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永菊
【摘要】大聲朗讀好處多多,很多孩子讀英語都習慣啞巴讀法,就是用默讀、不出聲。本文就如何教育孩子們認識大聲朗讀的好處去養(yǎng)成大聲朗讀的習慣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進行簡單細致的分析。
【關鍵字】鄉(xiāng)鎮(zhèn)中小英語教學? ?大聲朗讀? ?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148-03
一、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
梅仁毅先生說過:要學好一門語言,就要對語言本身及語言所傳遞的各類文化信息感興趣。學習英語也一樣,當你讀到或聽到別人用簡練的英語表達深邃的思想時,你就會非常激動,會刻意去記住,這就表明你已對英語產生了興趣。如果沒有這種興趣,你就難以在語言學習中造詣高深。
但是,興趣并不是一個人天生就具來的,要靠后天的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是要靠教師這個領路人一步一步慢慢地領引出來的。好學生不是在課堂上由老師“教”出來,而是老師在課堂內外“領”出來的。就學習英語而言,不要只把“寶”都押在課堂就學上,而還要靠學生平時的自覺自學。We live in and by language.要學會在生活中學英語。生活的范圍如此廣大,我們的英語學習天地也會如此寬廣。
二、朗讀的重要性
2.1聽的局限性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
華南理工大學的秦秀白先生說:英語教學中強調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聽、說、讀、寫訓練,最后使學生運用所學到的語言能靈活自如地和別人進行交流。
聽、說、讀、寫的能力構成了語言技能的全部。四者中,“聽”、“讀”屬于被動的語言行為,是語言輸入的重要方式;“說”、“寫”是主動的語言行為,也是語言輸出的主要方式。不難看出,只有經過大量的“輸入”,才能有比較成功的“輸出”。聽力作為“四會”能力之首,要求我們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從“聽”入手進行實質性教學,是進行聽力教學行之有效的訓練手段。
但是,鄉(xiāng)鎮(zhèn)的中小學生除了每天一節(jié)最多兩節(jié)英語課之外,課余時間能聽到的正規(guī)英語是微乎極微——沒有大量的聽力材料和時間,也就不可能像學習母語那樣能輕松的習得語言掌握語言從而自如運用語言了。北外的陳琳先生說: 在沒有語言環(huán)境的情況下,外語是不可能“習得”的。因此,鄉(xiāng)鎮(zhèn)中小的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就沒有像城市學生的那樣高了。不管老師你怎樣用英語上課,用英語同他們交流,有些學生就認了一個死道理——我聽不懂你在說什么。
2.2好的英語是“讀”出來的
沒有足夠的語言環(huán)境,“聽”的條件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們就得想辦法曲線救國,就先得著力從“讀”方面下手——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那就是要多讀英語。教育部全國中學外語新課程標準審定委員會委員黃源深導師說得好:好的英語是“讀”出來的,不是做練習“做”出來的?!白x”出來的英語是地道的、自然的,因為使用者靠的是“語感”,閱讀英語應當輕松愉快,也可以輕松愉快;“做”出來的英語往往聽起來就覺倍感生硬,使用者是依賴“語法規(guī)則”硬“做”的。讀書的主要目的在于從讀中“潛移默化 ”,在于獲得語感。大量的語言“輸入”,才是學好英語的基本。
讀書有朗讀和閱讀。現(xiàn)在都在談“閱讀”,但是很多學生默默閱讀著讀著就困了,讀著就跑神了!而朗讀對于初學者來說更重要。最簡單的有效輸入就是多大聲朗讀,多跟在錄音后面朗讀、跟著老師朗讀,同學之間互相監(jiān)督朗讀、自己朗讀……在讀書時,如果大聲朗誦出來,不但可以加深印象,還可以培養(yǎng)膽量。因為大聲讀是朗讀者在自我欣賞自己的聲音,長此以往,孩子們的形象思維能力的就得到好好地培養(yǎng)。在朗讀過程中,在文字里加入了聲音,并且伴之以節(jié)奏、韻律、形象、情感,使人進入了一種美的藝術享受,這就很好地開發(fā)和訓練了右腦。在朗讀中還體會說英語的語感,在朗讀中找到記憶單詞的方法,在朗讀中形成學習英語的策略,在朗讀中不知不覺地提高英語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我總在新學生開學的第一堂課跟學生們講李陽學習英語的故事來激勵他們從而也要求學生們向李陽學習——大聲朗讀英語:瘋狂英語的創(chuàng)始人李陽小時候害羞、內向、不敢見陌生人、不敢接觸電話……他的父母曾斷定他沒出息。
1986年他考進了大西北的蘭州大學工程力學系。進大學后的李陽,生活沒有呈現(xiàn)亮色,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他的成績在全年級倒數第一名,英語更是連續(xù)兩個學期考試不及格。第二個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李陽跑到蘭州大學的烈士亭大喊英語,他想反正四周沒人,讀錯了也不會被人嘲諷。十幾天后,李陽來到學校的英語角,別人奇怪他的英語聽上去好多了。一言驚醒夢中人!這樣大喊英語從此就成了李陽學英語的一種好方法。他每天迎著凜冽的大風,扯著嗓子大喊英語句子,一直喊了四個多月。李陽大聲反復朗讀了十多本英文原版書,背熟了大量四級考題。他的舌頭從此不再僵硬,耳也不再失靈,反應由遲鈍變得靈敏。在當年的英語四級考試中,他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就答完試卷,并且獲得全校第二名。初嘗成功的李陽,從此開始邁上奮發(fā)進取的人生道路。他在大聲朗讀后發(fā)現(xiàn),自己性格的弱點在大喊的過程中被擊碎了,精力更加集中,記憶更加深刻,自信逐漸建立起來。1994年,李陽組建了英語推廣工作室,開始向成千上萬的人們推銷他的“瘋狂英語”。在許多場合,李陽總是非常自信:他的身姿始終是剛勁、挺拔的,他的聲音磁性而具有穿透力。不管他是在什么場合,始終有一種強大的自信從他的骨子里透露出來,李陽說:“我的自信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養(yǎng)起來的,自信需要由內而外地做好準備”。
三、引導學生讀書的方法
3.1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朗讀入手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讀書側重點自然有別于母語;教師講授新的單詞、句子或者課文,應該先讓孩子們先聽錄音,看情景,找出重音強調地方、升降調、快慢等進行交流,然后自己進行模仿,在模仿中學生能找到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