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清
一、引言
《攝影后期處理》作為中職藝術設計部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yè)開設的必修課程之一,攝影后期處理技能則是該專業(yè)學生就業(yè)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學生不僅要學會攝影后期處理的理論基礎知識,還要能夠將所學操作技能應用于企業(yè)實際項目的實踐,能夠融會貫通和靈活運用所學技能。因此,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一直受到專業(yè)帶頭人和任課教師們的關注和重視。當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對與行業(yè)接軌的課程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教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而隨著行業(yè)發(fā)展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微課、MOOC、藍墨云班課平臺等信息化教學手段不斷涌現,這些都為攝影后期處理課程教學的模式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二、中職學?!稊z影后期處理》課程教學實施現狀
目前,《攝影后期處理》課程較為普遍地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機房實訓授課方式,首先教師廣播講解知識和實操步驟,然后學生根據教師講解完成實操任務。不可否認,教師演示講解,學生照著步驟完成是掌握實操技能必要的方法。但筆者發(fā)現學生學習效果達不到教學目標要求,期末測試中發(fā)現部分學生明顯表現出課程基礎知識儲備不足,對專業(yè)問題的了解不深,與行業(yè)知識規(guī)范脫軌。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不會利用網絡資源,上課聽課效率低下,遇到難題往往知難而退,不會舉一反三地運用所學技能。對任課教師來說,要按照教學計劃內容授課,在面對水平參差的學生時,不能給予更多深入的、個性化的指導,導致部分學生跟不上,參與度較低,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
其實攝影后期處理的案例網絡上非常豐富,處理工具和軟件平臺眾多且各有側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差,學生興趣不濃厚,且學習效率不高,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因此,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涌現的背景下,這種教學模式有必要及時改革,專業(yè)教師有必要充分利用新的技術手段,嘗試新的教學方式。
三、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概念和特點
狹義上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是指把傳統(tǒng)的課堂面授學習與在線的網絡平臺學習結合起來。廣義上的混合式學習是指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教學理念,整合各類線上和線下優(yōu)質資源,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實施教學的一種最優(yōu)化教學方式。混合式學習模式下,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主要負責啟發(fā)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控和管理,并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fā)展,傳統(tǒng)的面授學習已經不能滿足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要求,混合式學習模式迅速發(fā)展起來,這種模式充分利用了各種新技術和新平臺,推動了面授學習和網絡在線學習的結合,讓學生自主地根據需求學習新知識和技能,也整合了學生的碎片化時間,既提高學習效率,也能提高教學效果。
在中職攝影后期處理課程教學中引入混合式學習模式,采用多種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教學策略,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開放、方便快捷且能個性化處理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混合式學習模式下學生不僅可以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接受教師的詳細指導,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教育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根據自身情況有側重地加強鞏固。另外,混合式學習模式不僅讓教師充分發(fā)揮了組織指導作用,也鍛煉了學生學習上的自主管理能力,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線上學習方式的同時,學會制定最優(yōu)的學習組合策略,滿足了一個班級里各有差異的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風格。
四、混合式學習模式在《攝影后期處理》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混合式學習將傳統(tǒng)線下學習的優(yōu)勢和網絡線上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構建學習環(huán)境也應合理設計面授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在線學習的任務和資源。中職學生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和判斷能力,能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自主選擇在線課件和視頻資源,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根據《攝影后期處理》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結合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達到讓學生既能掌握必要的知識點和實操技能,也能進行自主探究和討論分享的目標?;谒{墨云班課和微信群平臺,筆者認為混合式學習模式應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圖1所示為《攝影后期處理》混合式學習模式實施流程圖。
1.課前預習和完成任務
課前主要安排線上的預習和完成前置作業(yè),預習資源的選取很重要,在虎課網學習平臺上,有很多行業(yè)專家的多個攝影后期處理案例視頻講解課程資源,講解生動透徹、操作步驟詳盡。在PS聯盟網平臺上,有很多業(yè)內同行分享的攝影后期處理圖文教程,步驟詳細,邏輯清晰。在站酷網和花瓣網等平臺上,有許多優(yōu)秀的攝影后期處理圖片案例,都是可以賞析的商業(yè)成品。這些網絡資源根據課程內容進行了模塊化分類,加上教師錄制的微課視頻、圖文資料,進行分類整理。筆者選擇了盡量可視化的視頻、圖片和圖文結合的資料,規(guī)避了文字化素材,這些更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習慣。同時,根據每個階段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的不同,選擇適合學生進行課前和課后在線自主學習的指導性學習資源,不同的學習內容會選擇不同的推送平臺、學習方式和學習工具等。因此,筆者將《攝影后期處理》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了模塊化分類,并相應確定了其混合式學習的教學模式。
課前教師將根據課程內容模塊分類,將每次課相應的推送資源發(fā)布到相應的學習平臺上,通過微信群和藍墨云班課平臺推送給學生,預習課件包括前置學習任務、學習資源鏈接等,需要提前預習,并完成前置作業(yè),要求學生找到合適的時間提前完成線上預習任務,初步了解課堂要講的知識點范圍和技能目標。
如表1課程內容模塊分類細目表所示,不同的學習內容對應不同的學習目標,配置不同的推送資源,對應不同的學習平臺和學習方式。這樣就能保證學生能通過自主學習或協作學習解決問題,不再由教師灌輸或手把手完成,而是由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完成,促進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探究和延展思考。
2.課中答疑講解和開展活動
通過藍墨云班課或微信群平臺中預習資源觀看人數和進度統(tǒng)計、前置作業(yè)完成情況和疑難問題收集問卷等數據,為教師調整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提供了依據。同時,通過預習情況觀察以及前置作業(yè)完成情況發(fā)現,大多數學生完成得很好,參與度很高,少數學生預習時間短,并且完成前置作業(yè)情況馬虎,教師要特別關注這部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