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王謙
關鍵詞:老鷹抓小雞;傳統(tǒng)游戲;五級玩法;趣味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9-00-01
一、游戲目的
通過成功體驗不同的運動角色,發(fā)展學生的體育興趣,發(fā)展學生的角色與位置意識;發(fā)展學生靈敏素質,在老鷹抓小雞這一特定的瞬息萬變的運動情境下迅速改變體位、轉換動作和隨機應變的能力;通過不同等級游戲角色的轉變發(fā)展學生的責任與擔當,塑造學生良好的體育品德。
二、游戲方法
A級玩法:玩法同傳統(tǒng)的老鷹抓小雞游戲,不同的是改變游戲的分組規(guī)模,將全班學生分為3~4人的若干小組(4人最佳,最多不要超過6人),小組內分別擔任老鷹、小雞、雞爸爸、雞媽媽進行游戲。這樣組織的優(yōu)點是解決了大班額問題,有效增加了課堂練習的密度,增加了學生角色轉換與成功體驗的頻次。
B級玩法:游戲將學生分為5~8人/組(6人最佳),游戲時角色分配見圖1外圍的“小雞家人”將手圍起來保護小雞不被老鷹碰到。此方法改變傳統(tǒng)老鷹抓小雞線性的組織形式為環(huán)形,加大了場地利用率和課堂練習密度,強化“雞窩(現(xiàn)代家庭)”(育人)游戲情境概念。
C級玩法:游戲基本玩法同B,難度增加,在課堂場地設置起點、終點線,起點與終點相距5~100米,情境設置為“小雞回家:小雞一家人團結一致安全通過老鷹覓食區(qū)回到家中”。
D級玩法:玩法同B、C,通過轉換角色強調游戲的育人功能,“小雞兄弟姐妹長大了共同保護生病的雞媽媽”。
E級玩法:將學生分為4~6人/組(4人最佳),其中1人扮演老鷹,其余扮演小雞、雞爸爸、雞媽媽等小雞一家人,老鷹和小雞一家要提前準備好頭飾(示例:課前教師提前布置引導學生運用A4紙、膠帶和彩筆自主繪制)或手臂上做標識,小雞直接和雞媽媽、雞爸爸一起手拉手圍成圓圈,然后老鷹來抓(游戲過程中小雞、雞爸爸和雞媽媽等雞一家手拉手,松開則記為失敗1次)。通過設定關門時間、叫停的時機和角色的轉換進一步豐富游戲內容和控制游戲的激烈程度。
三、教學提示
游戲教學中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1.游戲用到的場地器材包括田徑場、籃球場、足球場等空白場地一塊,不同顏色訓練馬甲若干,標志樁若干,老鷹和雞頭飾或手臂、服裝角色標識若干。
2.游戲過程中可加入適當?shù)谋尘耙魳罚ㄈ缢揭槐尘耙魳贰缎‰u舞》、水平二的《狐貍叫》等),可以增加游戲道具,充分發(fā)揮游戲情境的育人功能(如可以設計老鷹、小雞的服裝、頭飾、手臂標識等),特別是在低年級學段效果好。
3.課堂教學組織可采取散點站隊的組織形式,提高游戲密度,增加課堂情境導入和任務布置(如本節(jié)課的任務是每人體驗兩種不同運動角色的成功)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的游戲活動在教師積極創(chuàng)設的運動情境和任務驅動中進行。
4.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學情選取不同等級的游戲,水平一建議按照A、B、C、D、E五級玩法的順序設計游戲單元在課堂中逐步開展游戲;高學段學生可設計游戲任務卡片、任務完成說明,發(fā)展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5.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注意把握恰當叫停的時機,及時反饋總結提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升游戲效果。
(山東大學附屬中學? 250100)
(山東省濟南硯泉學校? 25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