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惠進林 劉有賢 陳琴 翟銳平 資永芬 昝紅鳳
【摘 要】目的: 觀察在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療中應用病原菌臨床檢驗的價值。方法:本次試驗將我院收治的8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段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分離病原菌后,實施鑒定、培養(yǎng)措施,對病原菌種類及分布狀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本研究有86例標本參與檢測,檢出81例病原菌,比例為94.18%,其中真菌7例,占比8.63%,細菌74例,占比91.37%。結論:革蘭陰性桿菌是導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體,需在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療中選擇合理的抗生素,能夠避免發(fā)生抗生素濫用情況,有實踐價值。
【關鍵詞】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臨床檢驗;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087-02
因人們逐漸改變生活習慣,導致顯著提高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引發(fā)該疾病的病因主要是因機體侵入病菌,并且病菌有著復雜的種類,在臨床治療呼吸道感染患者時,常見的治療藥物為抗生素,為了防止增強病原菌耐藥性,降低治療難度,保證臨床效果。本課題針對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療中病原菌臨床檢驗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次試驗將我院收治的8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段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檢測患者痰液,分離病原菌后實施鑒定、培養(yǎng)措施,其中包括44例男性、42例女性,年齡值范圍在52-78歲,均值年齡值為(65.23±1.68)歲,病程時間為30分鐘~7小時,平均病程為(3.01±0.15)小時。
1.2 方法
本研究在樣本采集中主要通過自然咳痰途徑采集患者痰液,有效緩解患者痛苦程度,該采集方法具有明顯優(yōu)勢,主要包括較強的可行性、操作便捷等,在對樣本進行采集前,患者需采取漱口方式進行口腔清潔,降低雜質量,確保準確進行檢驗,之后采取霧化吸入法,迅速排除患者痰液,若患者采取霧化祛痰后依然不能咳出痰液,需要采取鼻咽拭子的方法進行樣本采集。若患者存在嚴重病情,沒有力氣咳出痰液,需要將口腔分泌物徹底清除,借助吸引器引出痰液,將樣本取出后,將痰液送至檢測處直接檢測。
檢測方案:采用多種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痰液樣本,之后將病原菌分離,采取接種,鑒定措施。
1.3 觀察指標
分析81例病原菌種類及分布狀況,病菌包括真菌、細菌,細菌種類包括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采用(x±s)和百分比表示,各自檢驗值為t和x2,對比數據,差異明顯(P<0.05)。
2 結果
分析81例病原菌種類及分布狀況,本研究有86例標本參與檢測,檢出81例病原菌,比例為94.18%,其中真菌7例,占比8.63%,細菌74例,占比91.37%,見表1:
3 討論
相關研究表明,呼吸道感染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主要感染部位為中上、下呼吸道感染,常見的臨床體征為疲乏無力,精神不振,由于該疾病沒有表現出顯著的臨床體征,存在著較差的特異性,導致在臨床中沒有足夠重視該疾病,很容易引發(fā)病情惡化,加劇病情,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次試驗通過對患者的痰液進行培養(yǎng),并給予鑒定、分離,最終得出結論,革蘭陰性菌很容易引發(fā)呼吸道感染,其中占比較大的為大腸埃希菌與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存在著復雜的耐藥機制,無法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從而藥敏實驗中可以了解到對銅綠假單胞菌來說,慶大霉素與頭孢他啶所體現的靈敏度均較強,對肺炎克雷伯菌而言,阿米卡星與亞胺培南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其因素關聯到克雷伯菌會生成廣譜β-內酰胺酶。單環(huán)抗生素、第三代頭孢菌會于廣譜β-內酰胺酶下水解,然而青霉素不會被廣譜β-內酰胺酶水解,因此,臨床中可廣泛應用抗生素。相關研究表明,金黃色葡萄球菌在陽性革蘭菌占比較大,并且應用范圍廣泛,但抗生素存在著濫用情況,會提升病原菌的耐受性,以至于增加治療難度。一般情況下,很多綜合因素會對很多呼吸道感染患者造成影響,導致衰退機體,使其呈下降趨勢,再加上這類疾病發(fā)病原因比較復雜,會表現出多種癥狀,為了針對性實施治療方案,應采取實驗室檢測,從而在給予患者綜合評價時,確保合理性、系統(tǒng)性及謹慎性,保證給予患者有效治療[2]。對本次試驗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很多呼吸道感染患者是由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引發(fā),為了提升治療總有效率,需采取實驗室檢測,對病原菌的耐藥性進行分析,對革蘭陰性菌,氨芐西林的耐藥性較高,對革蘭陽性菌,青霉素的耐藥性較高。本次試驗主要對在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療中應用病原菌臨床檢驗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共86例標本參與檢測,檢出81例病原菌,比例為94.18%,其中真菌7例,占比8.63%,細菌74例,占比91.37%,革蘭陰性菌57例,占比82.74%,革蘭陽性菌17例,占比20.97%。由此可見,革蘭陰性桿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治病菌體,并且集中菌具有較高的耐藥性,因此在治療呼吸道感染患者時,應選擇合適的抗生素[3]。
總而言之,革蘭陰性桿菌是導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體,需在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療中選擇合理的抗生素,能夠避免發(fā)生抗生素濫用情況,有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王俊, 阮薏蒙, 鄭君剛, 等. 全身麻醉與腰椎麻醉患者術后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病原體分布特點及耐藥情況分析[J].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 2018, 7(12):1451-1453.
[2]劉旭東, 王娜娜, 孫剛. 聯合檢測九項呼吸道病原體IgM抗體對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意義[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9, 25(3):442-444.
[3]孫園圓. 超敏C反應蛋白、前清蛋白及降鈣素原聯合檢測在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 實驗與檢驗醫(yī)學, 2018, 36(0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