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貌雙全的譚記兒原是李學(xué)士的夫人。丈夫病逝后,她為了躲避楊衙內(nèi)的騷擾,來到清安觀為白道姑抄寫經(jīng)卷。
讀過《水滸傳》你就知道,高官的兒子稱為“衙內(nèi)”,楊衙內(nèi)的父親是管全國兵馬的太尉。
有一天,白道姑的侄子白士中前來辭行,他要去潭州當太守了。白士中與譚記兒一見傾心,便一起登船赴任。
這可氣壞了楊衙內(nèi),他讓父親在皇帝面前誣告白士中,騙取了圣旨和尚方寶劍。朝中有位正直的李老丞相,得知此事趕緊派人給白士中送信。
白士中告訴譚記兒:“那賊的官船今晚停泊望江亭,明晨即到潭州,難道說我們就坐以待斃?”
譚記兒心生一計:“你用小轎將我送到望江亭外……”
再說楊衙內(nèi),他在親隨張千、李萬的陪同下,已然停船登上望江亭。
這時傳來吆喝聲:“鮮魚呀!”來的便是漁婦打扮的譚記兒。
楊衙內(nèi)打量這個漁婦:“怎么怪眼熟的?”
譚記兒不等楊衙內(nèi)想清楚,趕緊說:“我是張二嫂哇,您常買我們的魚,忘啦?”
“哦,那你怎么會來到這兒?”
“打魚的不就是四處漂泊嘛!今天捕到金色鯉魚,特來送給大人下酒?!?/p>
楊衙內(nèi)忙叫張千把魚拿去烹調(diào):“我說張二嫂,你可愿意陪我飲酒賞月?”
譚記兒說:“那我給您斟酒,您先喝上一大杯!”譚記兒讓楊衙內(nèi)喝了一杯又一杯。
狗腿子端來燒好的魚,楊衙內(nèi)說:“別礙事,你們出去吧!”
張千就對李萬說:“那咱倆也找地方喝點兒去?!?/p>
楊衙內(nèi)已經(jīng)半醉:“今天真是異鄉(xiāng)逢知己呀!”
“對呀,”譚記兒說,“您送我一首詩吧,我來磨墨?!?/p>
“拿什么為題呢?”
譚記兒指了指月亮。
楊衙內(nèi)磨磨蹭蹭,好不容易憋出一句:“月兒彎彎照樓臺!”
譚記兒翹起拇指。
楊衙內(nèi)再憋第二句:“樓高……樓高就怕掉下來?!?/p>
譚記兒立刻拍手。
于是楊衙內(nèi)一氣呵成:“今日遇見張二嫂,給我送條大魚來?!?/p>
譚記兒收了詩,又灌了楊衙內(nèi)三大杯。
楊衙內(nèi)已喝得睜不開眼睛了:“明天我要殺白士中,再讓他活一宿。”
譚記兒問:“您憑什么能殺他呀?”
楊衙內(nèi)從袖中取出一物:“這就是……圣旨,我還有尚方寶劍呢!”他抽出寶劍給譚記兒看后,便再也站不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譚記兒趕緊從楊衙內(nèi)袖中盜出圣旨,把那首歪詩換進去。她剛要再盜寶劍,聽見張千、李萬來了。這兩個也醉醺醺的了:“咱們……看看大人去。”
譚記兒便扶楊衙內(nèi)坐起:“大人,您要不要去睡下?”
張千、李萬看見楊衙內(nèi)搖了搖頭,其實這是譚記兒在搖楊衙內(nèi)的脖子,像擺弄木偶一樣。
兩個狗腿子笑了:“他不想睡?!?/p>
譚記兒又問:“大人,您還要喝嗎?”
張千、李萬又看見楊衙內(nèi)點頭:“哈,他還要喝,那咱倆也去接著喝?!?/p>
譚記兒便抽出寶劍用蓑衣裹好,再將隨身的短刀插入劍鞘,迅速離開了。
天亮了,張千、李萬來叫楊衙內(nèi)上了船。白士中那邊已嚴陣以待。
楊衙內(nèi)帶著手下闖進太守官?。骸鞍资恐?,你荒怠政務(wù),勒索民財,圣上命本官將你正法?!?/p>
白士中問:“有何為憑?”
“圣旨在此?!睏钛脙?nèi)從袖中掏出一張紙,大聲讀道,“月兒彎彎照樓臺……不對呀!”
他急中生智:“圣旨在船艙里,我還有尚方寶劍!”
白士中說:“你拔出的是一把小小的鋼刀?!?/p>
楊衙內(nèi)一看大驚。
白士中占上風(fēng)了:“你竟敢假冒欽差,拖下去重責四十!”四十大板滅了楊衙內(nèi)的威風(fēng),白士中冷笑:“你父子狼狽為奸,膽敢謀害朝廷命官,不動大刑量你不招,來——”
嚇得楊衙內(nèi)趕緊認罪。
這時太守夫人出堂,楊衙內(nèi)立刻傻眼了:“這不就是張二嫂嗎?”
譚記兒怒斥:“賊子啊,你也有今日!”
退堂后,白士中對夫人說:“待我寫信進京,請李老恩師奏明圣上洗雪冤枉?!?/p>
夫妻二人挽手而笑。
周銳說戲
這出戲是四小名旦之一張君秋的代表作。旦角表演主要劃分是青衣和花旦。青衣的特點是端莊,花旦的特點是活潑。青衣念“韻白”,接近湖北話?;ǖ┠睢熬┌住?,基本上就是北京話了。張君秋是著名青衣,是符合譚記兒作為穩(wěn)重聰慧的官員夫人的人物特點的。可當譚記兒喬裝來到望江亭,盜取圣旨和尚方寶劍時,她表現(xiàn)出漁婦的活潑和干練,那就得改頭換面,適合用花旦的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