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蘇君 于夢瑤
摘要:企業(yè)教練技術一門從體育界移植過來的關于人才開發(fā)、提高績效的一門管理技術。首先,概述了企業(yè)教練技術的基本概念;其次,對企業(yè)教練技術的常用技術進行了概述;最后,總結企業(yè)教練新的應用于發(fā)展。
1基本概念
教練這個詞匯在體育界應用比較廣泛,后來逐步推廣到企業(yè)中,成為企業(yè)管理的一門技術。企業(yè)教練技術是一門從體育界移植過來的關于人才開發(fā)、提高績效的一門管理技術。這門技術的應用首先是在一種親和信任的關系之上進行運用的,教練者通過方向性和策略性的對話,激發(fā)被教練對象的內在潛能,從而幫助被教練對象探求更多發(fā)展可能性的一個過程。在進行教練的過程中,要始終堅信自己的被教練對象是有充分的潛能的,他擁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潛能。還要堅信被教練對象的行為背后都有一個正向的行為動機,應當對被教練對象保持一種肯定和包容的態(tài)度。教練技術在企業(yè)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可以幫助員工解決自身的一些問題,也可以用于工作之后的反思,對企業(yè)解決績效問題也提供一些思路。
2常用技術
想要成為一名專業(yè)的企業(yè)教練,必須要學習一些專業(yè)的技術,并且進行練習、培訓。聆聽是教練的核心技術之一,每個人都會聽別人說話,但是大多都只停留在傾聽的第一個層次。作為一名企業(yè)教練,不能夠只關注被教練者的表面回答,要真正的去關注被教練對象內心的聲音。不僅要注意他們所說的話,還要注意他們說話時的音量、節(jié)奏和音高。其次是強有力的發(fā)問,問題在教練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有的時候,可能因為教練的一個問題,就能讓被教練者受到啟發(fā),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但是要注意,在提問中應該多提出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而不是批判性的問題。
3教練技術的應用
3.1新的教練策略
RachelBamber(2019)等人基于腦神經科學提出的新的教練策略。第一,在教練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減少被教練對象的威脅感。在教練過程中,教練對象如果感到威脅,他將無法信任教練,不利于教練技術的開展。第二,在教練過程中,要使教練對象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和價值??梢詭椭叹殞ο筇岣咚麄冊诮叹氈笇Х矫娴淖灾餍?,這樣他們就能感覺到更多的控制力和更強的責任感。第三,在教練過程中,要對教練對象保持百分之百的投入和關注,并且對教練對象保持高度的好奇心。第四,要時刻注意教練過程不是幫助教練對象修復問題,而是激發(fā)教練對象的潛能,增強他們自身的優(yōu)勢。第五,關系的建立很重要,建立信任的關系,有利于后續(xù)工作的展開。第六,引導教練對象生成思維和洞察力,促進教練者自己生成關于問題的思考和想法,并找到解決方法。
3.2新的教練途徑
教練技術一般在兩個人面對面的情境下開展,但是隨著網絡的飛速發(fā)展,在一個快速發(fā)展的世界中,我們的許多日?;顒蝇F在都在線,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客戶的環(huán)境和需求,教練技術也開始使用網絡這一快捷的工具進行線上的教練。Nick Burnett(2017)等人,提出了電子教練這一新的概念。在他的研究中,試圖探索支持電子教練的理論,并且提出了實施電子教練的細節(jié)。E-coaching是一種由于地理距離相隔較遠的兩方之間的非層級發(fā)展伙伴關系,通過類比和虛擬兩種方式進行學習和反思的方式。研究者認為網絡教練比面對面的教練效果更好、速度更快。在如今這個越來越多的人花更多時間在網上、工作性質不斷變化的時代,他們?yōu)殡娮咏叹毚嬖诘谋匾蕴岢隽烁辛Φ睦碛?。而且他們探索出了四種教練類型,分別是網絡視頻,網絡電話,聊天短信和郵件。
3.3新的應用領域
企業(yè)教練技術現在不僅僅局限在企業(yè)管理層面,學校的教育工作也開始運用教練技術進行開展工作。在青少年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程中應用較為廣泛。國外研究者研究了團體教練技術對中學生職業(yè)選擇的的影響。研究中招募了46名教練對象,并且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接受為期10個周的企業(yè)教練課程。關于教練計劃效果的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教練參與者在職業(yè)規(guī)劃,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和職業(yè)決策狀態(tài)方面的收益顯著提高。通過他們的研究可以發(fā)現,教練技術可以為青少年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程提供一些新的授課思路。還有研究者發(fā)現,通過教練技術對學生進行授課,能夠使教學氛圍更好,教學效果更好(賈銘,2014)。
3.4新的教練技術
教練們經常尋找方法來支持他們的教練改變他們的行為,以達到他們想要的結果。一些指導方法側重于利用反饋和人格評估來提高自我意識,但在支持改變方面受到限制。Anthony Attan(2017)等人將具身認知與教練技術相結合并對個案進行干預,驗證了這種模式的有效性。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實踐框架,將身心相結合,將自我人格意識與自我調節(jié)聯系起來,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企業(yè)教練技術目前正在不斷地發(fā)展,其應用技術逐漸成熟,應用的領域也不斷擴大,并且還發(fā)展出了更多新穎的應用途徑。在今后的研究與應用中,應當在借鑒前人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將企業(yè)教練技術應用到更多領域中去。
參考文獻
[1]Anthony Attan (2017): A practical model for embodied coaching, Coach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Rachel Bamber (2019) “How can neuroscience inform our coaching practice”,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Nick Burnett (2017): E-co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a new online approach to coaching, Coach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4]賈銘.(2014).教練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河北工業(yè)大學.
作者簡介:侯蘇君,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山東省曲阜市?,學歷:應用心理碩士(在讀),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