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俊山
雨,淅淅瀝瀝下個沒完。出不了門,便與妻兒坐在陽臺上閑聊。兒子好動,頭一伸,發(fā)現(xiàn)陽臺下方有一片綠,驚喜地叫起來:“瞧,這兒有一塊草地!”
我頓時受了感染,也湊了過去,三個人就這么靜靜地看草,一時間竟忘了說話。
“天地本無私,春花秋月盡我留連,得閑便是主人,且莫問平泉草木?!边@是揚州瘦西湖大門旁李圣和書的半副對聯(lián)。其實,天地間的美景又何止春花秋月,這一片草長在這兒也許大半年了吧,它們也很美,在雨水的滋潤下,綠得誘人,綠得可愛。我住在教師新村,放眼望去,盡是灰白的水泥建筑,難得這片草,給眼前添了一抹生機和詩意。只可惜從未有人注意它們,滾滾紅塵,滔滔名利,讓我們走起路來也匆匆忙忙,目不斜視,以致忽視了陽光、微風(fēng)、綠葉……感謝這場雨,讓我們一家三口拾回一份閑適,靜靜地看草。
兒子看草,不知是否想到魯迅筆下的百草園:“單單周圍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蟊……”不過,我家陽臺下方的這片草,是無法涉足其間的——因為它在103室的封閉的院內(nèi)。搬進新居已大半年,始終未見103室的主人露面,各種草也才能蓬蓬勃勃地生長。
雨,還在下,像久別的情人相遇,傾吐著沒完沒了的私語。妻終于打破寧靜,問兒子:“志飛,這滿院子的草,你喜歡哪一株?”
“當然是最高最大的?!眱鹤硬患偎妓?。
“為什么呢?”
“在生存競爭中,它擊敗了對手,勝利了,它是強者。媽媽,你呢?喜歡哪一株?”
“媽媽喜歡從碎石間長出來的那棵小草。”
“那又是為什么?”
“草長得高大,有可能是它占了好位置。你看那一株,腳下土肥,距圍墻遠,可以充分享受雨露陽光。而那小草,腳下是碎石,身前是圍墻,它沒有趴下,仍然努力向上。多令人感動啊?!?/p>
我贊同妻,兒子不依:“你要有自己的觀點。”我能說什么呢?我只好說,我欣賞那棵瘦瘦的開小花的草。我見過很多花,都不像這小小的野花,不雕琢,不刻意,不做作,落在哪兒就扎根在哪兒。沒有人專門為它施肥、澆水、整枝,更沒有誰把它移進精致的花盆。不受供養(yǎng),也就不需要迎合某些人的目光,把自己扭曲成特定的形狀。無心爭名,無意逐利,花開只為我心,花落不傷情懷,過一種真純自在的生活……
我也許說得太玄,兒子表示不解。是的,小小的年紀,他又怎能領(lǐng)悟?生活是一道多解方程,答案絕不止一個。幸福并不在他人的眼中,它生長在自己的心田。院子包容了各種草,世界也應(yīng)該包容各種幸福。
雨,仍在下,一家人就這么閑坐著,不僅用眼,更是用自己的心,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