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高娃 羅玉菊 許瑩 劉明楠 王琦
【摘要】目的:分析討論臨床應用經陰聯合經腹彩超診斷宮角妊娠的臨床價值。方法:對筆者所在醫(yī)院近期內收治的73例經手術病理證實或隨訪臨床證實宮角妊娠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比較經陰、經腹和經陰聯合經腹彩超在宮角妊娠診斷中的價值。結果:所有患者中實施經腹彩超診斷的有14例,其中8例確診(57.14%),6例誤診(42.86%);實施經陰彩超診斷的患者有24例,其中19例確診(79.17%),5例誤診(20.83%);實施經陰聯合經腹彩超診斷的患者有35例,其中31例確診(88.57%),4例誤診(11.43%)。結論:臨床應用經陰聯合經腹彩超對宮角妊娠實施診斷時,可以提高診斷準確率,降低誤診率,從而為宮角妊娠臨床的診療提供了重要保障。
【關鍵詞】宮角妊娠;經陰;經腹;彩超
【中圖分類號】R714.2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030-01
宮角妊娠臨床少見,誤診率高,臨床處理較特殊,可造成宮角破裂而發(fā)生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提高宮角妊娠的早期診斷率,為患者實施早期治療是極為重要的[1]。本文就筆者所在醫(yī)院在近期內收治的經陰、經腹和經陰聯合經腹彩超診斷的73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在2017年3月-2020年3月經超聲診斷和(或)病理診斷為宮角妊娠的73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入選患者年齡33~18歲,平均25.5歲。有73例患者存在明顯的停經史,停經的平均時間為(53.4±11.7)d;有54例患者發(fā)生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有19例出現腹痛。筆者所在醫(yī)院根據患者意愿分別給予其實施三種彩超檢查,其中經腹組14例,經陰組24例,經陰聯合經腹組35例。
1.2診斷方法
三組患者均采用GELogiq400及GE730prvo彩色超聲儀,經腹探頭頻率3.5MHz,經陰探頭頻率7.5~10.0MHz。經腹部超聲或陰道超聲對子宮、子宮附件、直腸子宮窩,髂窩等部位多切面仔細檢查。觀察宮內有無妊娠,宮外有無包塊,重點判斷包塊與子宮及其附件的關系和直腸窩、髂窩等有無積液,并觀察宮角處包塊周邊及內部血流信號。
1.3診斷標準
在臨床手術中以圓韌帶為標志,在圓韌帶內側為宮角妊娠,圓韌帶外側為輸卵管間質部妊娠。彩超診斷:一側宮角膨隆,內見孕囊樣回聲或不均質包塊,同時顯示孕囊或不均質包塊與宮內膜線連接,且外圍圍繞變薄的肌層。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本次研究73例宮角妊娠患者的彩超診斷圖像可分為孕囊型及包塊型,其中孕囊型的主要表現為:經腹檢查時在宮內未見孕囊回聲,橫切面顯示患者子宮橫徑增大,一側宮角增大;經陰檢查時,圖像可清楚顯示孕囊。包塊型的主要表現為:經腹檢查時宮內未見孕囊回聲,橫切面顯示患者子宮橫徑增大,一側宮角增大,并在增大側宮角部可見包塊;經陰檢查時可在一側宮角處清晰看見膨出,且包塊內部回聲不均勻,外側存在肌層回聲包繞。
經腹組14例,其中8例確診(57.14%),6例誤診(42.86%);經陰組24例,其中19例確診(79.17%),5例誤診(20.83%);經陰聯合經腹組35例,其中31例確診(88.57%),4例誤診(11.43%),三組患者的臨床確診率比較,經陰聯合經腹組明顯高于其他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宮角妊娠是受精卵在子宮與輸卵管交界處的子宮角部的妊娠,國內多數學者認為宮角妊娠是屬于特殊部位的異位妊娠[2]。其臨床表現和超聲圖像不典型,時有誤漏診,且伴隨著孕周的增大,部分孕囊可向宮腔內擴展成宮內妊娠,故在無明顯腹痛及陰道流血等不適情況下,可密切追蹤超聲動態(tài)1~2周。有一部分孕囊停留在宮角,隨孕囊生長,宮角部血供較差,生長不良,故出現流產;還有部分孕囊也停留在宮角,宮角部血供尚可,胎兒生長發(fā)育不受影響,直到胎兒娩出,但胎盤種植在宮角時易形成胎盤滯留或植入在宮角部,導致患者出血量大,從而帶來嚴重的后果。
目前臨床常規(guī)實施的影像學超聲檢查的確診率普遍偏低[3]。有研究顯示,經陰診斷的確診率不足8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腹組的確診率為57.14%,經陰組的確診率為79.17%,經腹聯合經陰組的確診率為88.57%。在本次研究的73例患者中合計出現15例誤診患者,筆者就誤診因素進行了如下分析:超聲診斷醫(yī)師對宮角妊娠的認識不足,對超聲圖像的特點不了解。另外由于輸卵管間質部與宮角靠近、緊密相連,在超聲圖像不易區(qū)分輸卵管間質部與宮角,在解剖上圓韌帶內側為宮角,圓韌帶外側為輸卵管間質部,在圖像上,二者圖像均有宮角不對稱性增大,但宮角妊娠時宮角局部增大特別明顯;其次宮角妊娠偏向宮腔,周邊有薄的肌層、孕囊或包塊與蛻膜化內膜相連,相反間質部妊娠外側肌壁不完全,與蛻膜化內膜相連不明顯,因此,在檢查時仔細觀察孕囊或包塊角床位置、周圍回聲以及周鄰關系,而且經腹聯合經陰超聲檢查更能清晰顯示孕囊或包塊與卵巢、子宮的聲像圖及其相互關系。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單一的應用經腹或經陰彩超做診斷檢查時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經腹檢查時易造成孕囊及包塊與宮內膜間的關系及其周圍肌層的不易分辨;而經陰檢查雖然其超聲探頭的頻率較高,分辨率較強,可以清晰的顯示子宮及其附件等的結構及病變。但是當探頭置于患者陰道內時,其盆腔內的器官便會處于超聲束的近場區(qū)[4-5],此時便會對包塊位置較深的宮角妊娠探查不到,從而影響診斷。而兩者結合進行檢查時,可以達到一個良好的互補關系,這樣便可同時對子宮的全貌、子宮與孕囊及包塊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解,同時也可較好的分辨宮腔與孕囊的連接方式,及孕囊周圍的肌層包繞情況,從而可以有效地辨別孕囊的位置。
綜上所述,臨床應采用經陰聯合經腹彩超對宮角妊娠進行聯合診斷,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確診率,降低誤診率,從而為臨床診療提供重要的依據。
參考文獻
[1]王海波,逮彩虹,李秀娟,等.腹腔鏡治療未破裂型宮角妊娠18例臨床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0,18(9):549-550.
[2]謝紅寧.婦產科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71-72.
[3]程春霞,薛敏,徐大寶.宮腔鏡診治宮角妊娠13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9,25(6):377-378.
[4]萬儀芳,孔慧敏.宮角妊娠與間質部妊娠的早期經陰道超聲表現及鑒別[J].上海醫(yī)學,2009,32(10):896-898.
[5]杜學文,楊玉敏,鄧素梅,等.腹部超聲結合陰道超聲診斷異位妊娠的重要性[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11,26(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