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丹蔓
【摘要】高中美術鑒賞課如何把藝術家自畫像與學生實際生活和真實情景以及學生興趣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與藝術家產生共鳴,運用多種手段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去自我審視、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關鍵字】生活教學資源? ?自我認同? ?角色定位
【中圖分類號】G633.9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166-02
教材分析:
《美術家眼中的自己——倫勃朗自畫像中的自我表現(xiàn)》是高中美術鑒賞第三單元第二課,內容主要是美術家的自我認知以及和社會的關系。教材內容豐富,包含了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自畫像,涉及問題面廣,根據新課程標準,新理念,本人以教材為藍本,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選擇和提煉,做一個專題性質的研究,以倫勃朗這個專題為個案進行深化,突出新課程的核心素養(yǎng):圖像識讀能力培養(yǎng)以及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美術作品。
教學目標:
了解倫勃朗在不同歷史時期和社會環(huán)境下的處境和自我意識,以及這種自我意識在作品中的表現(xiàn),基于對自我的思考和理解,課后創(chuàng)作自畫像。通過查閱、收集相關資料,結合具體作品分析和講解,加深學生對自我與社會關系這個問題的認識和表現(xiàn)。感悟人在逆境中應該怎樣調整控制好自己,學會自我審視,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教學重點:
探究畫家倫勃朗在自畫像上的自我意識的表達。
教學難點:
學生理解自畫像如何成為作者內心的一種獨白和真實自我的一種體現(xiàn)。
教學對象分析:
高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認識和判斷能力。但由于他們的社會意識以及生活經驗的局限,可能對本課主題理解不夠深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手段盡量多樣化,重點制定一些提問和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多角度分析作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課題
1.展示幾張上一屆學生自畫像和照片,讓學生玩看畫猜性格游戲。
【設計意圖】通過一個游戲來吸引大家的積極性,自畫像與真人照片對比,有哪些出入,是真實描繪了自己的特征還是美化了自己。
2.展示幾位畫家自畫像。
提問:藝術家為什么要畫自畫像?分小組討論請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自畫像的創(chuàng)作機制,其深層根源是藝術家對本體,即他自身的愛。人關心自己,愛自己,是與生俱來的。藝術家愛自己也愛這個世界,作畫時,不斷展開對“內在自我”的探索。自畫像是藝術家觀察自我——分析自我——認識自我的過程。
二、 濃縮的一生——倫勃朗自傳式自畫像
1.圖片展示:電影一代宗師的截圖
提問:認識圖片中的人物嗎?大家看過一代宗師嗎?
這些跟剛才我們看到的其中一位畫家有一定聯(lián)系,什么聯(lián)系呢?
【設計意圖】通過大家感興趣的電影和人物來帶出課題,用設問的方法,開拓學生思維,調節(jié)課堂氣氛,設置懸念,提高學生興趣,介紹并引出畫家倫勃朗。
2.思考交流環(huán)節(jié):倫勃朗青年時期、中年時期、老年時期的自畫像。
欣賞倫勃朗不同時期的自畫像,針對這三幅畫家不同時期的自畫像。
小組派課前查找了資料的同學分享他所了解的不同時期倫勃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來進行鑒賞活動,教師補充講授。
【設計意圖】思考交流環(huán)節(jié)通過畫家三幅不同時段的自畫像對比,形成更直觀的視覺體驗,也通過三幅代表時期作品包含了畫家濃縮的一生。課前鼓勵學生探討主題和基本問題,搜集資料,組成學習小組,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來開展學習。
3.短片(2分鐘)播放:倫勃朗不同時期自畫像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明了的小視頻快速瀏覽倫勃朗這一生,從而加深對倫勃朗這個畫家的印象。
4.展示介紹:倫勃朗的人生軌跡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列表,使倫勃朗人生一目了然。自畫像給我們展示了倫勃朗的大致人生經歷,從意氣風發(fā)的大學生到年老昏花的潦倒樣子,真實展現(xiàn)了倫勃朗的人生歷程。倫勃朗的一生,幾經坎坷,人生大起大落,在通過當時的人生經歷對他的作品有什么影響。
5.圖片再次展示倫勃朗自畫像與梁朝偉劇照,并提問:兩者有什么共同點?
提問:找出兩者的共同點。
教師通過圖片介紹現(xiàn)代攝影里倫勃朗光的運用,倫勃朗光是人像攝影中獨特的布光方法,也是倫勃朗對當今世界影響深遠的發(fā)明。
介紹iPhone手機推出的攝影功能——人像光效。
【設計意圖】倫勃朗的用光充滿戲劇性張力,是天才般的創(chuàng)舉。讓學生理解倫勃朗是光影魔術師,對現(xiàn)代攝影的影響。有人評價他:以黑暗來繪光明。然而就像突出光明要有黑暗的襯托,倫勃朗的一生也在人性的光明與黑暗中糾纏,充滿了戲劇色彩。
三、 “我”的世界——畫家的自我認同與角色定位
1.展示圖片:倫勃朗各種時期自畫像對比(扮演各種份和職業(yè)的角色)
提問:畫中形象與實際身份之間的差距特點,請大家猜猜這幾幅繪畫作品差異引起的興趣,人物分別從事什么職業(yè)?為什么他熱衷于“扮演”角色呢?
教師分析:倫勃朗在一些自畫像中穿工作服體現(xiàn)了真實的畫家身份,而在另外一些畫中讓卻利用各種服飾扮演成許多角色,真實原因,這是一些出于實際目的而繪制的自畫像作品,有助于他的其他主題繪畫創(chuàng)作,有助于他在刻畫人物更好的表現(xiàn)形象,從中也鍛煉了高超的繪畫技巧。
2.展示學生Cosplay 角色扮演圖片
提問:據我所知我們班有同學喜歡角色扮演,你們又為什么熱衷“扮演”角色呢?
【設計意圖】直觀倫勃朗的這些自畫像,以及學生喜歡的Cosplay角色扮演,讓學生明白通過變換服裝——“扮演”身份,通過反問,讓學生剖析自我,了解自我。
小結:自畫像這種形式比較準確地放映出藝術家對自己的認識和角色定位。
3.鑒賞倫勃朗自畫像局部表情圖
請一個同學上臺模仿表情
提問:請同學用形容詞來描述倫勃朗的表情變化,嘗試給作品起名字
【設計意圖】為了說明倫勃朗對待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的嚴肅性,也無怪乎他的創(chuàng)作能揭示人的靈魂。讓學生理解美術家藝術創(chuàng)作成就與時代,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
最后思考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對自畫像有什么全新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對自畫像的鑒賞,增強自我認識,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正視困難。
課堂總結
四、課后拓展作業(yè):
1.請同學們通過鏡子或照片仔細觀察自己,然后用適合表達自己的工具材料為自己畫一張自畫像。
【設計意圖】通過同學們的仔細觀察,表現(xiàn)在畫面上,讓學生學會自我審視,并通過交流和評價達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
2.展示教師自畫像
【設計意圖】用具體的指導和實踐,讓學生更切身感受自畫像的繪畫方式。
五、課程設計的想法及反思:
畫家的自畫像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較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與繪畫者產生情感共鳴,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節(jié)課提前安排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大家知道沒有提前進行有效地知道,是很難完成鑒賞任務的,選擇性的使用教材,新課程標準提倡挖掘生活教學資源,我在課程設計中加入了學生喜歡感興趣的元素電影《一代宗師》,同時聯(lián)系生活提及學生感興趣的蘋果手機人像功能,以及探討Cosplay角色扮演角,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反思,提高美術鑒賞課堂的教學質量。
成功之處:
1.導入環(huán)節(jié)采用學生的畫和照片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探究興趣。
2.鑒賞部分,學生根據問題指向在教師帶領下“下馬觀花”地賞析作品,并且初步了解到鑒賞自畫像的方法。
3.課前鼓勵學生探討主題和基本問題,搜集資料,組成學習共同體,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來開展學習,學習氣氛濃厚。
不足之處:
欣賞倫勃朗自畫像時,由于學生課前收集了資料,所以討論研究的時間長,回答問題的人比較多,很多重復知識占據了過多時間,造成后面環(huán)節(jié)時間倉促。
[參 考 文 獻]
[1] 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1.
[2] 王大根.美術教案設計.上海美術出版社,2007.
[3] 尾崎彰宏.凡高與倫勃朗.安徽美術出版社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