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萍 武警內蒙古自治區(qū)總隊醫(yī)院腎內科(血透室)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40)
內容提要: 目的:分析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療中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或者血液透析濾過的治療價值。方法:隨機抽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本院74例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例,并依據(jù)患者血液透析方式分組為觀察組(37例)、對照組(37例),觀察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案治療,對照組采取血液透析濾過方案治療。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59%,對照組為85.71%,且P<0.05;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11%,對照組為27.03%,且P<0.05。結論: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療中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血液透析濾過,前者可更有效地提升治療效果,并降低并發(fā)癥風險。
對于腎功能衰竭患者來說,機體當中代謝形成的毒素無法順利排泄出體外,不斷在體內大量蓄積,長此以往造成機體臟器嚴重受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目前,血液透析是對此類患者的常用治療方式,可幫助其延長生存期。常規(guī)血液透析雖可取得一定療效,但無法對中大分子毒素實現(xiàn)有效清除,以至于在治療期間可能產(chǎn)生相關并發(fā)癥。近年來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1],高通量血液濾過可實現(xiàn)對中分子和大分子毒素物質的有效清除,為了進一步提升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療價值,本文將著重探討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或者血液透析濾過在此類患者中的治療效果以及對并發(fā)癥的影響情況。
隨機抽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本院74例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例,患者的癥狀均集中表現(xiàn)為皮膚瘙癢、貧血、骨痛、軟組織壞死以及皮膚潰爛等;以其血液透析方式為標準分組,觀察組(高通量血液透析組,37例):性別比,男∶女=17:20;就診時年齡34~73歲,平均(52.6±0.2)歲;原發(fā)病情況:慢性腎小球腎炎者10例,糖尿病腎病者11例,間質性腎炎者11例以及高血壓的腎損害者5例。對照組(血液透析濾過組,37例):性別比,男:女=19:18;就診時年齡33~75歲,平均(53.2±0.5)歲;原發(fā)病情況:慢性腎小球腎炎者9例,糖尿病腎病者14例,間質性腎炎者8例以及高血壓腎損害者6例。2組線性資料在比較中,P>0.05。
觀察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案治療,應用費森尤斯4008S透析機,F(xiàn)X60聚砜膜透析器,其中透析膜表面積1.40m2,透析時間4h,超濾系數(shù)是40mL/min;對照組采用費森尤斯5008S血液透析濾過機,F(xiàn)X600低通量透析器,膜表面積1.50m2,超濾系數(shù)是5.50mL/min,采取后稀釋法實施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間血漿置換液的總量是20L,透析濾過時間為4h。兩組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間血管通路均為內瘺/頸內半永久導管,患者的血流量均為200~250mL/min,透析液流量均為500mL/min,均應用低分子肝素鈣進行抗凝治療,劑量6000IU。
(1)根據(jù)患者腎功能指標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療效的評估,顯效:即患者的癥狀消退,且血尿素氮和肌酐等腎功能指標的改善幅度均>70%;有效:即患者的癥狀顯著緩解,且血尿素氮和肌酐等腎功能指標的改善幅度達到30%~69%;無效:即患者的癥狀并未改善,且腎功能指標的改善幅度不足30%;(2)統(tǒng)計兩組血液透析期間的主要并發(fā)癥情況。
本文數(shù)據(jù)以SPSS17.0分析,標準差以±s描述,行t、χ2檢驗,P<0.05為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59%,對照組為85.71%,且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11%,對照組為27.03%,且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情況比較[n(%)]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各類慢性腎臟疾病不斷發(fā)展的終末結局,患者的疾病特征表現(xiàn)為代謝產(chǎn)物潴留以及腎功能減退等,例如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以及糖尿病腎病等均是誘發(fā)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常見病因。據(jù)報道我國成年人群體慢性腎臟病的臨床患病率高達10.8%,與此同時慢性腎衰竭的年發(fā)病率達到0.3‰,且近年來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近年來,血液透析技術得到快速發(fā)展,這也使得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生存期以及生活質量都得到了顯著提升。維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對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治療的常用和有效措施,對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來說,在其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其機體中的血磷、血脂和甲狀旁腺激素指標等明顯高于其他健康人群,并且該類物質均為大分子和中分子毒素。其中中分子物質也被認為是尿毒癥患者疾病產(chǎn)生和進展的重要參與性因素,在對慢性腎功能患者進行治療期間,其治療效果也和中分子毒素物質的有效清除存在密切相關性。有研究中發(fā)現(xiàn)[2,3],中分子物質清除效率和接受透析治療患者發(fā)生死亡率之間具有相關性,隨著中分子物質的清除效果越差患者的死亡率也明顯增高。所以對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來說,有效清除其機體中的各類中分子物質,是改善其預后和提升療效的關鍵所在。
近年來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4,5],血清內微球蛋白潴留是對于血液透析患者治療期間產(chǎn)生各類并發(fā)癥的主要原因,血清微球蛋白大部分沉積于關節(jié)及周邊結構內,容易誘發(fā)患者的肩關節(jié)炎、脊柱關節(jié)病以及活動障礙和肌腱滑膜炎等。處于晚期還可能沉積于患者心臟及消化道,容易誘發(fā)消化道出血、心功能障礙、腸梗阻以及心律失常等。對于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來說,多數(shù)存在著高磷、低鈣等情況,容易誘發(fā)繼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在治療期間鈣劑的應用也可能出現(xiàn)高鈣血癥,患者表現(xiàn)為頑固性皮膚瘙癢、骨痛、鈣防御、異位鈣化以及周圍神經(jīng)改變等一系列并發(fā)癥,這對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產(chǎn)生了嚴重的影響,因而清除血磷是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治療并提升療效的重要途徑。
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通過運用溶質具有彌散的原理,可對小分子物質進行有效清除,而在各類大中分子物質的清除中其效果相對較差。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則能夠更好地幫助清除中分子與大分子物質,其原理是通過運用彌散和對流的方式來幫助清除血液內的各類分子量物質,并且該治療措施也更加符合人體生理狀態(tài),有利于降低并發(fā)癥率。本次研究中,對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治療中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或者血液透析濾過的治療價值進行了比較,從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的總體治療與效率好于對照組,并且在血液透析期間的并發(fā)癥率低于對照組。這提示,對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來說,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治療價值更高,特別是有助于降低患者各類并發(fā)癥風險。主要原因在于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夠進一步提升血磷的清除效果,能夠更有效地改善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皮膚瘙癢、低血壓、肌肉痙攣以及心臟病變等并發(fā)癥風險,同時能夠緩解其透析期間鈣、磷代謝紊亂情況,因此有助于進一步提升療效且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療中,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血液透析濾過,前者可更有效地提升治療效果,并降低并發(fā)癥風險。