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沈濤 胡堅
關鍵詞:精準扶貧;資助育人;勵志典型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2020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輔導員研究)“漫畫語言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藝術表達與實踐路徑”,浙江省2019年度高校思政名師工作室(浙教辦函〔2020〕6號)“胡堅工作室”項目;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浙教辦函〔2019〕365號)“漫畫應用于藝術類實踐課程的思政內涵研究”,浙江理工大學“青年創(chuàng)新專項”(編號:2019Q126);
浙江理工大學 2019 年(宣傳〔2019〕9號)“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項目,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2019 年度(藝設政 〔2019〕19號)“課程思政”建設項目的研究成果。
從2015年至今,黨中央陸續(xù)頒布并且實施了一系列的精準扶貧措施,而在高校中進行精準扶貧,是保障人才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我校一直圍繞著國務院所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等文件,不斷地構建和諧、美好的校園,始終堅持以教書育人為工作核心,不斷地創(chuàng)新、摸索新方法,并且將扶貧和扶志相結合。從2005年開始,我校已舉辦十屆“感動理工”自強自立十佳大學生評選活動,在每一屆的評選活動中都力求主題鮮明,奮發(fā)圖強,通過在校貧困生征集方式有效地把愛國教育、勵志教育和感恩教育與精準扶貧相結合。
本課題主要研究高效、準確的人才援助,探索人才援助和教育人才的相關政策模式。課題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基于對扶貧資源配置、目標和管理模式的深入探索。要想達到精準扶貧,合理的利用扶貧資源,就必須要有牢固的理論基礎和精準扶貧的理念。在如今復雜的背景下,我校不斷地提出各種各樣的扶貧方案,眾多方案主要是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勤工儉學、貧困補助、社會幫助等方式為輔,構成較為健全的精準扶貧體系。在扶貧工作中,不僅要從物質方面進行援助,還要從精神層面進行幫助。從目前的扶貧體系來看,基本上解決了貧困生物質上的空缺,還應該重視學生的發(fā)展成才。精準扶貧是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進行幫助,通過不斷地探索實踐,找到正確合適的扶貧方式。要想從根源上實現(xiàn)真正的精準扶貧,就應該明確扶貧對象,如何篩選出優(yōu)秀的貧困大學生進行幫助,是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如何做到在物質上幫助的同時又有效地從精神層面給予幫助,是尤為重要的。在滿足以上要求后,還應該通過這一評選活動去感染更多的學生,或許這才是精準扶貧的關鍵所在。
進入21世紀以來,國民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快速成為全球第二大經(jīng)濟體,但仍然存在貧困學生的問題。一些學生由于無法繳納學費而面臨輟學的風險,就算是解決了學費問題,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是省吃儉用,往往會造成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比如,這些貧困大學生的飯菜常年都是一份米飯和一份蔬菜,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心理是不利的。這部分的問題僅僅是貧困大學生所面臨問題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更嚴重的是,長期的物質方面的匱乏,容易造成他們性格孤僻、抑郁寡歡等心理困擾,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畢業(yè)乃至于日常工作。所以,關注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刻不容緩。
造成貧困大學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一部分貧困生是因為父母都是農民,依靠種地為生,沒有固定的收入,導致家庭收入過低。其次,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jīng)濟、科技、文化不斷提高,沿海地區(qū)的經(jīng)濟和社會地位不斷提高,沿海地區(qū)的現(xiàn)代化建設迅速發(fā)展,迅猛增長的城市經(jīng)濟促進當?shù)鼐用竦纳钏胶褪芙逃潭炔粩嗵岣?。這些原因造成了東部和西部的發(fā)展失衡,再加上西部的氣候、地形、觀念和歷史的影響,導致西部的發(fā)展更加緩慢。西部的學生到東部上學,就會明顯地感覺到貧富差距,學習和生活成本的提高,使原本拮據(jù)的家庭無法承擔。
精準扶貧的目的是挑選出擁有著優(yōu)秀價值觀的大學生來給予援助和扶持,因此要把有限的扶貧資源用到實處。在優(yōu)秀貧困大學生的評選中,不僅要解決貧困大學生的經(jīng)濟問題,還要起到促進他們成才的作用,更要使他們在評選中弘揚奮發(fā)圖強、自強不息的精神,建立正確的國家榮辱觀和價值觀。在本次的“感動理工”研究中,我們要秉持公平、公正的理念,分別從成本分擔理論和人力資本理論方面進行討論,最終達到緩解貧困大學生壓力、減輕生活負擔和助力健康成長的目的。評選“感動理工”的最終目標是精準幫扶優(yōu)秀貧困大學生,對通過評選的優(yōu)秀貧困大學生給予幫扶,同時對他們的勵志故事進行大力的宣傳。評選活動是從宣傳活動、推薦優(yōu)質貧困學生、評選優(yōu)質貧困生、宣傳貧困生事跡四個方面進行篩選。評價標準有四個方面,分別是愛國、愛黨、誠實守信、勤勞進取。制定這樣的評選標準,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貧困生產生自卑和怨恨的心理和貧困生“越窮越光榮”的錯誤思想,致力于評選出勇于創(chuàng)新、奮力進取、誠實守信、愛國愛黨的優(yōu)質貧困大學生,或是能夠在道德素質、社會實踐、公益活動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人才。這不僅能起到幫助貧困大學生的作用,也能將他們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榜樣,通過對活動的大力宣傳,把獲獎的大學生作為當代大學生的先進榜樣,激勵他們奮發(fā)圖強、堅持不懈的品質。為了保證活動的安全、有效、有序地進行,我們將活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通過各種渠道對活動進行宣傳,如網(wǎng)絡、報紙、廣播、海報等。第二階段產生候選人和入圍選手,主要是通過學生自薦、勤工助學服務中心和學院選海推薦,然后主委會對參加的學生進行公開投票,最終產生入圍選手,最后將入圍的選手公布在陽光網(wǎng)上,通過宣傳,讓全校師生投票,得票數(shù)將作為評委會評選的重要參考。第三階段是評委會對候選人所提供的資料和演講情況進行打分,最終確立十佳自強自立大學生。評委會由學校各級領導、省教育廳領導、杰出校友和支持我校扶貧工作的企業(yè)組成,其目的保證本次評選的公平性、公正性。第四階段是對確定的十佳自強自立大學生進行宣傳,同時以講座、視頻等方式宣傳,擴大影響力,為當代青年樹立優(yōu)質的榜樣,激勵廣大青年奮發(fā)圖強的精神。為了活動更加深入人心,我們設計了主題曲、主題徽章等。
我校已舉辦了十屆的“感動理工”自強自立十佳大學生評選動,累計有250人參加評選,共有100人得到十佳自強自立大學生的稱號。在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已畢業(yè),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也有的人還在學校為了夢想而拼搏,他們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國際、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次評選活動不僅從物質和精神層面上給予貧困大學生幫助,也展現(xiàn)當代大學生奮發(fā)圖強、自強不息的精神,不斷地激勵著青年前行。為了完善“感動理工”系列評選活動,我們要不斷地拓展評選的內容和形式,不斷提升活動內涵,正確地完善引導學生們的思想。
當代青年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培育優(yōu)質人才顯得格外重要。全國各大高校是人才的培養(yǎng)基地和孕育搖籃,每年為社會輸送各樣緊缺人才。大學生是我國社會未來不斷發(fā)展進步的中堅支柱,起著決定性和方向性的作用。因此各大高校要確保教育的公平性,只有導向型資助體系得到廣泛認可,才能真正體現(xiàn)人是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因素。
參考文獻
[1]楊克瑞.大學生資助的貸款誤區(qū)及政府責任的實現(xiàn)[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04)
[2]鄔煥慶.各地采取措施解決高校貧困家庭學生困難[N]人民日報,2005-3-1
[3]魏曉欣.淺談構建高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個性化資助管理服務體系[J]才智,2018(23)
[4]李晶.高校學生資助管理體系改革探析[J]中外企業(yè)家,2018(16)
[5]黃波.高校學生獎助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西南科技大學學位論文,2018
[6]郗望.高校精準資助工作的困境及分析[J]決策探索(下),2018(07)
[7]安哲鋒,李穎,王文杰.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高校學生資助數(shù)據(jù)分析及應用思考[J]高教學刊,2018(15)
[8]郭立新.高校發(fā)展型資助體系的構建[J]西部素質教育,2018(14)
[9]王莉麗,李麗紅.高校貧困學生資助體系政策與思考[J]才智,2018(20)
[10]黃維,張茂然,徐微.從保障資助到發(fā)展資助:反貧困視角下我國大學生資助制度的困境與改革路徑[J]長沙大學學報,2018(04)
[11]王欣.關于高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檔案建設路徑研究[J]傳媒論壇,2019(19)
[12]落實國家助學貸款讓貧困大學生無憂[N]中國教育報,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