11月25日)
(2)小綿羊人設太白蓮花,7個字回應打臉噴子?。ń袢疹^條,2018年3月27日)
(3)張韶涵其實一點也不白蓮花?。熨Y訊,2019年9月2日)
仇旭(2012)在《"副名結構"之名詞研究》中根據語義范疇標準將名詞分為具體名詞和抽象名詞,能進入該結構的這些名詞共性為具有顯性的性狀義。"白蓮花"通常用來指一類人,所以可以歸類為具體名詞中的指人名詞,用來指具有某種共同特征的某一類人。進入到"副+名"結構中時,若為肯定副詞,它所具有的性狀特征就會在程度副詞的量度上加強,屬性特點更為突出,讓人直接聯系這些屬性特征;若為否定副詞,則會在其量度上進行減弱,屬性特點也會隨之進行否定,不再具有這樣的屬性特征。
三、"白蓮花"的褒貶演變
新詞的源頭是社會現實、民眾經驗和共同的情緒,這就是網絡新詞流行的核心動力。新詞的產生往往反映出一個社會當時的關注點,對這個現象進行的概括總結又或是演變。薩丕爾說過:"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詞的演變并不是簡單的語言內部的自我變化,它的演變與社會文化密不可分。"白蓮花"一詞之所以能變成網絡熱詞,不單單是詞語本身的原因,而是這個詞語是有故事的。這一部分反映了普通大眾的關注點,也進一步反映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群眾有了更多娛樂的需求。人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后,必然會追求精神生活的滿足。所以,文化方面也是影響詞義褒賠色彩演變的一個原因。
年輕人總是喜歡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他們是社會變革中最為敏感的人群。新時期,許多詞語增加了新的義項,給人一種新的體驗和感受。新聞媒體為了迎合大眾求新、求異的心理,頻繁使用,新聞媒體為了迎合大眾求新、求異的心理,頻繁使用,這也是詞義褒腿色彩變化的一種推動力量。從心理學上說,新奇的事物會對人的腦神經中樞產生最強烈的刺激,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其次人們都有審美趨向,面對善惡美丑,各種社會情形總需要用語言來表達。中國有著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21世紀的中國又是在和諧發(fā)展下成長起來的,人們對于不好的事物或現象不愿意直接表達出來。人們總是想盡可能雅致、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在這種需求下,詞義的褒貶也會發(fā)生變化。
修辭對于詞義褒貶也會有變化的影響,主要就是反語。使用對象主要是當代的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更喜歡使用新詞語。人們?yōu)榱嗽鰪姳磉_效果,使之形象生動。
綜上所訴,詞義褒躍色彩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參考文獻
[1] 束定芳.論隱喻的本質及語義特征[J].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8(6):10-19.
[2] 羅常培.語言與文化[M].北京:語文出版社,1989: 94.
[3] 仇旭.“副名結構”之名詞研究[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268.
[4] 曹巧.現代漢語詞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高婧雯(1995-),女,漢族,籍貫:黑龍江省,學歷:在讀碩士研究生,單位:黑龍江大學,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